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汽车钢板的氧化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

作 者: 纪显彬
导 师: 袁泽喜
学 校: 武汉科技大学
专 业: 材料学
关键词: 氧化铁皮 热力学 动力学 酸洗
分类号: U46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钢板用量越来越大,对钢板的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影响钢板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皮。因此,对氧化铁皮进行热力学动力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加热炉进行氧化实验,应用电子分析天平测量了试样表面氧化铁皮的增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和测量了氧化铁皮表面及截面的形貌、氧化层厚度和成分。对不同阶段产生的氧化铁皮进行了系统的氧化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铸坯高温均热氧化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钢坯加热时适当降低氧分压可以减少氧化铁皮的产生.氧化动力学的结果表明,高温氧化符合抛物线规律,铸坯高温氧化方程为W2.21=1.48×105e-Ea/RT t.初轧坯高温氧化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氧化程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氧化动力学的结果表明,初轧氧化铁皮氧化符合线性规律,低碳钢高温氧化方程为W=4.53e-Ea/RT t精轧卷取钢板氧化实验研究表明,快速冷却,形成3层结构,即Fe2O3→Fe2O3、Fe3O4→Fe3O→Fe。缓慢长冷却,形成2层结构,即Fe2O3→Fe3O4→Fe。热轧卷取板的最佳酸洗工艺为:酸洗浓度200g/L,酸洗温度70℃,酸洗时间45。酸洗动力学方程为W1.2=4.61×10-3e-Ea/RT t。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21
  1.1 研究背景  9
  1.2 氧化铁皮的形成  9-10
  1.3 影响带钢氧化皮的因素  10-11
  1.4 氧化铁皮的分类  11-12
  1.5 氧化铁皮的性质  12-13
  1.6 氧化铁皮的影响因素  13-15
  1.7 氧化铁皮的去除方法  15-16
    1.7.1 高压水除鳞  15
    1.7.2 轧制法  15-16
    1.7.3 机械法  16
    1.7.4 气体法  16
    1.7.5 化学法  16
  1.8 钢材的酸洗  16-19
    1.8.1 氧化皮与酸作用的过程以及可酸洗性  17
    1.8.2 硫酸酸洗  17
    1.8.3 盐酸酸洗  17-18
    1.8.4 影响盐酸酸洗的因素  18
    1.8.5 盐酸酸洗与硫酸酸洗的比较  18
    1.8.6 酸液分析及配比  18-19
    1.8.7 过酸洗与欠酸洗  19
  1.9 氧化皮研究现状  19-20
  1.10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0-21
第二章 高温氧化热力学动力学分析  21-33
  2.1 实验材料  21
  2.2 实验方法  21
    2.2.1 铸坯的取样和氧化  21
    2.2.2 初轧的取样和氧化  21
    2.2.3 氧化层分析  21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23
    2.3.1 铸坯的氧化曲线  21-22
    2.3.2 初轧的氧化曲线  22-23
  2.4 热力学分析  23-24
  2.5 动力学分析  24-29
    2.5.1 铸坯氧化动力学分析  24-26
    2.5.2 初轧氧化动力学分析  26-29
  2.6 氧化铁皮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29-32
    2.6.1 铸坯氧化铁皮形貌及成分分析  29-30
    2.6.2 初轧氧化铁皮形貌及成分分析  30-32
  2.7 结论  32-33
第三章 热轧卷取板的氧化层结构及热力学分析  33-44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3-35
    3.1.1 实验材料  33
    3.1.2 实验方法  33-34
    3.1.3 氧化增重测量  34-35
    3.1.4 氧化铁皮形貌及厚度测量  35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5-36
    3.2.1 试样的增重  35-36
  3.3 氧化铁皮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36-41
    3.3.1 氧化铁皮表面形貌  37-38
    3.3.2 氧化铁皮的截面厚度  38-40
    3.3.3 X 射线检测  40-41
  3.4 热力学分析  41-43
  3.5 结论  43-44
第四章 热轧卷取板的酸洗工艺  44-50
  4.1 实验材料  44
  4.2 实验方法  44-45
    4.2.1 热轧卷取过程模拟  44
    4.2.2 酸洗工艺  44
    4.2.3 实验结果正交表  44-45
  4.3 实验结果分析  45-46
    4.3.1 酸洗前试样表面氧化皮分析  45-46
  4.4 酸洗结果及工艺确定  46-49
    4.4.1 电镜分析  46-48
    4.4.2 X 射线检测  48-49
  4.5 结论  49-50
第五章 热轧卷取板酸洗动力学分析  50-54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0
    5.1.1 实验材料  50
    5.1.2 试验方法  50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0-53
    5.2.1 动力学分析  51-53
  5.3 结论  53-54
第六章 结论  54-55
参考文献  55-58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58-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含苯并噁唑新型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O633.5
  2. 我国典型低挥发分煤热解成分的定量分析,TQ530.2
  3.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4. 基于物理模型的真实感流体实时仿真技术,TP391.41
  5.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V249.122
  6. 月球车建模分析及滑转量估计研究,TP242
  7. 准四足被动行走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研究,TP242.6
  8. 电动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特性分析与控制,TP242.2
  9. 三种中药浸膏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及降解动力学研究,TQ461
  10.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R318.1
  11.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TS254.4
  12.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的合成与性能研究,TQ323.4
  13. 钛白粉表面包膜的表征及机理,TQ621.12
  14. 莴笋渗透脱水传质动力学及渗后热风干燥特性研究,TS255.52
  15. 澳洲坚果干燥特性及力学特性研究,S664.9
  16. LDH和Mg/Al/Fe-Mt对水中磷、铬的吸附效果研究,X703
  17.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18. 草莓果实采后腐烂及货架期预测模型研究,TS255.4
  19. 云南省玉溪污水厂A~2/O工艺脱氮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X703
  20. 恩诺沙星缓释制剂的制备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R96
  21. LC-MS/MS法研究黄体酮乳膏剂在Beagle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R96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汽车工程 > 汽车材料 > 黑色金属 > 钢、合金钢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