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精神内蕴

作 者: 魏子木
导 师: 李江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乡土小说 生命意识 精神家园 启蒙 拯救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乡土小说具有久远的历史传统,指那些描写风俗习性和社会情状,具有地域特征和浓郁乡土味的回忆性题材。中国传统的思乡恋土的乡土根性以及近现代社会小说、国民小说的兴起为现代乡土小说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从鲁迅开始,乡土小说走进了现代的历史视野。鲁迅的乡土小说关注农村的生存境况,关注国民性,着重于民族国家的责任的承担,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一大批乡土小说家。废名、沈从文代表了乡土小说的另一种形式,风格清新、笔调轻灵,把着力点转上了对苦难民族的启示上,在历史的追想和对未来的虚构中,表达了重塑民族品性的愿望。具有内在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同样充满了庄严感和悲剧感,与鲁迅一起,进行着民族国民性的解构和再建。乡土作家作为现代知识分子,以对民族国民性的审察和批判的方式继承和发展了近现代的启蒙传统,一方面真实再现了动荡的现代中国社会民族的生存困境,展现了在宗法制度、陋习旧俗、社会因素的多重压迫下农村的闭塞、落后和破败,而且对民族劣根性、国民沉睡的灵魂加以深入地刻画,对民众的愚昧和麻木的精神痼疾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又充满了对民族力的追想与渴望,力图给古老的民族重新贯注生命的动力、原始的活力。现代乡土小说更深入进行着乡土人文的思考,在现代历史的潮流中,深味文明与野性、商业社会与自然状态的冲突,在传统与现代、乡情与理性、历史判断与道德判断中体现出乡土作家对家园的依恋与批判的两难处境。乡土小说家重视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对生命的被扼杀、被漠视充满了焦灼,贯注着浓厚生命意识。与此同时,人文主义者的使命感使他们呼唤着完整健全而自然的人性,批判在现代工业文明下人性的变异与个性的失落的现代悲剧。在对乡土人情的描绘中,现代乡土作家完成了从悲凉到对个人命运与民族前途的悲悯的心理历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潮流中思考苦难民族的出路、乡土中国的前途。一方面,他们把目光放在民众自身的觉醒和先进阶级、思想的引导上,另一方面,乡土作家建构了一个精神家园,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为乡土中国也为自己构筑了一个栖息之所,在形而上的层面完成了对一个民族的拯救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引言  6-7
第一章.现代乡土小说的历史浮沉  7-14
  一、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  7-9
    1. 乡土文学与乡土小说  7-8
    2. 概念的泛化和发展:农村题材小说寻根小说新乡土小说  8-9
  二、在历史的视野中:乡土文学的历史浮沉  9-14
    1. 历史根源及其变迁  9-11
    2. 现代乡土小说在历史过程中的变易  11-14
第二章.审察与批判:在精英意识的观照下  14-22
  一、现代启蒙的内涵:政治启蒙与文化启蒙  14-16
    1. 从晚清政治启蒙、文学审美启蒙到五四文化思想启蒙  14-15
    2. 以文学的名义:启蒙与被启蒙、理性与蒙昧的二元关系  15-16
  二、为人生,改变人生:国民性的刻画  16-20
    1. 理论基础的重建  16
    2. 生存困境的真实再现  16-18
    3. 愚昧、麻木、苟安的国民的沉默魂灵  18-20
  三、力的追想和挽留  20-22
    1. 懦弱的国民与鲁迅的“摩罗诗力”  20-21
    2. 现代乡土小说中“力”的张扬  21-22
第三章.人文蕴涵的美学:使命感、生命意识和人性  22-29
  一.文明/野性,商业/自然的参差对照  22-25
    1. 现代工商业对传统农业体系的冲击  22-24
    2. “进城”——思想变化的诱因  24
    3. 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  24-25
  二、人的价值、尊严的关注  25-27
    1. 鲁迅小说中的生命观  25-26
    2. 二、三十年代乡土作家的生命观  26-27
  三、完整的人性和人的全面发展  27-29
    1. 个人的悲剧:个性的失去  27-28
    2. 人类的困境: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代价  28-29
第四章.终极关怀:灵魂的拯救  29-38
  一、由“悲凉”到“悲悯”  29-32
    1. 悲凉——现代文学的整体氛围  29-30
    2. 回望中的悲凉  30-31
    3. 无路可走的悲凉  31
    4. 对个人命运、民族前途关注的悲悯  31-32
  二、自救与他救  32-33
    1. 自身的觉醒和反抗  32-33
    2. 先进阶级、思想的引导  33
  三、精神家园的放逐与建构:诗意栖居之梦  33-38
    1. 自我的二重放逐:乡土小说的离乡模式  33-34
    2. 生存的构想:生活在别处  34-35
    3. 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家园的重构  35-38
注释  38-40
参考书目  40-41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1-42
致 谢  42-43

相似论文

  1.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2. 关于曹操生命意识的哲学思考,B235.9
  3.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研究,G711
  4. 狄德罗启蒙主义戏剧理论研究,I565.073
  5. 用生命擦拭生命,I207.42
  6. 生命视野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G625.1
  7. 诺斯替主义反叛模式研究兼论启蒙运动中的诺斯替主义,B978
  8. 魏晋名士身体观之形成与变迁,I206.2
  9. 论后期浪漫派小说的生命意识,I207.42
  10. 论霍达小说的生命意识,I207.42
  11. 启蒙视阙中的张恨水小说,I207.42
  12. 曹禺与奥尼尔戏剧“家”的主题研究,I106.3
  13. 儿童成长视角中的鲁迅启蒙教学研究,G623.2
  14. 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评价与启示,G114
  15. 从承继到创新,从启蒙到娱乐,J905
  16. 邢台市儿童钢琴教育研究,J624.1-4
  17. 论《格萨尔》对藏族牧区青少年的文化启蒙作用,I207.9
  18. 简论楚歌的流变与影响,I207.22
  19. 论路遥的苦难情结与拯救意识,I207.42
  20. 论龙应台作品的启蒙主义思想,I206.6
  21. 巴金小说中的生命意识,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