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天使——沃尔特·本雅明和他对文化工业的思考

作 者: 蒲秀美
导 师: 石坚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沃尔特·本雅明 文化工业 读者接受 “灵韵” 艺术政治
分类号: B08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42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沃尔特·本雅明(1892-1940)一直以来被看作法兰克福学派的边缘人物。但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西奥多·阿德诺整理发表了他的遗作后,文学和美学界对本雅明的研究始终持续不衰。近年来,文化研究领域也兴起了一股“本雅明热”,或叫“本雅明复兴”。 本雅明的思想体系是庞杂的,涉及语言学,翻译学,美学,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和历史哲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本雅明的研究都集中在他的语言观,历史哲学观以及文学批评上。本雅明的文化批评观点被挖掘出来并受到重视还是近期的事。文化批评者们发现本雅明对早期文化工业的精辟分析为当今的传媒文化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本雅明对文化工业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他的读者反映观点,“灵韵”理论以及艺术政治观。他的这些观点或理论虽然本身有不完善或自相矛盾的地方,但它们在当时,甚至现在看来都具有先锋性。本雅明的推测不但预示着当今传媒时代的生活风貌,而且描述了以文化全球化,“去中心化”以及新殖民主义为特征的后现代生活场景。这篇论文仔细地从这三方面分析本雅明对文化工业的论述。 论文共分四章。引言概述了迄今为止专家、学者对本雅明研究的概貌,同时提出作者自己的研究切入点。 第一章概要介绍了文化工业概念的来历,文化工业现象的发展史,以及文化工业研究的流派和未来趋势。这样写的目的是将本雅明放入文化工业大讨论的框架,以便明确他在其中的地位。 第二章分析了本雅明的读者反映观点。一方面本雅明认为文化工业品的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也对文化工业品造成的道德危机深感忧虑。他的这种矛盾态度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辨证的启示。现在的读者反映理论和传媒道德论都分别从本雅明身上找到了源头。 第三章论述了本雅明对文化工业的审美价值的讨论。这集中体现在他的“灵韵”理论上。“灵韵”是本雅明使用的一个包罗政治、艺术及历史哲学内容的复杂概念。他用它来指涉前文化工业时代的艺术品和社会生活特征。本雅明指出“灵韵”的消失是文化工业产品的主要特点。他一方面赞赏“灵韵”的消失为艺术大众化的合法化提供了审美基础,另一方面又对前文化工业时代艺术品的“灵韵”及产生该种艺术品的时代抱有强烈的怀旧感。他的这种矛盾态度同样也影响到未来的两种理论倾向。一是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一论述“灵韵”消失后的艺术品和社会生活。另一倾向是 “灵韵”怀旧派。后现代背景下的“灵韵”怀旧派一文化新贵一并不是想单纯地回到从前的“灵韵”时代,而是创造消费时代商品的新灵韵。 第四章以电影为例探讨了本雅明的艺术政治观。本雅明认为大众传媒的发达和文化工业品的广泛传插使艺术卷入日常政治生活,而这种渗透是积极的,因为它为艺术大众化和民主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基础。但遗憾的是本雅明 iii 忽略了文化工业品的麻醉作用和文化霸权作用。他的好友阿德诺却对此有精 辟的论述。把本雅明和阿德诺的论点放在一起我们可得到一个对文化工业的 政治功能比较全面的认识、文化工业的政治功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更值 得重视。文化工业不仅仅是艺术民主化的手段,它同时可能成为推广经济和 政治霸权的辅助工具。 结论部分重新评价了本雅明在文化研究中的地位。指出他的人生经历和 他的作品是解读早期文化工业的双重文本。在文化工业研究领域,本雅明既 联系着过去又预示着未来,他对文化工业的观察和分析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方 法上看都是具有开拓性的。

全文目录


Abbreviations  15-16
Introduction  16-19
Chapter One: Culture Industry as a Concept  19-33
  1.1 What is Culture Industry  20-27
  1.2 A Brief History of Culture Industry  27-29
  1.3 A Brief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Culture Industry  29-33
Chapter Two: Audience Reception  33-47
  2.1 Walter Benjamin's Optimistic View about the Active Role-play of the Audience  33-38
  2.2 Walter Benjamin's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Mass Media  38-40
  2.3 Walter Benjamin's Legacy to His Successors  40-47
    2.3.1 Reader Response Theory and Morality in Media  40-42
    2.3.2 Walter Benjamin's Influence on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42-47
Chapter Three: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Industry  47-82
  3.1 ”Aura” as a Concept  48-54
  3.2 A Song for the Loss of ”Aura”  54-68
    3.2.1 Walter Benjamin's Optimism about the Loss of ”Aura”  54-59
    3.2.2 A Cross Study on Walter Benjamin's Optimism and Theodor Adorno's Pessimism  59-68
  3.3 A Nostalgia for Aura  68-74
  3.4 Walter Benjamin's Influence on Postmodern Theories of Culture  74-82
    3.4.1 Frederic Jameson's Postmodern Culture Theory  74-78
    3.4.2 New Aura Regained: Mike Featherstone's Understanding of Commerce Culture  78-82
Chapter Four: The Politics of Art: Walter Benjamin's Approach to Film  82-98
  4.1 Walter Benjamin's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tics of Art  82-89
  4.2 Reading Theodor Adorno as a Supplement to Walter Benjamin's Theory  89-94
    4.2.1 Adorno: Anesthetic Effect  90-91
    4.2.2 The Bluest Eyes as a Case Study  91-94
  4.3 Culture Industry and New-colonialism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94-98
Conclusion: Walter Benjamin's Position in Culture Studies and Culture Industry  98-102
Notes and References  102-109
Selected Bibliography  109-112

相似论文

  1.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2. 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研究,B089.1
  3. 公共空间视域下的沈从文热,I206.7
  4.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约瑟芬·铁伊推理小说,I561
  5. 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新解,J605
  6. 从19世纪伦敦看狄更斯的城市观,I561
  7. 《简·爱》的接受美学研究,I561.074
  8. 文化工业理论循演历程,G0
  9. 安迪·沃霍尔与王广义的波普艺术之比较,J205
  10. 《喜羊羊与灰太狼》透视当下中国媒介文化特征,J954
  11. 文化工业视角下论新时期我国图书出版业特征、问题及对策,G239.2-F
  12. 由“理想读者”而“消费者”:消费时代读者的变化,I02
  13. “翻译”策略与“翻译”作品的接受,H315.9
  14. 东西方的对立—对《巴尔扎克和中国小裁缝》的解读,I207.42
  15. 知识分子桑塔格,I712
  16. 法兰克福学派消费文化思想研究,B089.1
  17. 本雅明的寓言式批评理论述评,I06
  18. 金苹果放在银盘子上,H315.9
  19. 论“人”的虚无及其克服,C912.1
  20. 浅阅读现象的大众传播学阐释,G206
  21. 试论纪录片中商业利益和人文价值的统一对立,J95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 其他哲学流派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