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和面粉白度的配合力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作 者: 王霖
导 师: 高庆荣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冬小麦 淀粉糊化特性 配合力 面粉白度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8个小麦品种淀粉RVA糊化特性的配合力、遗传力及与主要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在于揭示淀粉糊化特性和白度的遗传规律,为优良淀粉糊化特性及高白度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淀粉糊化特性一般配合力变异范围较大。稀懈值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化最大,变异范围-19.79%-12.24% ,变异极差值为39.81%;谷值粘度、峰值粘度与最终粘度和糊化温度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异范围依次为-24.78-12.89%、-20.08 -8.39%、-19.86 -8.17%,极差值依次为37.69%、28.47%和28.03%。品种间RVA特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差异明显。一般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淀粉糊化特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在80%左右,达极显著水平,显著超过其它几个反映烘烤特性指标的遗传力,说明淀粉糊化特性的遗传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面粉淀粉糊化特性相对于烘烤品质更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子代,淀粉糊化特性的选择应该在早代进行。淀粉RVA特性一般配合力与亲本的表现值呈正相关。峰值粘度、谷值粘度一般配合力与沉淀值和稳定时间表现为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与软化度呈负相关亦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与其它主要品质指标相关系数很小。糊化温度一般配合力与吸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894),与形成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773),与湿面筋、干面筋表现为显著性正相关。不同淀粉RVA特性的特殊配合力变异幅度不同,其中以稀懈值的变异幅度最大,达到32.0%;糊化温度次之为27.5%;回冷值和峰值时间的变异幅度较小。组合间特殊配合力表现也不同:有的组合6项参数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为正值,有的组合6项参数的特殊配合力为负值。2淀粉的峰值粘度与最终粘度、谷值粘度、回冷值、稀懈值及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8832、0.8717、0.8243、0.5064、0.5428。

全文目录


1 引言  14-23
  1.1 淀粉糊化特性与加工品质的关系、遗传变异及测定方法  15-18
  1.2 小麦面粉白度的影响因数、遗传变异及测定方法  18-21
  1.3 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  21-23
2 材料与方法  23-26
  2.1 实验材料与实施方案  23
  2.2 测试项目与方法  23-25
  2.3 统计分析  25-26
3 结果与分析  26-45
  3.1 淀粉糊化特性配合力方差分析  26-33
  3.2 面粉白度的遗传特性分析  33-36
  3.3 遗传参数分析  36-38
  3.4 淀粉糊化特性参数及白度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38-42
  3.5 淀粉糊化特性及面粉白度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42-45
4 讨论  45-47
  4.1 淀粉糊化特性的遗传特性  45
  4.2 小麦面粉白度与水分关系的几点认识  45-47
5 结论  47-51
  5.1 淀粉糊化特性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变异幅度较大,可于早代选择  47-49
  5.2 面粉白度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与水分含量相关与其它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  49-51
参考文献  51-59
附表  59-61
致谢  61-6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2

相似论文

  1.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2. 10t/hm~2冬小麦氮素营养特性及诊断和氮肥运筹研究,S512.1
  3. 6个双列杂交玉米亲本及其杂交株系的生长及光合特性差异分析,S513
  4. 小麦品质性状的环境效应和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研究,S512.1
  5. 江淮历代小麦主栽品种生产力与氮肥效率的比较研究,S512.1
  6.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S512.1
  7. 氮肥施用时期对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调控研究,S512.1
  8.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9.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关系的研究,S512.11
  10. 施氮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分布和产量的影响,S512.11
  11. 利用早籼稻珍汕97B改良的新不育系特征特性及配合力分析,S511.21
  12. 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S511.22
  13. 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S512.11
  14. 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抗晚霜冻能力鉴定及相关生理指标研究,S512.11
  15. 太原盆地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与CO2净交换的关系研究,S512.11
  16. 导入o2基因微胚乳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鲜食期籽粒糖分、含油率的配合力分析,S513
  17. 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苗期根系性状分析,S513
  18. 秸秆覆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生态效应综合研究,S512.11
  19.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资源的创新及优势杂交组合的选配,S882
  20. 百日草主要观赏性状遗传规律和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S681.9
  21. 超甜玉米sh_2基因鉴定及主要食用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S51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