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荆轲—一个经典形象的形成

作 者: 唐红
导 师: 董运庭
学 校: 重庆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荆轲 经典形象 形成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历史人物荆轲,以其鲜明、丰富的形象特征和人物所涉及的特殊历史背景,重大历史事件得以千古流传。在所有的历史典籍中,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关于荆轲的记载是最具有感染力、最为详细可靠的,但不足四千字的记载也留下诸多空白和暗笔,留给后世探索与想象的空间。于是,以《史记》中的荆轲形象为基点,千百年来,在历史上已经消逝的荆轲,又通过小说、诗歌、戏剧、影视等艺术形式的传播流传,逐步丰满,其魅力历久而不衰,历久而弥新。荆轲形象的历久流传与流行同形象的经典化密切相关,本文对荆轲形象进行个案研究,从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文化形象三大层面探寻荆轲经典形象形成的轨迹。本文认为:一个历史人物形象成为经典形象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史籍文本中提供的形象基础,二是文学作品对形象的进一步塑造、丰满和传播,三是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哲学内涵,并在流传的过程中得到世人认同。具体到荆轲——这样一个经典形象形成的过程中来考察:荆轲原本是一个小人物,其本身所具备的性格特点,蕴含的精神气质和历史机遇的共同作用使他成为秦庭行刺的主角,遂震惊天下,为世人口耳相传,继而走入史册。在所有的史籍中,以司马迁《史记》中的荆轲形象最为鲜明生动,极具感染力,是荆轲历史形象的集大成者,为其成为经典形象奠定了坚实的文本基础。以《史记》中的荆轲形象为基点,汉魏以降,荆轲形象不断地受到文人关注,被文人进行探索、再创作,频频出现在小说故事、诗文曲赋、戏曲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尤其在侠义小说和咏侠诗中占有重要位置。由此,荆轲形象流传更为广泛,与荆轲形象相关的“白虹贯日”、“易水悲歌”等代表“侠义”的典故,逐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直到今天,荆轲形象仍高频率地活跃在包括影视作品在内的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中,荆轲形象在文艺创作和传播中不断丰满、使得形象所具有的精神气质逐步明确清晰。荆轲形象所具有的持久的流行性和影响力表明:荆轲形象已在客观上成为了经典形象。荆轲形象之所以成为经典形象,除了历史文本提供的坚实基础,文学作品的再创作与广泛流传外,究其根本,在于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学意蕴,并得到世人的认同。这使得荆轲从历史形象、文学形象的层面上升到文化形象层面上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文人侠客梦”,世人眼中“侠之大者”、“悲剧英雄”等具有文化和哲学意味的代名词,这是荆轲形象得以最终成为经典形象的内在根本要素。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引言  6-8
第一章 历史形象:以《史记》研究为中心  8-20
  一 《史记》中的荆轲形象是历史文本形象的集大成者  8-11
  二 解读《史记》中荆轲形象的三个层次  11-18
    (一) 人性层次上的荆轲形象  12-13
    (二) 从文化结构角度解读荆轲形象  13-16
    (三) 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解析荆轲形象  16-18
  三 《史记》中荆轲形象的空白与暗笔  18-20
    (一) 荆轲形象的空白  18
    (二) 荆轲形象的暗笔  18-20
第二章 文学形象:在作品传播中逐步丰满  20-32
  一 小说故事中的荆轲  20-23
    (一) 《燕丹子》  20-21
    (二) 《烈士传》  21-22
    (三) 《金缕子》  22
    (四) 《东周列国志》  22-23
  二 诗文曲赋中的荆轲  23-32
    (一) 壮士  24-26
    (二) 义士  26-27
    (三) 侠士  27-29
    (四) 悲剧英雄  29-30
    (五) 无谓的牺牲者  30-32
第三章 文化形象:“千载余情”及其深广内涵  32-40
  一 荆轲形象的文化内涵  32-37
    (一) 荆轲的书、剑与酒  32-34
    (二) 荆轲形象与侠之大者  34-37
  二 荆轲形象的哲学意蕴  37-40
结语  40-41
参考文献  41-42
致 谢  42-43
独创性声明  43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43

相似论文

  1. 非晶合金的结构和玻璃形成能力研究,TG139.8
  2.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3.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4.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5.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6. 学问之道: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研究,G640
  7. 炭质中间相的形成与应用研究,TQ127.1
  8. β-榄香烯对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与血管形成的相关性研究,R734.2
  9. BMP2和VEGF165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R329
  10.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MP-2与CD105的表达和意义,R734.2
  11. Ⅰ型、Ⅱ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分析和ERβ在其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R758.63
  12. 岱庄煤矿4325轨顺陷落柱发育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TD745
  13.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HPF4抗体的临床意义,R692.5
  14.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吉林省经济增长影响研究,F832.6;F127
  15. 数字助听器中汉语语音处理及语音增强的研究,TN912.3
  16. 积雪草酸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R285.5
  17. Smad4失活和KrasG12D活化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协同效应研究,R735.35
  18. 潘集寨滑坡稳定性与治理方案分析研究,P642.22
  19. 嘈杂环境下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技术研究,TN912.35
  20. DBF权重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TN957.51
  21. 从符号学视域看网络生态下个体对自我形象的塑造,G206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