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司经理地位的异化及回归

作 者: 吴伟央
导 师: 赵旭东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经济法学
关键词: 经理 法律地位 事实地位 负面效应 内部约束机制
分类号: D912.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88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法律规定经理在公司中是处于代理人、辅助者的地位,而事实中,经理却演变成为公司控制者。面对这种异化,法律应该做些什么?笔者运用了比较的、历史的方法进行实证的考察,从而提出问题;主要借助经济学的方法和观点对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把问题的解决落实到法律的制度构建上。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考察公司经理的法律地位。笔者首先整理了一些主要国家的立法和法学学理对“经理”的概念界定,然后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整理列举了四种关于经理法律地位的主要学说,对影响公司经理法律地位的两个重要问题——“经理本身的经理权”和“经理对外的与其他重要相关主体(董事会、董事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后,运用法学的思维方法得出结论——公司经理在公司中的法律地位是代理人、辅助者的角色。 第二章,主要考察公司经理的事实地位。笔者对此问题进行单独的实证分析,通过历史的分析认为:经理的产生是股份公司发展的必然,随着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管理的进一步专业化,职业经理阶层的出现、发展,导致了现实中的“经理控制公司”的现象;中国的公司发展有其特殊的背景和现状,但笔者认为趋势是共同的。结尾部分通过简单的事实描述引申出经理控制的负面效应。 第三章,主要对公司经理地位异化后所引发的负面效应进行分析。笔者按照公司经理的主观状况对负面效应进行了类型化整理;通过个案的形式进行了数理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经理的主观方面、客观的外部条件和深层次的制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原因性分析。分析了负面效应之后,提出了控制、减少负面效应的命题。 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章,在前三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问题。针对公司经理地位的异化,在考察了各种方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法律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加强公司内部法律约束机制的构建和完善,通过法定义务、合同与章程、机构制衡等途径对公司经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实现公司经理地位的回归。在此过程中,对中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尤其是《公司法》上的相关制度进行了检审,并提出一些完善意见。 本文坚持强调:研究公司经理地位问题必须分清楚“公司经理的法律地位”和“公司经理的事实地位”,面对公司经理地位的异化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法律的使命不在于为顺应事实而进行概念解释,而重点在于构架法律制度对公司经理进行合理、有效地约束。

全文目录


引言  9-11
第一章 公司经理法律地位—一个法学视角的考察  11-22
  一、公司经理的法律地位—从概念出发  11-13
    (一) 立法上的概念界定  11-12
    (二) 法学学理上的概念界定  12-13
  二、公司经理的法律地位—学说的考察  13-16
    (一) 代理人说  13-14
    (二) 机关说  14-15
    (三) 代表说  15
    (四) 三元角色说  15-16
  三、公司经理的法律地位—经理权的考察  16-17
    (一) 经理权的权能  16-17
    (二) 经理权的范围  17
  四、公司经理的法律地位—与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考察  17-19
    (一) 关于经理与董事会关系  17-18
    (二) 关于经理与董事长的关系  18-19
  五、公司经理的法律地位—一个法学思考的结论  19-22
第二章 公司经理的事实地位—一个历史的实证考察  22-30
  一、经理的产生—股份公司发展的历史必然  22-23
  二、职业经理阶层的发展—经理控制公司  23-27
  三、回望中国--特殊的现实与相同的趋势  27-28
  本章余论:经理控制的负面效应点探  28-30
第三章 从代理人到控制者—公司经理地位异化后的负面效应分析  30-38
  一、经理控制的负面效应的类型性分析  30-32
  二、经理控制的负面效应的个案数理性分析  32-34
    (一) 投资分析  32-33
    (二) 收购分析  33-34
  三、经理控制负面效应的原因性分析  34-37
    (一) 主观上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  34-35
    (二) 客观上的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性  35-36
    (三) 制度上的两权分离  36-37
  本章余论:控制、减少负面效应—一个沉重的命题  37-38
第四章 公司经理地位的回归—以内部法律约束机制为中心  38-55
  一、回归之路概述—约束机制的选择  38-39
  二、公司经理约束机制的一般模式及我国的路径选择  39-42
    (一) 公司经理约束机制的种类和模式  39-41
    (二) 我国公司经理约束机制的路径选择  41-42
  三、内部法律约束机制的构建—兼谈我国《公司法》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启发  42-55
    (一) 法定义务约束—事前预防的角度  42-44
    (二) 合同与章程约束—对外职权的角度  44-46
    (三) 机构约束—治理结构的角度  46-55
结论  55-57
参考文献  57-60

相似论文

  1. 中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研究,D922.68
  2. 经理自主权及其与R&D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F224
  3. 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制度构建,D922.28;F832.4
  4. 股东派生诉讼中公司的法律地位研究,D922.291.91
  5. 国美控制权之争的分析与启示,F721.7
  6. 山东建科特加固工程类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研究,F426.92
  7. 破产管理人法律问题研究,D922.291.92
  8. 中国上市公司捐赠行为研究,F276.6;F224
  9. 股票期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问题研究,F832.51
  10. 显性激励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F224
  11.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股票期权的研究,F832.51
  12.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考核研究,F832.2
  13. 强势董事会、总经理影响力与银行风险承担,F832.4;F224
  14. 建设银行中山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F832.2
  15.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客户经理胜任力研究,F832.33
  16. 光大银行广州分行客户经理薪酬机制研究,F832.3
  17. 兴业银行泉州分行公司客户经理薪酬激励机制研究,F832.3
  18.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绩效考核问题探析,F832.2
  19. 我国新型税务稽查组织机构模式探究,F812.42
  20. 江西森林旅游区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F272.92
  21. 辽宁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F276.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经济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