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媒体与视觉文化时代视觉设计转向

作 者: 李强
导 师: 寻胜兰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新媒体 视觉文化 视觉设计 转向 图像 互动
分类号: J5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575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两个视角论述了当下视觉设计的趋势转向。 第一视角,媒体科技革命使得新媒体不断涌现,在其无限强大的表现技术和新传媒介质的支撑与驱使下,一方面,视觉设计语汇形式日趋多元,并由此爆发了超越以往任何时候的超强视觉冲击和感官审美冲击。另一方面,视觉设计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巨变:1.二维、三维传播模式向四维时空不断超越。2.单一静态或动态传播模式转向为动静相宜的整合视觉传播模式。3.传统的线形传播方式向互动沟通模式飞跃。 第二视角,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同时也催生了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在现代传媒科技的作用下,当下的文化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这种现代传媒科技全方位深层次介入的文化形态转向,正催生着人类思维范式由理性主义奔向感性的自由。“读图时代”、“影像狂欢”、“偶像与流行”、“互联网嘻哈一族”、“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大众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正是这种文化形态转变的最好明证和注脚。由此文化形态的视觉转向带给了我们的视觉设计以史无前例的最为深刻的一场变革。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英文摘要  7-8
第一章 导论  8-12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8-9
    1.研究背景  8
    2.研究意义  8-9
  第二节 基本概念  9-10
    1.数字媒体  9
    2.新媒体艺术  9-10
    3.视觉文化  10
    4.视觉设计  10
  第三节 新媒体、视觉文化与视觉设计三者的互动关系  10-12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与视觉设计转向  12-40
  第一节 数字新媒体的多媒体化  12-13
  第二节 数字多媒体与人际沟通和信息传递的关系  13-14
  第三节 数字新媒体艺术与设计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14-22
    1.“数字新媒体艺术”的范围和形式  15-16
      (一).静态数字影像艺术  16
      (二).动态数字影像艺术  16
      (三).互动式数字艺术  16
    2.数字影像软件技术促成了多元视觉语言形式的形成  16-22
      数字矢量图形与点阵图形  17-22
        1.矢量形式的数字绘图  17-19
        2.点阵形式数字影像艺术  19-20
        3.数字绘画的几个问题  20-22
        4.数字艺术发展推动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创作观念的变革  22
  第四节 二维、三维向四维时空的不断超越  22-25
  第五节 动静相宜的视觉整合传播  25-29
    一.两种形态的视觉传播  25-26
      1.静态视觉传播  25
      2.动态视觉传播  25-26
    二.两种视觉传播形态的比较  26-28
    三.整合视觉传播模式  28-29
  第六节 线形沟通向互动沟通的飞跃  29-40
    互动媒体的特性之一——超文本(Hypertext)  29-31
      1.从文本到超文本  29-30
      2.超文本的概念  30
      3.超媒体(Hypermedia)的概念  30
      4.文本与超文本的区别  30-31
    一.交互设计的全新体验  31-34
    二.网络形象设计特征  34-40
      1.网页艺术设计的内容  34-37
        a.网页的视听元素  35-36
        b.网页的版式设计  36-37
      2.网页艺术设计的特点  37-40
        a.交互性与持续性  37
        b.多维性  37-38
        c.多种媒体的综合性  38
        d.版式的不可控性  38-39
        e.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紧密性  39-40
第三章 视觉文化时代与视觉设计转向  40-69
  第一节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  40-47
    1.视觉文化成因  41-44
    2.视觉文化表现  44-47
  第二节 从大众文化视角看视觉文化  47-69
    一.视觉饕餮——“读图时代”  48-52
      1.“读图时代”书报杂志设计转向  50-51
      2.“读图时代”广告设计之困惑  51-52
    二.影像狂欢——CG(Computer graphics)、影视、广告之互动影响  52-54
    三.青春风景——青年“亚文化”——偶像与流行  54-60
      1.崇拜与偶像视觉  54-56
      2.流行(popular)地带——潮流视觉  56-60
        a.“卡通”视觉书写  57-58
        b.动画文化产业化  58-60
        c.文化产业化形态下视觉设计转向  60
    四.嘻哈N世代——文化跌落与视觉自由的拥抱  60-66
      互联网的文化传播特性  62-66
        1.去中心化、零散化、边缘化的后现代性  62
        2.断裂性文字与图像语言嬉戏的后现代性——网络文字与图像的视觉新表征  62-66
    五.身体迷醉——时尚视觉招摇过市  66-69
第四章 结束语  69-70
致谢  70-71
参考文献  71-73
附录  73
  1.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发表作品清单  73

相似论文

  1.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熔滴过渡图像分析系统,TG444
  2.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技术研究,TH811
  3. CMOS星敏感器图像采集系统研究,V448.2
  4. 电缆巡检车图像引导技术的研究,U469.6
  5. 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U463.4
  6. 基于重叠变换与矢量量化的图像压缩算法及应用研究,TN919.81
  7. 高光谱图像空—谱协同超分辨处理研究,TN911.73
  8. 基于FPGA的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算法研究与实现,TP391.41
  9. 用于检索的人脸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研究,TP391.41
  10. 基于用户兴趣特征的图像检索研究与实现,TP391.41
  11. 图像拼接技术研究,TP391.41
  12. 空中目标与背景的红外图像仿真技术研究,TP391.41
  13. 基于TMS320C6713的SPIHT图像压缩算法研究及实现,TP391.41
  14. 双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及系统实现研究,TP391.41
  15. 雾天或背光条件下图像清晰化算法研究及硬件实现,TP391.41
  16. Q学习在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中的应用,TP391.41
  17. 基于内容的服装图像检索技术研究及实现,TP391.41
  18. 基于多示例学习的用户关注概念区域发现,TP391.41
  19. 图像的稀疏表示及编码模型研究,TP391.41
  20. 森林防火系统中图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1.41
  21.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艺术 > 工艺美术 > 工艺美术理论 > 工艺美术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