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元丰三省政务运作分层机制的形成

作 者: 罗祎楠
导 师: 葛兆光
学 校: 清华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政务运作分层机制 中书门下 皇帝 北宋前期 熙宁 元丰三省制
分类号: K2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0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讨论元丰三省制下政务运作分层机制的形成问题。所谓分层机制,是指在政务处理过程中不同官僚机构乃至皇帝所形成的层级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不同层级机构所拥有的政务办理权和决定权。本文讨论元丰三省制下政务运作分层机制的形成问题。北宋前期的政务运作分层机制中,在以一定文书为载体的政务范围内,皇帝和中书门下拥有政务的部分办理权,他们还分担政务的决定权。而其他机构则构成另一个层级,基本不享有政务的决定权,而只部分拥有政务的办理权。在熙宁时期,我们看到两类政务运作分层方式形成。在涉及到变法的事务上,新设立的变法机构和皇帝、中书门下共同办理变法事务。而决定权依然由皇帝和中书门下行使。在非变法事务的管理上,皇帝和中书只是掌握这部分政务的决定权,将其办理权下放到其他机构。因此,在日常非变法事务处理的分层机制中,产生了以这些办事部门为中心的新层级。产生此走向的主观原因来自决策者对大事和小事的看法。客观原因则在于熙宁变法导致了权力格局的转变。这种政务运作分层机制上的变化,也为元丰三省制下政务运作分层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元丰三省制下,六部作为政务执行办理的中心。有法式事的办理权比较完整的集中在六部中,而皇帝和门下省以及尚书省则具有决定权。对于无法式事的主要办理权与决定权,依然统一于皇帝和中书、门下、尚书省中。六部只具有部分办理权。以这样的权力分配为特点,形成了六部到尚书都省到中书省或门下省到皇帝的政务运作分层机制。这一政务运作分层机制是融合了北宋前期和熙宁时期特点的机制,而元丰改制中对于《唐六典》的模仿也构成了这一机制形成的另一个动因。

全文目录


第1章 引言  7-18
  1.1 本文的研究方法  7-10
  1.2 解题、史料运用、讨论方法、相关文献综述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10-17
  1.3 结构安排  17-18
第2章 北宋前期政务运作分层视野中的中书门下皇帝  18-48
  2.1 引言  18-20
  2.2 北宋前期的政务上报分层机制中的中书门下和皇帝  20-27
  2.3 中书门下与皇帝在政务处理分层机制中的地位与关系  27-48
第3章 熙宁时期政务运作分层机制的演变  48-71
  3.1 小、大之间:想象中的政务运作分层机制  48-57
  3.2 新兴变法领导机构在政务运行分层机制中的地位  57-63
  3.3 常规政务运作分层机制的调整  63-69
  3.4 小结  69-71
第4章 元丰三省制下政务运作分层机制的形成  71-89
  4.1 元丰改制的三省政务运作分层机制  71-80
  4.2 中书门下与元丰三省政务运作分层机制的内在连续性  80-87
  4.3 小结  87-89
结论  89-93
参考文献  93-98
致谢与声明  98-99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9

相似论文

  1.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史料及其价值,K249
  2. 嘉靖崇道研究,K248
  3. 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K234.1
  4. 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研究,K244
  5. 解析咸丰皇帝的政治遗愿,K252
  6. 楚辞在西汉的传播与接受,I206.2
  7. “圣王”期待与万历早期政局,K248
  8. 西方传教士与清康熙朝政关系述论,K249
  9. 《德宗景皇帝实录》福建史料及其价值,K29
  10. 试论普乐寺建筑形式与造型艺术的象征意义,K879.1
  11. 论“艺术皇帝”李隆基对唐代乐舞繁荣的贡献,J709.2
  12. 对权力的阐释中国和西班牙皇家服饰分析,K551.41
  13. 清入关前后帝、后服饰研究,K249
  14. 论北宋前期词人的功名观及其创作,I207.23
  15. 乾隆巡游研究,K249.3
  16. 明代帝王谥号研究:以太祖和武宗为例,K248
  17. 《唐律》中的“礼”,D929
  18. 闲话觉忘忧,I207.23
  19. 明清守成皇帝亲征问题研究,K248
  20. 唐代巡狩制度研究,K242
  21. 王安石的个性与熙宁变法,K24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宋:北宋(960~1127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