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非定常涡的结构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研究

作 者: 谷迎松
导 师: 杨智春
学 校: 西北工业大学
专 业: 固体力学
关键词: 非定常涡 气动伺服弹性 延迟反馈控制 迟滞非线性
分类号: V211.4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飞机上普遍装备了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采用电传伺服操纵,取代了最初的机械式人力操纵。这在传统的飞机气动弹性系统中又增加了伺服控制环节,即在气动力、弹性力和惯性力耦合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伺服控制力耦合,从而产生了气动伺服弹性力学,飞行器设计也开始向气动、结构/控制一体化方向发展。 在实际工程中,结构非线性往往成为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研究这类因素对飞机气动伺服弹性特性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非线性气动弹性研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时域仿真,即首先求得时域气动力,建立气动伺服弹性系统的时域运动方程,在状态空间中对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加以考察。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直接与控制系统耦合,进而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特性进行研究。 本文的研究范围是亚音速、无粘、不可压流,在获取时域非定常气动力时采用降阶的连续时间非定常涡方法。首先对二元非定常涡理论作简要介绍和总结,然后将非定常涡控制方程与二元机翼动力学方程耦合得到了状态空间形式的气动弹性方程,进行了线性颤振分析,并与经典V—g法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 在结构非线性方面,考虑了一种“中心间隙一干摩擦型”,即迟滞非线性模型,并建立了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这类非线性环节的二元机翼气动弹性方程,进行了非线性颤振分析,并与时域Roger拟合方法以及频域等效线化方法的结果作对比。最后比较了结构上迟滞非线性特性与中心间隙非线性特性对二元机翼气动弹性系统的颤振特性的影响。 随后,针对二元机翼进行了气动伺服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反馈控制以及延迟反馈控制对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即利用二元机翼的沉浮、俯仰运动的位移、速度信号作为反馈控制信号,对主动气动弹性系统进行原理性研究。首先利用频域传递函数模型,针对延迟量、反馈增益等参数,对线性气动伺服弹性系统的颤振稳定性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利用非定常涡方法,建立含有延迟反馈控制的气动弹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与频域稳定性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考察了带结构非线性环节情况下的延迟反馈气动伺服弹性系统的颤振稳定性特性。 最后,对MATLAB/SIMULINK环境下如何建立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将连续时间域非定常涡控制方程推广到三自由度带操纵面二元机翼模型上。建立其状态空间模型后作线性颤振分析,并与经典V—g法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利用操纵面进行反馈控制,考虑了结构非线性因素,进行了无控气动弹性稳定性仿真和主动颤振抑制仿真研究。研究表明,非定常涡方法在结构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系统分析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8
第一章 绪论  8-16
  1.1 气动伺服弹性力学  8-10
    1.1.1 气动弹性力学  8-9
    1.1.2 气动伺服弹性力学  9-10
    1.1.3 结构/控制一体化设计  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2
    1.2.1 同外发展概况  10-1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1
    1.2.3 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问题  11-12
  1.3 结构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分析  12-14
    1.3.1 时域非定常气动力求解  12-13
    1.3.2 非定常涡方法与特征分析  13-14
    1.3.3 延迟反馈控制  14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14-16
    1.4.1 研究内容  14-15
    1.4.2 研究意义  15-16
第二章 二元非定常涡方法  16-30
  2.1 二元非定常涡方法  16-22
    2.1.1 非定常涡模型  16-19
    2.1.2 离散时间控制方程  19-20
    2.1.3 连续时间控制方程  20-22
  2.2 特征分析及降阶技术  22-26
    2.2.1 特征值分析  22-23
    2.2.2 模型降阶  23-26
  2.3 非定常气动力  26-29
    2.3.1 时域非定常气动力  26-27
    2.3.2 频域非定常气动力  27-29
  2.4 小结  29-30
第三章 二元机翼非线性颤振分析  30-46
  3.1 线性气动弹性系统分析  30-39
    3.1.1 状态空间方程  30-34
    3.1.2 算例验证  34-39
  3.2 结构非线性气动弹性系统分析  39-41
    3.2.1 迟滞非线性环节  39-40
    3.2.2 状态空间方程  40-41
  3.3 算例比较  41-45
    3.3.1 降阶前后比较  42-43
    3.3.2 与Roger方法、等效线化结果的比较  43-44
    3.3.2 与中心间隙情况的比较  44-45
  3.4 小结  45-46
第四章 延迟反馈气动伺服弹性分析  46-60
  4.1 频域线性延迟反馈分析  46-52
    4.1.1 传递函数模型  46-48
    4.1.2 频域稳定性分析  48-50
    4.1.3 参数分析  50-52
  4.2 时域线性延迟反馈控制  52-56
    4.2.1 状态空间方程  53
    4.2.2 延迟反馈控制仿真  53-56
  4.3 结构非线性二元机翼的延迟反馈控制  56-59
    4.3.1 状态空间方程  56
    4.3.2 延迟反馈控制仿真  56-59
  4.4 小结  59-60
第五章 主动颤振抑制及其仿真分析  60-73
  5.1 MATLAB/SIMULINK建模  60-62
    5.1.1 状态空间方程  60
    5.1.2 系统框图  60-62
  5.2 结构非线性模型  62-64
    5.2.1 数学模型  62-63
    5.2.2 S函数  63-64
  5.3 带操纵面二元机翼的力学模型  64-70
    5.3.1 带操纵面二元机翼系统  64-65
    5.3.2 非定常涡气动力  65-67
    5.3.3 状态空间方程  67-70
  5.4 主动颤振抑制  70-72
    5.4.1 结构非线性无控仿真  70-71
    5.4.2 闭环反馈控制仿真  71-72
  5.5 小结  72-73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73-75
  6.1 结论  73
  6.2 展望  73-75
参考文献  75-78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78-79
致谢  79-80
西北工业大学业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80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80

相似论文

  1. 钢丝网垫减振器的建模研究,TB535.1
  2. 压电陶瓷驱动器特性研究及二维微纳定位平台结构设计,TH703.8
  3. 振动控制中作动器迟滞非线性补偿方法研究,TB535
  4. 混沌系统的延迟反馈控制与自适应同步,O415.5
  5. 二维非定常涡量空气动力学模型初探,O355
  6. 回转型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控制技术研究,TP273.4
  7. 考虑压电材料迟滞非线性时旋转行波超声电机动力学分析,TM359.9
  8. 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活塞异形销孔镗削径向微进给机构研究,TG53
  9. 迟滞非线性支承结构的系统辨识,O328
  10. 微型飞行器气动力估算研究,V211
  11. 仿胸鳍推进系统水动力分析与运动仿真建模,U661.1
  12. 自感知二维微动工作台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TH703
  13. Liu-Liu-Liu-Liu系统的动力学性质、控制及同步,O231
  14. 鱼类胸鳍推进的水动力分析与运动仿真建模,U661.1
  1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ABS系统中电磁阀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TP183
  16. 非线性系统混沌及其控制研究,O415.5
  17. 非定常气动力降阶模型及其应用研究,V211
  18. 束晕控制中的参数影响、粒子跟踪和自适应控制研究,O415.5
  19. 具有间隙迟滞非线性系统的补偿控制算法研究,TP13
  20. 几类微分方程系统的动力性分析,O175

中图分类: > 航空、航天 > 航空 > 基础理论及试验 > 空气动力学 > 飞机空气动力学 > 气动弹性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