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动症与品行障碍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比较研究

作 者: 刘庆芳
导 师: 曾凡林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特殊教育学
关键词: 社会信息加工 内隐社会认知 敌意归因 行为期待 攻击行为
分类号: B84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7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多动症是青少年期最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与品行障碍具有高并发性。研究表明,多动症与品行障碍在外部行为表现、病因学和社会认知方面具有相似特点,但两种障碍高共病率的原因至今还不明确。 根据品行障碍在童年期以对抗性攻击行为品行障碍这一亚型为主和攻击行为是多动-冲动型多动症儿童的主要临床表现,本研究以道奇(Dodge,1997)的攻击行为社会信息加工机制模型为理论依据,试图解决三个问题: 1.从内隐社会认知、攻击行为、敌意性归因、行为结果的积极期待四个方面探讨多动症与品行障碍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 2.比较研究多动症和品行障碍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异同,从而发现导致多动症与品行障碍具有高共病性的心理机制。 3.探讨内隐社会认知、攻击行为、敌意性归因、行为结果的积极期待等社会信息加工方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本论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结合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攻击行为、敌意性归因和行为结果积极期待调查,以15名多动症儿童和17名品行障碍儿童为实验组,以18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多动症和品行障碍儿童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者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异同。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多动症与品行障碍儿童有相似的内隐社会认知特点,共同体现出偏好攻击词语的特点。 2.多动症和品行障碍儿童有相似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 3.利他词语的偏好、敌意性归因和行为结果积极期待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性相关。

全文目录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1-19
  第一节 多动症和品行障碍研究综述  11-18
    1 多动症研究概要  11-12
    2 品行障碍研究概要  12-13
    3 多动症与品行障碍的关系  13-18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18-19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9-23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23-31
  第一节 内隐社会认知特点比较  23-28
  第二节 攻击行为、敌意性归因和行为结果积极期待分析  28-31
第四部分 讨论  31-39
第五部分 结论与反思  39-40
附录一  40-41
附录二  41-42
附录三  42-43
附录四  43-46
中文参考文献  46-48
外文参考文献  48-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体育课堂中的攻击行为的影响,G623.8
  2. 小学生欺负行为干预研究,G627
  3. 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人际宽恕的关系研究,B841
  4. 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B842
  5. 不同性质榜样的攻击行为对儿童攻击倾向的影响研究,B844.1
  6. 社会隔离及居住入侵法诱导大鼠愤怒郁怒情绪反应及其评价方法,R285.5
  7. 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男性青少年罪犯心理健康水平及其攻击行为的影响,B849
  8.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B844.2
  9.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特点研究,B842.1
  10.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者对网络内外群体认同差异的研究,B844.2
  11. 浅析网络中攻击行为及其动机分析,B849
  12. 农民工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特点研究,B849
  13. 情绪对不同类型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的影响,B844.1
  14. 小学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其与攻击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B844.1
  15. 小学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同伴接纳/拒绝与受欺负的关系研究,B844.2
  16. 罗夏测验攻击变量研究,B841.7
  17. minNIDS:设计与实现,TP393.08
  18. 工作场所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B849
  19.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生殖系统发育及其繁殖行为研究,S917.4
  20. 攻击性的内隐社会认知实验研究——IAT测验在攻击性研究中的应用,B84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 认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