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功能点分析法在增量开发模型中的研究和实践

作 者: 林建智
导 师: 黄忠东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关键词: IFPUG 功能点分析方法 增量式开发 软件规模
分类号: TP311.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计算机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的竞争力依赖于为其提供决策信息的软件产品。软件产品的及时交付,对公司竞争力的极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增量开发模型,作为软件开发模型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可以迅速交付具有核心功能的产品,使得客户能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优势。但是,越是复杂的模型,就越难控制好开发的进度和成本,所以必须进行度量,而软件规模的估算就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度量。论文以“功能点分析法在增量开发模型中的研究和实践”为题,结合目前流行的软件规模度量法——IFPUG功能点分析法,分析它在增量开发模型中的一些缺点,根据增量开发过程的特点,对IFPUG功能点分析法进行改进。论文的内容主要如下:首先介绍了功能点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计算规则,然后介绍了的几种常用的开发模型,分析了功能点分析法在增量模型中的缺点,针对其缺点,对功能点分析法的计算过程进行研究,改进了值调整因子,并按照增量开发模型的特点,引入系统分解的步骤,对系统进行分解再合并计算总功能点数。然后,根据改进功能点分析的过程,寻找与增量开发过程的契合点,使得功能点分析的过程能够与增量开发过程相互促进。最后,选取一个实际项目做实际度量的应用与比较,凸显出改进后功能点分析法的优势。结果表明,在充分的历史数据支持下,改进后功能点分析法得到的功能点数比IFPUG功能点分析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可以用来更好地指导软件项目的进度和成本估算,提高软件产品的成功率和及时交付率,以提高客户公司的竞争力。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10
第1章 绪论  10-13
  1.1 研究背景  10-11
    1.1.1 现代软件工程的发展  10
    1.1.2 软件规模度量  10-11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1-12
  1.3 论文章节安排  12-13
第2章 功能点分析法  13-25
  2.1 功能点分析法的历史  13-14
    2.1.1 功能点分析法的发展  13
    2.1.2 功能点分析法的目的和好处  13-14
    2.1.3 IFPUG简介  14
  2.2 IFPUG功能点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14-19
    2.2.1 基本概念  14-15
    2.2.2 数据功能及其复杂度  15-17
    2.2.3 事务功能及其复杂度  17-19
  2.3 IFPUG功能点分析法计算流程  19-23
    2.3.1 确定功能点计算的类型  20
    2.3.2 识别出计算范围和应用系统边界  20-21
    2.3.3 计算未调整的功能点  21
    2.3.4 值调整因子的确定  21-22
    2.3.5 调整功能点数的计算  22-23
  2.4 本章小结  23-25
第3章 增量式开发  25-33
  3.1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25
  3.2 开发模型介绍  25-31
    3.2.1 瀑布模型  25-27
    3.2.2 V模型  27-28
    3.2.3 原型实现模型  28-29
    3.2.4 增量模型  29-31
  3.3 LOC和IFPUG FPA在增量式开发模型中的比较  31
  3.4 IFPUG FPA应用于增量开发模型的不足  31-32
  3.5 本章小结  32-33
第4章 增量模型中功能点分析法的改进  33-53
  4.1 IFPUG FPA需要的改进  33-34
  4.2 关于值调整因子  34-38
    4.2.1 值调整因子的作用  34-35
    4.2.2 值调整因子的改进  35-38
    4.2.3 改进后TDI的计算  38
  4.3 改进后的计算流程  38-41
    4.3.1 初始阶段  39-41
  4.4 计算系统的总功能点数  41
  4.5 将系统分成不同的子系统  41-46
    4.5.1 系统划分的原则  42
    4.5.2 事务功能和数据功能的关系  42-44
    4.5.3 系统划分的依据  44-46
  4.6 新增量的划分和功能点计算  46-51
    4.6.1 新功能的分析  47-49
    4.6.2 修改功能的分析  49
    4.6.3 缺陷修复的分析  49-50
    4.6.4 调整因子的计算  50-51
  4.7 计算增量的总功能点数  51
  4.8 本章小结  51-53
第5章 功能点分析与增量开发过程的结合  53-59
  5.1 功能点分析与需求阶段的结合  53-55
    5.1.1 IFPUG FPA的5要素与需求采集的关注点  53
    5.1.2 事务/数据矩阵的作用  53-54
    5.1.3 应对需求蔓延  54-55
  5.2 功能点分析与设计开发阶段的结合  55-56
  5.3 功能点分析与测试阶段结合  56-58
  5.4 本章小结  58-59
第6章 改进后功能点估算法的应用  59-71
  6.1 一个计算的例子  59-62
    6.1.1 找出系统里面的ILF和EIF  60
    6.1.2 对增量进行划分  60-62
  6.2 功能点与工作量估算  62-70
    6.2.1 工作量数据  62-64
    6.2.2 IFPUG FPA计算结果  64
    6.2.3 改进后FPA计算功能点数  64-66
    6.2.4 规模与工作量的相关性函数  66-67
    6.2.5 2种FPA与工作量的相关函数的比较  67-70
  6.3 本章小结  70-71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73
  7.1 总结  71
  7.2 未来的研究展望  71-73
参考文献  73-7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75-76
致谢  76

相似论文

  1. 早期阶段软件规模估算方法研究与应用,TP311.52
  2. 基于ECLIPSE的WEB应用可视化组件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TP311.52
  3. 信息工程评价体系研究,TP311.52
  4. COSMIC方法客观性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TP311.52
  5. COSMIC功能点方法的研究与应用,TP311.52
  6. 基于IFPUG功能点分析方法的值调整因子的研究与应用,TP311.52
  7. 基于FPA的软件测试度量研究和实践,TP311.52
  8. 基于FPA的软件工作量估算研究与实践,TP311.52
  9. 基于面向方面的工作流引擎研究与应用,TP311.52
  10. IFPUG功能点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TP311.52
  11. 基于FPA成本估算的BtoC项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2. 基于OSGi的自适应软件架构,TP311.52
  13. 软件规模估算中功能点分析法研究与实践,TP311.5
  14. GeneXus增量式开发过程中组件集成方法的研究,TP311.52
  15. 基于UML类图的软件规模估算服务模型的研究,TP311.52
  16. 基于FPA方法的软件规模度量改进研究,TP311.52
  17. 基于WinCE平台的故障分析仪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TP311.52
  18. 面向SMDA的服务建模方法及工具实现,TP311.52
  19. 异构环境下企业互操作技术及在物资供应链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20. 基于特征的软构件建模方法及其在VMI管理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21. 光电对抗试验系统软件平台开发,TP311.52
  22.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测试装置软件系统研制,TP311.5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软件 >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 > 软件开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