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研究

作 者: 李臻赜
导 师: 张兴国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建筑历史及理论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文化圈 川西高原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分类号: TU2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505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神秘的青藏高原孕育了同样神秘的藏传佛教。自佛教于公元前七世纪正式传入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大地的时候,这里依然是原始状态的“苯波教”的天下,分别来自印度、汉地的佛教与强大的“苯波教”势力在这里冲突、争斗、融合,并结合了藏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才最终形成了佛教的又一分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逐渐发展壮大,作为一个新生的、具有强有力生命力的文化必然要向周边扩散开去,这样的文化扩散形成了藏传佛教文化传播的三次高潮,使得以卫藏地区为核心的“藏传佛教文化圈”的内层区域、次层区域以及外层区域逐渐成形。地理上属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川西高原,由于其南北向的山脉、河流走向,很早以前就是西北少数民族向南迁徙的大通道,加之以后青藏高原上吐蕃势力的兴起并由西向东迅速扩展,使这里不仅生活着藏民族大家庭中的康巴藏人、安多藏人、嘉绒藏人、白马藏人等诸多藏族分支,还有汉、回、羌……等多个民族,形成了川西高原多民族、多文化交融并存的情况。藏传佛教文化、川西高原本土文化、东来的汉族文化在这里交汇,使川西高原既具备“藏传佛教文化圈”中内层区域的特质又具备次层区域的许多文化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川西高原应该是属于“藏传佛教文化圈”内层区域向次层区域过渡的阶段,具有文化的混合性与过渡性。在川西高原上,具有特殊地位的藏传佛教寺院与当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联系紧密,因此,它必然会反映出川西高原的许多文化特性。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对它们的研究恰恰能够直观的体现这些文化上的特征。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类型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了特有的“措钦”、“拉康”、“扎仓”、印经院等宗教主体建筑,还有诸如“囊谦”、“扎康”等居住建筑以及辩经场、塔林等附属建筑或构筑物,可以说几乎囊括了藏族社会的大部分建筑形式,因此其建筑体系内部本身就纷繁复杂。本篇论文采取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的叙述方式,通过对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分布及选址布局、建筑空间形态、单体建筑结构构造与色彩与装饰等方面依次的介绍,按顺序一层层将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特征进行了一些归纳总结。通过这些归纳与总结来证实文章所提出的主要论点:川西高原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具有丰富性与过渡性的特征,是藏传佛教文化圈的内层文化区向次层文化区过渡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的丰富性、过渡性与灵活性的切实反映。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汉藏边缘藏语穆斯林现状研究,C955
  2. 迪庆藏族地区的丧葬礼仪和灵魂崇拜研究,K892.22
  3. 藏传佛教不分宗派运动的特点及影响研究,B948
  4. 彻悟外化与女性崇拜,B948
  5. 甘南藏族自治州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驱动力分析,F224
  6. 西藏建筑的前世今生,TU-092
  7. 藏传佛教“十善”中的伦理思想研究,B948
  8. 论苯教和藏传佛教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的影响,B948
  9. 键盘上舞出的藏族音乐,J624.1
  10. 藏传佛教象征符号研究,B948
  11. 浅析古代藏族女性与藏传佛教,B948
  12. 玛尔巴伦理思想研究,B82
  13. 论藏传佛教对蒙古族佛教绘画的影响,B948
  14. 元朝西僧研究,K247
  15. 试论普乐寺建筑形式与造型艺术的象征意义,K879.1
  16. 基于GIS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F205
  17. 内蒙古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五当召研究,TU-86
  18. 青海海南藏族地区的文昌信仰,B948
  19. 论藏传佛教寺院财产法律制度,D922.19
  20. 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研究,J50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民用建筑 > 公共建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