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拉萨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研究

作 者: 罗旭
导 师: 姚建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拉萨市 大气环境 功能分区 大气环境容量 污染预测 总量控制
分类号: X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5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大气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方方面面。当前,对城市空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用方法。虽然有完整的理论方法,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进行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总面积为523km2。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求,在拉萨市重点开展了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其核心就是实行污染总量控制。大气环境总量控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拉萨市污染主要来源有3个:工业污染源是水泥厂;交通污染源是汽车尾气;生活污染源是煤炭等燃料。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调查等方法,对拉萨市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用比例法进行了污染预测,通过环境空气容量分析计算,优化分配到源,提出需要削减的污染物量,利用总量控制区排放总量限值计算公式(A-P值法),计算出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值,最终完成整个地区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工作。具体结果如下:该区域可容许的污染物排放量:SO2大气环境容量值为5433t/a,其中一类区占有量为159t/a,二类区占有量为5274t/a;NO2的大气环境容量为7350t/a,其中一类区占有量为318t/a,二类区占有量为7032t/a;TSP的大气环境容量为18211t/a,其中一类区占有量为634t/a,二类区占有量为17577t/a。再根据A-P值法,计算出拉萨市的大气环境负荷容量:(1)SO2的大气现状负荷量为191.8t/a,其中一类区占有量为15.8t/a,二类区占有量176t/a。剩余环境容量为5241.2t/a,其中一类区143.2t/a,二类区5098t/a,环境容量较大,完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2)NO2的大气环境现状负荷量为2412t/a,其中一类区占有量为211t/a,二类区占有量为2201t/a。剩余环境容量为4938t/a,其

全文目录


1 绪论  11-25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3
  1.2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研究综述  13-22
    1.2.1 总量控制的提出和发展  13-17
      1.2.1.1 从浓度控制、P值控制到总量控制  13-15
      1.2.1.2 总量控制的提出和发展  15-16
      1.2.1.3 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的关系  16-17
    1.2.2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的内涵  17-19
      1.2.2.1 概念和类型  17-18
      1.2.2.2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的方法  18-19
    1.2.3 我国大气总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19-21
      1.2.3.1 基本模型研究进展  20-21
      1.2.3.2 削减总量分配方法的研究进展  21
    1.2.4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的实施原则  21-22
      1.2.4.1 筛选控制指标的原则  21-22
      1.2.4.2 划分统计范围的原则  22
      1.2.4.3 基数控制的原则  22
      1.2.4.4 优化分配的原则  22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  22-25
    1.3.1 技术路线  22-23
    1.3.2 主要内容  23-25
2 拉萨市大气环境现状分析  25-42
  2.1 现状  25-31
    2.1.1 污染源调查  25-29
      2.1.1.1 工业污染源  25-27
      2.1.1.2 交通污染源  27-29
      2.1.1.3 生活污染源  29
    2.1.2 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  29-31
  2.2 功能分区  31-33
    2.2.1 功能分区的意义  31
    2.2.2 功能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2.2.2.1 总体情况  31
      2.2.2.2 主要污染源  31
    2.2.3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  31-33
      2.2.3.1 划分依据  31-32
      2.2.3.2 适用范围  32
      2.2.3.3 执行标准  32
      2.2.3.4 区划方案  32-33
  2.3 大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3-42
    2.3.1 监测目的和方法  33-34
    2.3.2 现状监测  34-35
      2.3.2.1 监测数据的来源  34-35
      2.3.2.2 监测数据分析  35
    2.3.3 评价因子的确定  35-36
    2.3.4 现状评价  36-42
      2.3.4.1 调查评价的点位确定  37
      2.3.4.2 调查结果  37-39
      2.3.4.3 结果分析  39-40
      2.3.4.4 现状评价  40-41
      2.3.4.5 对TSP的专项分析  41-42
3 大气环境污染预测  42-47
  3.1 污染气象分析  42
  3.2 SO_2、NO_2与 TSP因子的排放量预测  42-47
    3.2.1 工业总产值预测  42
    3.2.2 SO_2排放量预测  42-43
    3.2.3 NO_2与TSP排放量预测  43-47
      3.2.3.1 排放浓度预测  43-45
      3.2.3.2 排放量预测  45-47
4 大气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  47-65
  4.1 控制区域  47-49
    4.1.1 控制单元划分  47-49
      4.1.1.1 单元划分原则  47
      4.1.1.2 控制单元划分  47-48
      4.1.1.3 各控制单元主控污染物  48-49
  4.2 环境容量计算  49-55
    4.2.1 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模式  49-55
      4.2.1.1 总量控制区污染物排放总量  49-50
      4.2.1.2 总量控制区低架源排放量  50-51
      4.2.1.3 总量控制区点源排放量  51-52
      4.2.1.4 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52-54
      4.2.1.5 结果分析  54-55
  4.3 总量负荷分配  55-65
    4.3.1 总量负荷分配原则  55-56
      4.3.1.1 按照燃料或者原料用量的分配原则  55
      4.3.1.2 一律按照削减排放量的分配原则  55
      4.3.1.3 优化规划分配原则  55-56
    4.3.2 总量负荷计算  56-57
      4.3.2.1 基准年大气环境负荷的计算  56
      4.3.2.2 基准年大气环境负荷现状分析  56-57
    4.3.3 总量负荷计算结果  57-58
    4.3.4 TSP来源分析  58-62
      4.3.4.1 主要工业污染源排放烟尘情况  58-59
      4.3.4.2 各污染源在控制点处的浓度  59-62
    4.3.5 削减量计算  62-65
      4.3.5.1 近远期规划年的大气环境状况分析  62-63
      4.3.5.2 各污染因子的控制率计算  63-64
      4.3.5.3 各功能区各单元的 TSP负荷削减率  64-65
5 实施大气污染控制的对策和措施  65-71
  5.1 控制路线分析  65
  5.2 实施对策  65-66
  5.3 控制措施  66-71
    5.3.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66-67
      5.3.1.1 加强市区绿化建设  66-67
      5.3.1.2 改善郊区绿化  67
      5.3.1.3 加强对拉鲁湿地的保护  67
    5.3.2 工业污染源的防治措施  67-68
      5.3.2.1 重点工业污染源(建材行业)  67-68
      5.3.2.2 一般企业污染源  68
    5.3.3 民用污染源的防治措施  68-69
      5.3.3.1 一般民用污染源的防治措施  68
      5.3.3.2 饮食油烟的防治措施  68-69
    5.3.4 城市机动车污染的防治措施  69-70
    5.3.5 其他扬尘污染的防治措施  70-71
      5.3.5.1 建设项目扬尘污染防治  70
      5.3.5.2 市区道路扬尘污染防治  70-71
6 结论  71-73
参考文献  73-76
声明  76-77
硕士期间参与的研究工作和成果简介  77-78
致谢  78-79
附图  79-82

相似论文

  1. 环境政策的有效性,X321
  2. 大气环境风险预测软件的编制,TP311.52
  3. 青岛市大气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研究,X26
  4. 排污权交易制度可行性调研报告,X196
  5. 基于VGIS系统的煤炭矿区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模拟,X831
  6. 江门市“十二五”期间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研究,X51
  7. 水环境污染物总量监控的方法与应用研究,X832
  8. 大同市重金属污染评价与防治对策,X53
  9. 拉萨市农产品市场区域布局研究,F323.7
  10. 大连市排污权交易系统的研究,X196
  11. 沥青路面功能分区理论和方法研究,U416.217
  12. 安徽省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十二五”规划及可达性分析,X321
  13. 四川川化马边磷矿采选项目环境质量评价研究,X820.2
  14. 青岛市小城镇地区水环境管理与水污染控制方法研究,X703
  1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F205
  16. 新疆棉田土壤中地膜残留污染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X53
  17. 组合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流污染治理工程上的应用研究,X522
  18.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X-01
  19.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墨水河流域水质仿真与水环境容量研究,X824
  20. 焦化行业大气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及应用的研究,X823
  21. 西部大气环境中聚酯玻璃钢老化及室内外老化相关性研究,TQ327.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