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转型期劳动力与工资状况分析及工业化道路选择

作 者: 范晓妮
导 师: 吴立广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国际贸易学
关键词: 劳动力剩余 工资上涨 工业化 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
分类号: F249.2;F4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力依然剩余与工资不断上涨趋势的判断,指出了古典理论否认工资上涨,和新古典理论否认劳动力剩余的假设不符合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现状,我国处于劳动力剩余与工资上涨压力并存的两难境地。通过分析工资上涨趋势对工业资本积累的冲击,指出了中国工业化长期依赖低工资的不可持续性,工业化必须依靠技术进步。通过分析传统技术进步模式对就业的排斥,指出我国转型期工业化实现方式所面临的困境。基于我国劳动力依然过剩,资本短缺的禀赋,本文提出应从过去片面强调资本积累速度或技术进步速度的模式,转为推动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并指出在市场自发力量的作用下,工资上涨趋势倾向于诱发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从而重回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因此政府需在产业转移过程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及要素市场的技术指引与制度创新政策上有所作为,来延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命周期,矫正工资上涨对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反向诱导,为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构建产业平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6
目录  6-7
1 前言  7-10
2 相关文献回顾  10-15
  2.1 关于劳动力条件  10-11
  2.2 关于工资变动的趋势  11-12
  2.3 关于工业化实现过程的描述  12-14
  2.4 二元经济工业化理论的局限性  14-15
3 劳动力剩余及工资上涨趋势的判断  15-30
  3.1 劳动力剩余的判断  15-21
  3.2 工资上涨趋势的判断  21-30
4 劳动力剩余和工资上涨对转型期工业化的挑战  30-40
  4.1 传统工业化对低工资的依赖  30-34
  4.2 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的冲击  34-35
  4.3 资本积累困境的化解与就业增长目标的矛盾  35-40
5 劳动力剩余和工资上涨条件下的工业化道路选择  40-45
  5.1 传统工业化机制的失效  40-41
  5.2 工业化机制的调整  41-45
6 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实施  45-53
  6.1 推进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需要政府干预  45-46
  6.2 构建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产业平台  46-50
  6.3 干预企业的技术选择行为  50-53
7 结论  53-54
参考文献  54-55

相似论文

  1. 日本明治时期城市化剖析,K313.4
  2. 安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F127
  3. 我国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专题研究(1992-2007),F323.6
  4. 鄂尔多斯市工业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F427
  5. 平原农区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F427
  6. 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F426.21
  7. 异戊醇同分异构体工业化分离研究,TQ223.125
  8.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运营流程再造研究,F832.2
  9. 闽侯县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研究,F299.27
  10. 新疆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取向和路径选择研究,F427
  11. 亳州工业经济发展研究,F427
  12. 工业化后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点,F719
  13.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省域高职教育专业布局研究,G718.5
  14. 苏联工业化集合住宅研究,F293.3
  15. 基于综合评价的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分析研究,F424
  16.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F091.93
  17. 晚清黄河上游区域的手工业发展问题研究,K257
  18. 长沙市农村城市化问题研究,F299.2
  19. 上海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研究,F427
  20. 协同式软件生产线的研究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建设与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