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史观学界历来存有争议,至今仍未形成共识。如何解读才能既符合孙中山的本意,又能体现出时代精神是目前民生史观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长期滞留于对民生史观的定性分析和评价,无益于我们认识其时代价值,这种解读方式实际上是脱离人和" />
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生为本与价值自觉

作 者: 姜纪垒
导 师: 任阿娟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孙中山 民生史观 民生 价值
分类号: D69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于孙中山民生史观 的学位论文">民生史观学界历来存有争议,至今仍未形成共识。如何解读才能既符合孙中山的本意,又能体现出时代精神是目前民生史观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长期滞留于对民生史观的定性分析和评价,无益于我们认识其时代价值,这种解读方式实际上是脱离人和人的主体性实践活动的抽象解释。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世界的根本切入点,有必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从彰显民生的价值维度,重新阐释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历史形成,对其基本问题进行价值诠释与辨正,发掘其理论及现实意义,以吸取其“合理内核”。在社会有机体中,思想从来都是现实的投影和历史的回声。民生史观是孙中山把人民的“生存状态”作为哲学研究对象,在总结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扬弃中西优秀思想成果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哲学理论。通过对民生史观要义:民生涵义论、历史进化规律论、民生“重心”论、民生动力论、互助调和论以及“三种人”合力论的再解读,从价值视角来看,民生史观彰显的是一种主体精神,主要体现在价值主体的换位、价值取向的转变和价值评价的自觉等方面,其实质是一种凸显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人的价值的主体史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终要落脚到改善民生。民生史观以民生为皈依,批判社会贫富悬殊,关注社会的协调均衡发展,以均贫富和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关注人的解放和发展,追求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思想道德层面的全面和谐,蕴含丰富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和谐社会思想,体现出开放性、超前性、实践性和民族性的理论特色,在今天仍不失其时代价值。民生虽不是历史的重心,却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核心。民生虽不是历史进化的原动力,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互助原则在革命战争年代显得不合时宜,但在和平建设时期却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原则。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导论  8-18
  1.1 问题的提出  8-10
  1.2 研究现状综述  10-14
  1.3 本文的视角与理路  14-18
第二章 民生史观 的学位论文">民生史观的形成何以可能  18-31
  2.1 回应时代的理论自觉  18-20
  2.2 马克思研究方法的启示  20-23
  2.3 对中西理论渊源的扬弃  23-26
    2.3.1 儒家的"民生"思想  23-24
    2.3.2 "兼爱"与"博爱"  24-25
    2.3.3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25
    2.3.4 "互助"与"能群"  25-26
    2.3.5 威廉的"求生存"思想  26
  2.4 民生史观的哲学基础  26-31
    2.4.1 忧国忧民的价值观  26-27
    2.4.2 宇宙物质进化思想  27-28
    2.4.3 "行先知后"的反映论  28-29
    2.4.4 从国情出发的实践原则和方法  29-31
第三章 民生史观基本问题的诠释与辨正  31-53
  3.1 对定性研究和评价模式的反思  31-33
  3.2 民生史观理论要点的诠释  33-46
    3.2.1 "民生"的涵义  33-35
    3.2.2 "世界潮流"与主体"突驾"  35-37
    3.2.3 民生:社会历史的"重心"  37-39
    3.2.4 民生:社会进化的原动力  39-42
    3.2.5 互助:社会进化的原则  42-43
    3.2.6 "三种人"合力论  43-45
    3.2.7 民生史观的逻辑路径  45-46
  3.3 从价值维度的辨正  46-50
    3.3.1 民生史观的价值自觉  47-49
    3.3.2 民生史观的实质是什么  49-50
  3.4 民生史观的主要缺陷  50-53
    3.4.1 民生史观空想性的原因何在  50-51
    3.4.2 民生是唯物史观的深刻主题  51-53
第四章 民生史观的理论价值  53-66
  4.1 民生史观的主要特色  53-55
    4.1.1 思想的开放性  53-54
    4.1.2 思维的超前性  54
    4.1.3 理论的实践性  54-55
    4.1.4 民族性与通俗性  55
  4.2 民生史观中的社会主义思想  55-58
    4.2.1 对垄断和资本家专制的批判  55-56
    4.2.2 对均贫富和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  56-57
    4.2.3 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  57
    4.2.4 关注人的解放和发展  57-58
  4.3 民生史观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58-61
    4.3.1 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理想勾勒  58-60
    4.3.2 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区别  60-61
  4.4 民生史观的现实意义  61-66
    4.4.1 继承与超越:以民为本与以人为本  61-62
    4.4.2 和而不同:确立和谐的哲学思维方式  62-63
    4.4.3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  63
    4.4.4 改善民生: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63-64
    4.4.5 互助合作:现代社会发展的主导原则  64-66
结论  66-67
参考文献  67-71
致谢  71-72
附录  72

相似论文

  1.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2.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3.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4. 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指导问题研究,G717.38
  5. 傣族初中生教育需求价值取向研究,G755.5
  6. 女性内衣品牌服务接触对顾客忠诚的影响,F274
  7.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8.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9.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0.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11.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12.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13.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14. 武术娱乐价值研究,G852
  15. 上市建筑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F426.92
  16. 个人价值实现的社会制度分析,B038
  17.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思想教育问题研究,D422.62
  19.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研究,G222
  20.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21. 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研究,S78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史 > 民国时代政治 > 民主革命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