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Fe~(3+)对三种微藻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作 者: 吕秀平
导 师: 谭天伟;丛威
学 校: 北京化工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工
关键词: 浮游颤藻 铜绿微囊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 Fe3+ 生长 光合作用
分类号: Q9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2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考察了不同Fe3+浓度对两种水华蓝藻(浮游颤藻铜绿微囊藻)和一种赤潮藻(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和生理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结果发现: 对于两种水华蓝藻,当Fe3+浓度小于10nmol/L时,最大藻细胞密度与比生长速率均受到明显限制,以及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也受到明显限制。当Fe3+浓度达到10000nmol/L时,最大细胞密度与比生长速率不再受Fe3+浓度限制,其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也处于正常状态。富铁条件下藻细胞光饱和的光合作用速率(Pm)、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光合作用效率(α)显著大于缺铁条件,而补偿光强Ic及饱和光强Ik则低于缺铁条件。 这两种藻对Fe3+浓度的不同响应为,对于低铁状态下的浮游颤藻要在10天左右补铁,补铁量较大,才能尽量使叶绿素正常合成。而对于低铁状态下的铜绿微囊藻要在20天后补铁,补铁量只要是正常生长状态的铁浓度就能使叶绿素恢复较好状态。 不同Fe3+浓度下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情况,10000nmol/L的Fe3+浓度下亚历山大藻的生长状况最好,其最大生物量能达到33,880cell/mL。是Fe3+为0nmol/L的4.2倍,而Fe3+为20000,30000nmol/L的生物量却较低,甚至在生长初期都没有0nmol/L Fe3+的生物量高。

全文目录


一 文献综述  11-28
  1.1 水华的发生  11-14
    1.1.1 水华的概述  11-12
    1.1.2 水华发生的原因  12-14
  1.2 水华的危害与防治  14-19
    1.2.1 水华的危害  15-16
    1.2.2 水华的预防和治理  16-19
  1.3 铁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机理  19-25
    1.3.1 铁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的起源  19-20
    1.3.2 铁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的证据  20-21
    1.3.3 浮游植物对铁的可利用性  21-22
    1.3.4 铁在植物代谢中的作用  22-23
    1.3.5 铁对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效应  23-25
  1.4 三种微藻的生理生态特性  25-27
    1.4.1 浮游颤藻  26
    1.4.2 铜绿微囊藻  26
    1.4.3 塔玛亚历山大藻  26-27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  27-28
二 Fe~(3+)对浮游颤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28-38
  2.1 引言  28-29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9-33
    2.2.1 供试藻种  29
    2.2.2 培养基的配制  29-30
    2.2.3 培养方法和条件  30
    2.2.4 生长曲线的测定  30-31
    2.2.5 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  31
    2.2.6 蛋白质的测定  31-32
    2.2.7 光合放氧活性的测定  32-33
  2.3 结果与分析  33-37
    2.3.1 不同Fe~(3+)浓度下浮游颤藻的生长曲线  33-34
    2.3.2 Fe~(3+)对浮游颤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34-35
    2.3.3 Fe~(3+)对浮游颤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5-36
    2.3.4 Fe~(3+)对浮游颤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36-37
  2.4 本章小结  37-38
三 Fe~(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38-46
  3.1 引言  38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8-39
    3.2.1 供试藻种  38
    3.2.2 培养基的配制  38
    3.2.3 培养方法和条件  38
    3.2.4 生长曲线的测定  38-39
    3.2.5 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  39
    3.2.6 蛋白质的测定  39
    3.2.7 光合放氧活性的测定  39
  3.3 结果与分析  39-45
    3.3.1 不同Fe~(3+)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  39-41
    3.3.2 Fe~(3+)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41-42
    3.3.3 Fe~(3+)对铜绿微囊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2-44
    3.3.4 Fe~(3+)对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44-45
  3.4 本章小结  45-46
四 补加Fe~(3+)对浮游颤藻和铜绿微囊藻的影响  46-49
  4.1 不同时期补Fe~(3+)对浮游颤藻和铜绿微囊藻的影响  46-47
  4.2 补加不同的Fe~(3+)浓度对两种藻的影响  47-48
  4.3 本章小结  48-49
五 培养方法及氮、Fe~(3+)的浓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49-55
  5.1 引言  49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9-51
    5.2.1 供试藻种  49
    5.2.2 培养基的配制  49-50
    5.2.3 培养方法和条件  50
    5.2.4 氮浓度的测定  50-51
    5.2.5 细胞计数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51
    5.2.6 光合放氧活性的测定  51
  5.3 结果与分析  51-54
    5.3.1 不同Fe~(3+)浓度下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情况  51-52
    5.3.2 塔玛亚历山大藻在2L锥形瓶中的生长情况  52-53
    5.3.3 塔玛亚历山大藻在气升式反应器中的生长情况  53-54
  5.4 本章小结  54-55
六 结论  55-57
参考文献  57-63
致谢  63-64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情况  64

相似论文

  1. 经典Wnt信号关键基因在人早期牙齿发育中的表达检测,R78
  2. 牡蛎壳海卤缓释氮肥对辣椒和香菜生长影响的研究,S145.6
  3. 高位精养模式日本囊对虾生长及浮游生物演替规律,S968.22
  4. 军曹鱼生长激素基因(GH)的克隆和表达,Q786
  5. 调环酸钙合成工艺研究及其类似物合成,TQ452
  6.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7.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8. 水氮耦合对宜宾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烟叶产质量影响的研究,S572
  9.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10.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11. 两种规格马氏珠母贝育珠期的生长、消化酶活力及珍珠囊发育的比较,S917.4
  12. 功能化纳米二氧化钛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TB383.1
  13.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14. 粳稻穗角性状的遗传分离分析和QTL定位及关联分析,S511.22
  15. 烤烟连作障碍效应与微生物菌剂消减技术初探,S572
  16. 不同肥料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S572
  17. 雪茄外包皮烟关键栽培技术研究,S572
  18. 杨柳田头菇生活史及分类地位研究,S646
  19. 不同处理血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仔鸡饲粮中的应用研究,S831.5
  20.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21. 牛蒡子苷提取、纯化及其对小鼠C2C12细胞生长的影响,S853.7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