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网络平台与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研究

作 者: 连礼源
导 师: 柴宇平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网络 青年 政治参与
分类号: D43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中国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网民中的主体部分----当代中国青年,’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治显得日趋活跃。实际上,青年通过网络平台政治参与兴起有一定的经济原因、政治原因、网络信息技术成熟的原因,也和青年所面临的挑战息息相关。青年通过网络平台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新闻的关注、网络博客的开设、网络电子公告板的发布和电子邮件的发送等方式来得以实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网络平台为广大青年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青年对政治参与充满了积极性,而年轻一代网民目前在通过网络平台监督权力的运行、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参政议政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应指出,网络平台在给广大青年的政治参与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旨在对青年通过网络平台政治参与现状的评估及透视其政治参与所带来的正负效应,因势利导,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和引导青年利用网络平台有序政治参与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网络平台与青年政治参与实现良性的互动。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7
目录  7-8
绪论  8-12
  1.1 选题的意义  8-9
  1.2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  9-10
  1.3 相关概念界定  10-11
  1.4 研究的方法  11-12
第一章 青年通过网络平台政治参与兴起的原因透视  12-20
  第一节 市场经济内在要求  12-13
  第二节 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13-14
  第三节 青年自身追求  14-16
  第四节 网络平台技术成熟  16-20
第二章 青年通过网络平台政治参与的现状评估  20-30
  第一节 网络应用概述  20-27
  第二节 网络舆论  27-30
第三章 网络平台对青年政治参与的正负效应辨析  30-40
  第一节 网络平台对青年政治参与的积极作用  30-34
  第二节 网络平台对青年政治参与的负面效应  34-40
第四章 网络平台与青年政治参与良性互动的对策探讨  40-46
  第一节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网络政治平台  40-43
  第二节 引导青年利用网络平台有序政治参与  43-46
第五章 结论  46-48
参考文献  48-50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50-52
致谢  52-54
个人简历  54-55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3. 复合超声振动拉丝的理论与实验研究,TG663
  4.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5. 调频式电容位移传感器高速测频与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TH822
  6. 基于多Agent理论的卫星协同定轨技术研究,V474
  7.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综合测试技术研究,U469.72
  8. 复杂边界条件下多体结构的瞬态热分析,TK124
  9. 配电网故障定位与网络重构算法的研究,TM727
  10. 多端口网络通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N929.5
  11.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12. 卫星网络中移动IP路由选择的研究,TN929.5
  13. 中医舌诊中舌形与齿痕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TP391.41
  14. 红外超光谱图像的虚拟探测器研究,TP391.41
  15.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TP391.1
  16. 基于主动方式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研究,TP393.08
  17. 基于行为特征的IRC僵尸网络检测方法研究,TP393.08
  18. 基于模拟的网络安全事件危害程度评估研究,TP393.08
  19. 面向Gnutella和eMule网络拓扑测量和安全性分析,TP393.08
  20. 大规模计算环境下网络模拟任务划分研究,TP393.01
  21. 基于测量的Internet链路延迟建模,TP393.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 > 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 > 青年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