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探析

作 者: 蒋燕萍
导 师: 周云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关键词: 环境 环境民事纠纷 诉讼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完善
分类号: D9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境纠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已进入环境纠纷高发阶段。有效解决环境纠纷是目前关注度较高的一个话题。诉讼作为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主要手段,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同时其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运作情况又暴露出一定的不适性。伴随着环境民事纠纷量与质对诉讼的双重挑战,人们敏锐地发现诉讼对现有环境民事纠纷心有余而力不足,增强了人们对解决纠纷另辟蹊径的决心。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提出后,诉讼对环境民事纠纷的解决更是受到和谐社会“和”思想的强烈冲击,为诉讼之外其他非诉讼解决方式的研究预留了发展的空间。社会对人们选择权的尊重与人们对纠纷解决理性追求的碰撞使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有蓬勃发展之势。可以说,内因和外因的结合是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茁壮成长的催化剂,理论基础和实践结果都无不证明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正当性。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有广阔的运用前景,不仅源于诉讼固有缺陷在环境民事纠纷中的延伸与扩大,更重要的是其自身优势与和谐思想的融合。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以取代诉讼为目的,而是旨在补充诉讼制度的不足,建立良性互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本文也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完成的。把握好环境民事纠纷的特殊性,研究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扩大环境民事纠纷解决方式的多样性,提升整个环境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解纷能力,是环境民事纠纷解决的趋势,也是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合理举措。但是,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发展的可行性并不能消除其实际运行的障碍,人民调解、行政处理等非诉讼解决方式表现出的种种弊端使完善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刻不容缓。所幸的是国外对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研究较为成熟,为我国完善其制度开拓了一条借鉴之路。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环境民事纠纷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进行充分阐述,为全篇论文作了铺垫。此部分阐述了环境民事纠纷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概念、特征。第二部分,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概述。论述了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产生、主要方式,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第三部分,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现状和缺陷。从国际上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发展比较好的美国和日本入手进行域外考查,发现我国在这方面的缺陷以及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第四部分,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完善。通过立法、实践中对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具体设计以及相关问题的完善,期待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成为有机统一、高效运作的解纷体系。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2
一、环境民事纠纷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12-18
  (一) 环境民事纠纷概述  12-14
    1. 环境民事纠纷的概念  12
    2. 环境民事纠纷的特征  12-14
  (二)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14-18
    1.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概念  14-15
    2.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特征  15-18
二、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  18-27
  (一) 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产生  18-20
    1. 直接原因  18-19
    2. 经济原因  19
    3. 社会原因  19-20
  (二) 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主要方式  20-21
    1. 协商  20
    2. 调解  20-21
    3. 仲裁  21
  (三) 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理论基础  21-23
    1. 以人为本  21-22
    2. 实质正义  22-23
  (四) 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必要性  23-27
    1. 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优势  23-24
    2. 环境诉讼的困境  24-25
    3. 传统的"和"文化  25
    4. 维系长久的社会关系  25-27
三、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现状和缺陷  27-36
  (一) 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域外考查  27-30
    1. 美国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  27-28
    2. 日本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  28-30
  (二) 我国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现状  30-32
    1. 立法现状  30-31
    2. 实践状况  31-32
  (三) 我国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缺陷  32-36
    1. 立法缺陷  32-33
    2. 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多样化程度不够  33-34
    3. 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固有缺陷  34-35
    4. 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与诉讼制度脱节  35-36
四、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完善  36-49
  (一) 理念建构  36-39
    1. 求同存异,注重利用本土资源  36-37
    2. 走出误区  37-38
    3. 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情、理、法"的融合  38-39
  (二) 立法完善  39-40
  (三) 对具体环境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的思考  40-46
    1. 协商  40-41
    2. 调解  41-43
    3. 行政处理  43-45
    4. 仲裁  45-46
  (四) 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内部和谐  46
  (五) 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机制  46-47
  (六) 充分发挥环保组织的作用  47-49
结语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54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4

相似论文

  1. 中国城市地铁站声环境设计策略研究,U231.4
  2. 基于新医学模式的儿童医疗环境设计研究,TU246.1
  3.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TU241.93
  4.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5. 航天科技研发建筑设计研究,TU244
  6.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7. 农村环境侵权行为行政救济研究,D922.68
  8. 基于过程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G434
  9.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10.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1.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12.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13.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4.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15. 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研究,X196
  16. 新华集团在电站DCS行业营销策略研究,F274
  17. 几种环境因子对尼罗罗非鱼受精、孵化及幼鱼生长的联合效应研究,S917.4
  18.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9. 论我国环境污染预防中的公众参与制度,X321
  20.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X2
  21. 广州市城市扩张过程及热环境演变研究,X1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