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受贿罪之主体问题

作 者: 罗剑兵
导 师: 何泽宏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受贿罪 主体 公务 身份犯 共同受贿
分类号: D924.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受贿罪一直以来是刑法学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受贿罪的主体着手进行专项研究。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稍显模糊,在具体适用中存在着主体标准界定难的情形。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从事公务”这一本质特征,本文着重探讨了记者、医生、离职国家工作人员、裁判以及假国家工作人员这五类比较容易引起法律适用争议的主体问题。同时,对于无身份者能否成为受贿罪的共犯以及以何种形式入罪在学界一直是理论争议的焦点,受贿罪共犯的问题在立法上并非一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受贿罪共犯的科学解读需要从共犯与身份的关系着手,理解身份犯的处罚依据。解决了上述问题亦有利于新罪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合理适用及合理认定特定关系人参与受贿时的性质。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四部分:一、受贿罪主体概述。本部分探讨了受贿罪主体的界定标准问题,并尝试着确立了一个有关“公务”的认定标准,即以主体限定性、所从事活动内容限定性、以单位名义实施行为作为一般概括性要件,其他情形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认定为“公务”作为辅助要件。二、受贿罪主体的具体问题研究。本部分通过案例解读的方式,以求更形象更生动地进行理论探究,着重通过对记者、医生、离职国家工作人员、职业裁判这几类比较容易引起适用争议的问题探讨,紧扣“公务”的特征,来进行是否构成受贿罪适格主体的论证,以支持笔者所主张的,以归纳的“公务”的基本特征来限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继而对新闻记者在执行公共性的采访任务时、职业裁判在执法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好处费时,可作为受贿罪的适格主体,国有医院的医务人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医务人员利用处方权收受医药产品销售方提供的回扣的,应成为非国家人员受贿罪的适格主体,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假国家工作人员则可成为受贿罪适格主体的观点。三、共同受贿的疑难问题。本部分着重探讨共同受贿罪立法与理论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笔者从共同受贿罪主体构成的角度,从受贿罪共犯的立法沿革、司法解释存在的矛盾、共犯与身份的关系等几个角度进行解读,解决受贿罪共犯的理论依据问题。要真正理解受贿罪共犯的处罚依据等理论问题,必须从身份犯的本质要素着手进行分析,受贿罪中身份与共犯并非无法解释,无身份者可以加功到身份犯中,这不仅符合法益侵害说的观点,顺应了既有规范上的逻辑分析,同时也符合《刑法》总则的规定。四、共同受贿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本部分探讨了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国家工作人员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等情形下的法律适用问题。此外,对于《刑法修正案(七)》新增加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解读,重点阐述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有关特定关系人的范围,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明确了具体罪名的适用。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6-8
Abstract  8-12
引言  12-14
一、受贿罪主体概述  14-17
  (一) 受贿罪主体的法条规定  14-15
  (二) 受贿罪主体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15-17
二、受贿罪主体的具体问题探究  17-28
  (一) 记者是否以属于受贿罪适格主体的问题  17-21
    1. 记者性质概述  17-18
    2. 记者以受贿罪被追诉的实际案例  18-19
    3. 记者能否构成受贿罪  19-21
  (二) 国有医院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的定性  21-24
    1. 国有医院医务人员性质概述  21
    2. 国有医院医务人员开处方收受回扣的定性  21-23
    3. 国有医院医务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的定性  23-24
  (三) 职业裁判收受好处费是否属于受贿罪  24-25
    1. 职业裁判受贿的具体案例  24
    2. 对于职业裁判在裁判过程中收受好处的定性  24-25
  (四) 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问题  25-27
  (五) 假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问题  27-28
三、共同受贿的疑难问题  28-41
  (一) 共同受贿犯罪的刑法规定及沿革  28-30
  (二) 贪污贿赂共同犯罪方面司法解释的矛盾与认识  30-32
  (三) 受贿罪共犯的理论解读——从身份犯的角度  32-41
    1. 身份犯概述  32-35
    2. 受贿罪的共犯与身份  35-38
    3. 无身份者作为受贿罪共犯的情形  38-41
四、共同受贿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41-46
  (一)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概述  41
  (二) 特定关系人的范围  41-43
  (三) 共同受贿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具体适用问题  43-46
结论  46-47
致谢  47-48
参考文献  48-49

相似论文

  1.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2.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3.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4.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5. 公务员人事管理制度仿企业化研究,D630
  6. 面向服务的多主体协作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P393.09
  7.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8.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D630.3
  9. 国税系统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630
  10. K市W区普通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630.3
  11. 关于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630.3
  12. 党员主体性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262.11
  13. 对公务员进行有效激励的对策研究,D630.3
  14. 我国公务员培训评估研究,D630.3
  15. 基层公务员培训现状及对策分析,D630.3
  16.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17. 中新公务员监督机制比较研究,D630
  18. 国税系统公务员考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630.3
  19. 陕甘宁边区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研究,D630
  20. 合肥地区中老年公务员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R194.3
  21. 中美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D771.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贪污贿赂罪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