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族儿童语言时体习得

作 者: 饶宏泉
导 师: 孔令达
学 校: 安徽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时体助词 情状体 时制 时体习得的范畴扩展机制 时体表达系统
分类号: H1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82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的时体习得研究以1:0—5:0 汉族儿童时体助词为研究对象,描写各个时体助词的出现时间以及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考察影响儿童时体习得的因素,探讨时体习得的机制,并试图从系统观角度整合时体习得问题。以期人们对儿童时体习得有一个新的认识。文章共含六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汉语时体研究的相关情况、本文写作的目的、语料来源以及方法;第1 章细致地描写和刻画儿童时体助词习得的基本情况;第2、3 章考察动词、句法结构以及情状体对时体习得的影响;第4 章考察时制对时体习得的影响;第5 章提出并分析时体习得的范畴扩展机制;第6 章从系统观角度审视时体习得。文章认为:在儿童时体习得过程中,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结构类型是影响时体习得的重要因素;情状体和语法体之间有着原型系联关系;时制为时体习得提供时间坐标;时体内部有着严密的系统性。文中提出了时体习得的范畴扩展机制,认为: 1.儿童时体习得经历了一个从认知范畴向语义范畴,再向功能范畴扩展的过程。认知范畴指的是有界和无界;语义范畴指的是瞬间、短时和持续;功能范畴指的是体形式的语法功能,如“经历”等; 2.表达时体意义的词汇(包括时体助词)自成一个封闭系统,系统内部成员在功能上有着各自初始的分工; 3.时体助词形式的生成经历了一个“范畴化-符号化-现实操作化”的过程。

全文目录


0 引言  7-8
1 儿童时体习得的基本情况  8-14
  1.1 “了”的习得  8-11
  1.2 “着”的习得  11-13
  1.3 “过”的习得  13-14
2 动词与句法结构对时体习得的影响  14-23
  2.1 动词与时体习得  15-20
  2.2 句法结构与时体习得  20-23
3 情状体对时体习得的影响  23-40
  3.1 体范畴中的情状体  23-26
  3.2 研究方法  26-27
  3.3 研究结果  27-35
  3.4 小结  35-40
4 时制对时体习得的影响  40-46
  4.1 时制与“了”的习得  40-42
  4.2 时制与“着”的习得  42-43
  4.3 时制与“过”的习得  43-45
  4.4 小结  45-46
5 时体习得的范畴扩展机制  46-63
  5.1 相关说明  47-49
  5.2 “完整体”的范畴扩展  49-58
  5.3 非完整体的范畴扩展  58-60
  5.4 “时体助词”形式的生成过程  60-63
  5.5 小结  63
6 时体助词和时体表达系统的关系  63-72
  6.1 时体助词系统  63-66
  6.2 时体表达系统  66-72
参考文献  72-75
致谢  75-76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76

相似论文

  1. 韩汉表“过去”义时间指示对比,H55
  2. 情状体和突显度对现在完成时使用的影响,H04
  3. 英汉时制系统认知对比研究,H314
  4. 时间词“刚”、“刚刚”和“刚才”的比较研究,H146
  5. 汉语时制定位与完句效应,H146
  6. 山西原平方言的体貌系统,H17
  7. 现代汉语动作动词句时制义探析,H146
  8. 情状体对英语过渡语中一般过去时使用的影响研究,H314
  9. 俄汉语动词时间范畴对比研究,H35
  10. 中国大学生时体习得研究,H319
  11. 汉语表达“过去”的手段,H146
  12. 现代汉语时制表达及相关问题,H146
  13. 母语迁移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时制的影响,H319
  14. 动词语义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进行体的影响,H319.3
  15. 咸宁话的“到”,H175
  16. 解释汉语时制,H146
  17. 现代汉语表达“将来”的手段,H141
  18. 汉语副词的线性顺序及核心功能语类,H146.2
  19. 山西平遥方言的时体系统初探,H172.2
  20. 现代汉语“现在”表达研究,H14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汉语教学 > 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