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1980年代文学中的青春话语

作 者: 王森林
导 师: 邵宁宁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1980年代文学 青春话语 青春 百年现代性追求 两大现代性主题
分类号: I206.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篇论文由前言、结语和四章主体部分组成,主要从“青春话语”的角度重新审视了1980年代的文学,并揭示出这种文学“青春话语”与现代性追求之间的复杂关系,对“青春”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百年现代性事业独到的认识。鉴于“青春话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本文在前言中用较多篇幅介绍了相关概念的具体使用情况,并通过对几个研究界常用的概念进行梳理,说明了提出新概念的必要性,也算是对相关研究的综述。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对20世纪中国的“青春话语”的回顾。从晚清以来,知识者把“青春”视作现代性追求的动力,由此建构了最初的“青春话语”,它催生了20世纪中国的两大现代性主题——建构现代民族国家和塑造个性主义的新人。但由于“青春”这一现代性推动力自身的两面性,导致了两大现代性主题的偏废一端,群体现代化的急迫性使个体现代化的进程严重滞后,这成为后来一系列灾难的根源。1980年代文学的“青春话语”是前此“青春话语”在文学领域的延伸,面对即成的惨痛事实,它形成了特有的反思和拒绝的品格。从第二章到第四章,论文分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来具体分析1980年代文学的“青春话语”。在1980年代初期,于文革期间流行的文学“青春话语”被做出调整,青春的负面素质得到抑制,而正面的素质则开始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归来作家”和“知青作家”根据各自的理解,发展出两种不同的文学“青春话语”,代表了对现代性事业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国家权力话语对两者之间冲突的介入使得1980年代初期的文学“青春话语”重新沉寂下去。1984年左右,随着一大批年轻的作家登上文坛,一种新的文学“青春话语”开始取代初期的文学“青春话语”。与1980年代初期相较,这时候文学中的“青春话语”更具有个人化的色彩,“反叛”和“找寻”是它的两大主题,它实际上构成了对现代性的一种有意识的设计。然而随着“在路上”找寻的无所得和新近形成的时代的低气压,1980年代中期文学的“青春话语”开始逐渐消沉。这直接导致了1980年代文学的“青春话语”进入它的末期,从1987年左右开始,文学“青春话语”开始由盛而衰。1980年代中期文学“青春话语”中的某些先锋实验,在此时放弃了“人的现代化”的理想和进行价值评判的信心;而在1980年代中期代表了文学青春话语最亢奋状态的“在路上”的自我找寻,此时也面临着全面的溃败;1989年的政治风波则代表了1980年代文学“青春话语”跌落至谷底,在疲惫和挫败感中,文化思想界开始了对自身的沉痛的反省,这种情况下对“青春”的自觉反思也终于姗姗来迟。结语部分则简略介绍了1990年代以来“青春话语”的状况,1980年代形成的对“青春”的自觉反思在1990年代至今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这实际上给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性事业埋下了深深的隐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本论文通过梳理1980年代文学的“青春话语”而对“青春”进行的深入、全面的剖析,就有了现实的意义。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6-8
Abstract  8-10
前言  10-17
  一、对基本概念使用的说明  10-13
    1、1980 年代文学  10-11
    2、青春  11-12
    3 、青春话语  12-13
  二、相关研究综述  13-17
    1 、青春文学  13-14
    2 、青春写作  14-15
    3 、文学的青春主题  15-16
    4 、青春想象  16-17
第一章 20 世纪中国“青春话语”的回顾  17-26
  一、《少年中国说》与“青春话语”的产生  18-19
  二、“青春话语”与20 世纪中国的两大现代性主题  19-24
    1 、从《少年中国说》到《青春》:20 世纪中国两大现代性主题的确立  20-22
    2、“青春话语”与两大现代性主题的偏废  22-24
  三、1980 年代文学“青春话语”的概述  24-26
第二章 1980 年代初期文学中的“青春话语”  26-40
  一、文学“青春话语”的调整和恢复  26-28
  二、文学中的两种“青春话语”  28-34
    1、“归来作家”和“知青作家”  28-29
    2、“复归的青春”与“迟到的青春”  29-30
    3 、两种青春话语及其对现代性追求的不同设计  30-34
  三、两种“青春话语”的冲突和结果及其揭示的问题  34-40
    1 、两种“青春话语”的冲突  34-35
    2 、国家权力话语对冲突的介入  35-37
    3 、冲突的结果及其揭示的问题  37-40
第三章 1 9 80 年代中期文学中的“青春话语”  40-57
  一、新的作家群体与新的文学“青春话语”的出现  40-44
    1 、新的作家群体的出现  40-42
    2 、新的文学“青春话语”的出现  42-44
  二、文学“青春话语”的全面反叛  44-50
    1、《少男少女,一共七个》:对家庭的反叛  44-46
    2、《你别无选择》:对教育体制的反叛  46-48
    3 、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对陈旧的叙述方式的反叛  48-50
  三、“一无所有”与“自我”的找寻  50-57
    1、一无所有:反叛者的新危机  51-52
    2 、在路上:对“自我”的找寻  52-55
    3 、文学主体性话语:塑造个性主义新人的新阶段  55-57
第四章 1 9 80 年代末期文学中的“青春话语”  57-71
  一、“先锋死了,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  58-63
    1、“技术先锋”的穷途末路  58-60
    2 、新写实小说:“青春”的挫败  60-62
    3 、从“先锋”到“媚俗”:以王朔的创作行为为例  62-63
  二、“在路上”的溃败  63-69
    1 、对“在路上”的否定:以苏童的《一个朋友在路上》为例  64-66
    2 、诗人之死:无望的坚守  66-69
  三、中年写作:对文学“青春话语”的自觉反思  69-71
结语  71-73
参考文献  73-77
后记  77

相似论文

  1. 初中生早恋现象的调查与研究,B844.2
  2. 从青少年心理学看《亲爱的无名氏》中的成长问题及成长因素,I561.074
  3. 男青少年外生殖器发育疾患现状与生理保健认知行为需求调查,R699
  4. 参芪固冲方治疗气虚血瘀型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出血期的临床研究,R271.9
  5. 青春发动时相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R179
  6. 广州市儿童青春发动时相及发动提前影响因素研究,R179
  7. 政治·历史·战争—十七年电影改编策略研究,J905
  8.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J805
  9. 论中国青春电视剧的生命力,J905
  10. 何处安放躁动的青春?,I207.42
  11. 青春影像的叠印,J905
  12. 象牙塔里的青春故事,J905
  13. 青春偶像剧的叙事特征,J905
  14. 青春偶像剧的类型化研究,J905
  15. 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对传统昆曲的革新与发展,J825
  16. 中国舞、拉丁舞、健美操对青春期前期(9-13岁)女生身心发育影响的比较研究,G831.3
  17. 双歧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最适混合培养条件的研究与产品开发,TQ460.1
  18. 雌激素对青春期前雌性大鼠下丘脑GnRH表达和分泌的影响,R725.8
  19. 男子肥胖儿少雌激素与雄激素比值变化初探,R723
  20. 育阴止崩汤治疗肝肾阴虚型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R271.9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