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英拒绝及恭维策略探究

作 者: 谷路平
导 师: 彭又新
学 校: 长春工业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 文化 差异
分类号: H0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礼貌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它不仅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准绳,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礼貌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协调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和社会关系。因此,礼貌用语是言语交际赖以顺利进行的协调因素。言语交际能否成功实现,其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运用恰当的礼貌用语。同时,礼貌不仅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而且还是特定的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折射。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民族对礼貌的理解各不相同,礼貌的内涵,具体表现形式,所遵循的原则和评判标准也相差甚远。我们不能按照同一套标准来衡量每种文化的礼貌与否,否则就会导致言语交际的失败。因此,要想探讨礼貌问题,就必须考虑到礼貌的文化背景。只有在深入了解后,才能透过表象揭示出礼貌的本质特征,才能成功地解释其跨文化差异。正因为如此,研究礼貌现象的专家们逐渐认识到在研究不同文化的礼貌现象时应首先从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去把握。基于这些思考,本文旨在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出发,以拒绝和恭维这两种最为典型的礼貌现象作为研究焦点,分析中英礼貌现象的差异,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使人们可以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减少不必要的交流失误。本研究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在日常交往中,中国人和英国人是如何拒绝他人的?2)在日常交往中,中国人和英国人是如何恭维他人的?3)在日常交往中,中国人和英国人各自运用了哪些拒绝策略和恭维策略?4)导致中国人和西方人运用不同拒绝策略和恭维策略的原因是什么?为了确保跨文化的对比性,更好的运用礼貌策略,本文采用了“语篇补全测试”问卷,对50名中国在校大学生与40名英国留学生在拒绝策略和恭维策略使用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语料分析过程中,主要考虑社会地位对拒绝策略的影响。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等没有考虑。通过对测试问卷的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后,得出了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英在拒绝策略和恭维策略的使用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同时又存在一些差异。(1)在拒绝策略方面,相同之处是:当两组被调查对象在实施拒绝时,中英交际者都较多地使用了间接策略;这表明中英文化都认同间接拒绝要比直接拒绝更加礼貌。不同之处体现在二者运用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的内涵及使用频率,以及对社会地位的敏感程度等方面的区别。其中,中国学生更倾向使用间接策略,而且在交际过程中对对方的社会地位更加敏感。(2)在恭维策略方面,相同之处是:当两组被调查对象在实施对恭维现象的回应时,中英交际者都更倾向于接受来自于低于自己或是与自己平等的社会地位的人的恭维和赞许。不同之处体现在与中国学生相比,英国学生更乐于接受来自他人的恭维或赞美。此外,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也影响中英交际者实施言语行为时的策略的使用。相比之下,中国人更注意自己和他人的社会公众形象。该研究成果拓展了文化价值观的研究领域,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者比较学习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作者的时间和能力有限,本文在研究对象的选取范围和语料分析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全文目录


Abstract  2-4
摘要  4-8
Introduction  8-12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Politeness  12-23
  1.1 Literature Review of Politeness Theor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12-18
    1.1.1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12-15
    1.1.2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saving Theory(FST)  15-18
  1.2 Literature Review of Politeness Theories in China  18-23
    1.2.1 Gu Yueguo’s Politeness Model  18-20
    1.2.2 Mao’s Relative Face Orientation Constructs  20-23
Chapter Two The Empirical Research  23-37
  2.1 Research Questions  23-24
  2.2 Design of the Study  24-26
    2.2.1 Subjects of the Research  24-25
    2.2.2 Instrument  25-26
  2.3 Procedure  26-37
    2.3.1 Data Collection  26-27
    2.3.2 Data Analysis  27-37
Chapter Three Result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37-54
  3.1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Refusal Patterns  37-45
    3.1.1 Similarities in the Refusal Strateg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40-41
    3.1.2 Differences in the Refusal Strateg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41-44
    3.1.3 The Cause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the Refusal Strateg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Native Speakers  44-45
  3.2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Compliment Patterns  45-54
    3.2.1 Similarities in the Compliment Responses Strateg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Native Speakers  47
    3.2.2 Differences in the Compliment Responses Strateg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Native Speakers  47-52
    3.2.3 The Cause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the Compliment Responses Strategies ofChinese and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52-54
Chapter Four Implications  54-60
  4.1 Implications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54-56
  4.2 Implication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56-60
    4.2.1 The Necessity of Enhancing Cul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56-57
    4.2.2 Developing Learners’Cultural Awareness and Creativity  57-60
Conclusion  60-64
Acknowledgements  64-65
Bibliography  65-69
Appendix Ⅰ  69-71
Appendix Ⅱ  71-73
Appendix Ⅱ  73-74
Appendix Ⅳ  74-7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5-76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3.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4.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5.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6.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7.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8.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9.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0.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11.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12.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13.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14.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15.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G633.41
  16.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17.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18.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电视婚恋节目探析,G222.3
  19. 新中国对非洲的文化外交研究,D822
  20. 广州与河源中学地理教育区域差异分析,G633.55
  21.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 语义学、语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