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针刺治疗视疲劳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作 者: 周丽
导 师: 胡慧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视疲劳 通经开窍 原络配穴 针刺治疗
分类号: R2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8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原络通经开窍针刺法以太冲、光明为主穴治疗视疲劳综合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及眼科门诊就诊的符合课题入组标准的视疲劳综合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新 V 乐敦眼药水),针刺组予针刺太冲、光明、太阳、睛明、太溪、合谷,日一次,10 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予局部滴新 V 乐敦眼药水,日 4 次,10 天为一个疗程,对患者眼部症状体征制定量化表打分,观察一个疗程后,患者积分、泪膜破裂时间及调节近点的改变,评价针刺和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综合症的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 1. 针刺组 30 例患者中,经一个疗程治疗后,其中痊愈 7 例,占 23.3%;显效 16例,占 56.7%;有效 5 例,占 13.3%;无效 2 例,占 6.7%,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痊愈 3 例,占 10%;显效 13 例,占 43.3%;有效 9 例,占 30%,无效 5例,占 16.7%,总有效率为 8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显示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 针刺治疗及用药后,患者角膜荧光染色程度及球结膜充血情况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经Ridit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角膜荧光染色、球结膜充血情况的改善均有差异,两组比较,针刺组减轻患者角膜上皮的点状浸润、球结膜充血疗效优于对照组。 3. 针刺治疗及用药后,测量患者泪膜破裂时间,针刺组治疗前后比较,经配对样本 t 检验,p<0.01,差异显著,提示针刺治疗可有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显著,局部滴新 V 乐敦眼药水也可有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两组治疗后比较 p<0.05,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显著,提示针刺组延长泪膜破裂时间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针刺治疗及用药后,测量患者调节近点距离,针刺组治疗前后调节近点距离变近,经 Ridit 分析,差异显著,可认为针刺可有效缩短调节近点距离。对照组用药后,调节近点有变近趋势,经 Ridit 分析,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原络通经开窍针刺法对视疲劳综合症有积极影响,针刺治疗前后角膜荧光染色点减少、球结膜充血减轻、泪膜破裂时间延长, 可明显改善角膜、结膜的情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局部滴新 V 乐敦眼药水。局部滴新 V 乐敦眼药水对缩短调节近点距离无明显差异,而针刺组可有效缩短调节近点距离,差异显著。可认为原络通经开窍针刺法治疗视疲劳综合症为优效、安全、快捷的治疗方法。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R246.6
  2. 视疲劳病因病机研究,R276.7
  3. 近视LASIK术后调节与集合功能变化的研究,R779.63
  4. 视疲劳中医理论探讨及用药规律分析,R276.7
  5. 复方西瓜霜滴眼液治疗肺胃郁热型视疲劳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R276.7
  6. 基于实时脉搏信号处理的VDT视疲劳状态识别研究,TP391.4
  7. 利用传统医学经络调理法改善视疲劳的临床观察,R276.7
  8. 针刺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R246.8
  9. 复方西瓜霜滴眼液治疗视疲劳(肺胃郁热证)的临床研究,R276.7
  1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视疲劳观察及施图伦滴眼液改善LASIK术后视疲劳疗效评价,R779.63
  11. LASIK术后眼调节幅度的改变及其与视疲劳的关系,R779.63
  12. 视疲劳综合征相关发病因素的循证医学研究,R771
  13. 爽目颗粒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研究,R285
  14. 视疲宁片治疗视疲劳的临床及实验研究,R276.7
  15. 肝劳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之一,R276.7
  16. 眼轻松颗粒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TQ461
  17. “消劳眼舒颗粒”对实验性树鼩肝劳模型睫状肌的影响的研究之一,R276.7
  18. “消劳眼舒颗粒”对实验性树鼩肝劳模型睫状肌的影响的研究之二,R276.7
  19. 脑梗塞急性期针刺早期介入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R246
  20. 不同针刺介入时间对脑梗塞急性期四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R24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