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大鼠SOD、MDA、NOS、ET影响的时效研究

作 者: 袁英
导 师: 马文珠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丙二醛 电针 过氧化物歧化酶 内皮素 时效关系 胃黏膜 一氧化氮合成酶
分类号: R2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5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的文献报道表明针灸存在一定的时效变化规律,超过某一时间限度,针灸效应就会消失,所以为及时地将针灸效应蓄积起来,为提高和巩固针灸效果,加强针灸时效关系的研究非常重要。大量报道表明针灸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可靠,但是尚未见到关于时效关系的研究。事实上,加强针灸保护胃黏膜的时效关系研究非常有意义,不仅可以初步了解针灸后疗效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探索针灸时间因素奠定基础,也有利于从时间关联上探讨针灸对于胃黏膜的保护机制,进一步推进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的进展,最终促进针灸规范化的进程。 本实验以酸化乙醇致胃黏膜损伤大鼠为研究对象,以电针足三里为处理手段,通过检测电针后 0h、0.5h、1h、3h、6h、12h、24h 不同时点血液 SOD、MDA、NOS、ET 活性和含量的变化,描绘出模型组和电针组各指标的时间变化曲线,探讨电针对胃黏膜损伤影响的时效关系,进一步从时间关联上研究电针的作用机制。 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电针时效变化的存在 在针后 24h 内,模型组血液总 SOD 曲线随时间波动不明显(其它模型分组与模型-0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是电针组却至少出现 3 次高峰值,在“3h”、“6h”、“24h”时点(电针-3,6,24 组与电针-0 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模型组血液 MDA 曲线平缓的波动中,高峰值出现较晚,在“12h”时点(模型-0 与模型-12 组比较差异显著),但是电针组高峰值出现相对较早,在“3h”时点(电针-0 组与电针-3 组比较差异极显著);模型组血液 NOS曲线有所波动,但是电针组曲线在针后 24h 内非常平稳,随时间变化不大;模型组血液ET 曲线有所波动,但是电针组曲线在针后 24h 内也非常平稳,随时间变化不大。2 电针激发机体保护胃黏膜的自稳机制 将电针组SOD和MDA的曲线变化和数据结果结合可以发现:在电针后的开始阶段“3h”时点,只是血液 MDA 含量明显升高而 SOD 活性变化不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进展,在电针后“12h”时点,MDA 含量和 SOD 活性都明显下降。可见:电针通过一过性地增强胃黏膜攻击因子 MDA 的含量后,在胃黏膜防御因子(包括 SOD)正邪消长的作用下,MDA 含量降低,SOD 也因为产生和消耗失衡而活性下降。由此推测:电针保护胃黏膜的途径之一可能是激发了机体在抗氧化方面的自稳调节,其中 SOD 和 MDA 起重要作用。 将电针组血液 NOS 和 ET 的曲线变化和数据结果结合,可以发现在针后 24h 内两者的电针组曲线变化非常相似,都非常平稳随时间变化不大,而模型组曲线有所波动。可见:电针令胃黏膜保护因子 NO 的唯一限速酶 NOS 在平稳的状态下发挥作用,从而生成的 NOIV 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大鼠 SOD、MDA、NOS、ET 影响的时效研究维持在一定量;同时电针也令机体产生的胃黏膜攻击因子 ET 平稳地维持在一定量,两者在相互拮抗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很好地维持血管的正常舒张。由此推测:电针保护胃黏膜的途径之一可能是激发了机体在血管舒张方面的自稳调节,其中 NOS 和 ET 起重要作用。综上所述:电针对胃黏膜损伤大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效变化,时效关系曲线提示波动明显的血液总SOD和MDA可能较波动平稳的血液NOS和ET更能反映针刺后疗效的动态变化。电针保护胃黏膜的途径之一可能是通过激发机体的自稳机制来实现。主题词:丙二醛;电针;过氧化物歧化酶;内皮素;时效关系;胃黏膜;一氧化氮合成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8
英文缩略词(abbeviations)  8-10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0-36
  针灸作用的时效研究概述  10-17
  针灸保护胃黏膜作用的研究进展  17-30
  参考文献  30-36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36-54
  前言  36-38
  材料和方法  38-42
  结果  42-46
  讨论  46-50
  结论  50-51
  参考文献  51-54
致谢  54-56
个人简历  56-59

相似论文

  1. 内皮素-1、胰岛素抵抗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743.3
  2.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3.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R246.1
  4.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4.1
  5. 血浆内皮素-1及血流变与原发性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相关性研究,R775
  6. 三味药食同源中药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及抗氧化的影响,R285.5
  7. 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R743.33
  8. 酞酸酯类环境激素的生物标志物研究,X171.5
  9. 迷走神经刺激和电针对脑缺血大鼠学习和运动机能的影响,R245
  10. 利多卡因对幼鼠小肠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R965
  11.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以及尼莫酮对其的影响,R614
  12. 术前电针对老年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R614
  13. 冠心病慢性左心衰竭患者肺动脉压及血清BNP和ET-1水平的变化,R541.6
  14. 糖克煎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及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R285
  15. 丹参酮Ⅱ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血浆钙离子和内皮素的影响,R285
  16. 白芷提取液对内皮素ET介导的人黑素细胞黑色素合成的影响,R285
  17. 贝丹益肺方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鼠血管生成中ET-1和VEGF含量的影响,R285
  18.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清NO、血浆ET的相关性研究,R259
  19. 电针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辣椒素受体磷酸化改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245
  20. 电针中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穴位特异性的研究,R246
  21. 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穴对脾气虚证大鼠血清NO、ET-1的影响,R24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