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英语报纸社论的批评语类分析

作 者: 钟地红
导 师: 李发根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语类 多维性 批评视角 社论
分类号: H3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Aristotle时期,语类(genre)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原指事物种类,相当于中文的“体裁”。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学的研究从句子层面扩展到语篇层面,开始注重语篇的结构和语义功能,语言学家、社会语言学家、语言人类学家、人种学家、修辞学家、哲学家以及应用语言学家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代表语篇整体的语类研究上。各学科或学派提出不尽相同的定义和语类分析框架,涉及文化、行为、活动、共性、事件、读者、结构、形式、语义等方面,但基本都认为语类是具特定形式,为完成某些交际目的的社会活动,而非仅仅是文本分类。对语类的分析也主要集中交际目的、语类结构、文本描写等语言视角的分析层面。但传统的语类分析框架是有局限性的,更多是文本层面的描述及从社会交际目的对语类结构和语言特征进行阐释,要更好的解释语类作为具语言形式的社会活动如何达到交际目的,对语类表现出来的力量进行解构,就必须朝着多视角和多维度的方向努力。本文尝试在Bhatia的语类三维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语类的话语分析模式(称为“批评语类分析”),将话语视为文本、语类及社会实践:(1)文本特征层面运用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理论分析工具;(2)语类结构用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认定;(3)社会实践则融入社会批评视角,对该语类“为什么呈现这种语类形式,而非其它”,从交际目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出发进行更深层的解释。为了验证其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论文对新闻话语的次语类“社论”进行分析,考察社论的语类特征,并解释报纸如何利用社论完成解释、劝说及引导舆论的社会交际目的。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第二章重点回顾了语言学领域内主要几种语类理论,包括特殊用途英语学派,北美新修辞学派,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澳大利亚悉尼学派,总结了语类特点并给出定义;另回顾了英语社论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讨论了其定义和功能。第三章探讨了Bhatia的多维语类分析框架,功能语言学派的语类观点,及Fairclough的批评视角,提出综合分析模式。第四章用定性方法结合部分统计数据,对收集的的社论语料进行系统的批评语类分析。最后一章对分析模式进行归纳讨论,指出本文不足之处以及本研究的发展方向。从理论上而言,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语类的话语分析模式在原有的侧重文本描述的语类分析上加入了社会批评方法,使得对语类的特点及运用和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解释。而将其运用于英语报纸社论分析,对于较少涉及语类分析角度的社论研究则增加了一个新的角度。同时,实例分析详细的向读者展示如何具体运用分析框架,证明其实际操作性,也希望由此可以提高读者的语类意识。

全文目录


Abstract  4-6
摘要  6-8
List of Tables  8-9
List of Figures  9-10
Abbreviations  10-14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4-18
  1.1 Research motivation  14-15
  1.2 Aim and research questions  15-16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16
  1.4 Significance  16-17
  1.5 Outline  17-18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18-27
  2.1 Diverse approaches within the field of genre research  18-23
    2.1.1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8-21
    2.1.2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21-22
    2.1.3 New Rhetoric  22-23
  2.2 Definitions and features of genre  23
  2.3 A brief survey of English editorials  23-26
    2.3.1 Definition and purposes of editorials  24-25
    2.3.2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editorials abroad and at home  25-26
  2.4 Summary  26-27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27-35
  3.1 Bhatia's multi-perspective genre analysis model  27-29
    3.1.1 Textual space  27-28
    3.1.2 Socio-cognitive space  28-29
    3.1.3 Social space  29
  3.2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consideration on genre analysis  29-32
    3.2.1 Realizational language strata in SFL  30-31
    3.2.2 The GSP of a genre in SFL  31-32
  3.3 Fairclough's socio-critical View towards genre theory  32-33
  3.4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critical genre analysis  33-35
Chapter 4 Case Studies towards English Newspaper Editorials  35-59
  4.1 Textual realization  35-47
    4.1.1 Transitivity  35-40
      4.1.1.1 Six processes  35-39
      4.1.1.2 Statistic result  39-40
    4.1.2 Mood and Modality  40-45
      4.1.2.1 Speech roles  41-42
      4.1.2.2 Mood  42-43
      4.1.2.3 Modality  43-45
    4.1.3 Thematic choices  45-46
    4.1.4 Summary  46-47
  4.2 Generic plane  47-54
    4.2.1 Conventionalized structures of editorials  47-48
    4.2.2 Macro-rhetorical structure identified by GSP  48-53
    4.2.3 Summary  53-54
  4.3 Social practice  54-59
    4.3.1 Social purposes of editorials  54-55
    4.3.2 So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newspaper  55-56
    4.3.3 Ideology of the mass media  56-57
    4.3.4 Summary  57-59
Chapter 5 Conclusion  59-63
  5.1 Major findings and conclusion  59-61
  5.2 Limitations and implication  61-63
References  63-67
Appendices  67-73
Acknowledgements  73-74
Publications  74

相似论文

  1. 中国新闻话语六十年变迁,G219.29
  2. 国民党危亡之秋的应对与反省,K266
  3. 抗战时期《中央日报》社论的舆论引导研究,K265.9
  4. 中英报刊社论句法特征对比分析,H314.3
  5. 产品设计多维性心理体验与研究,TB47
  6. 英语商业社论的人际意义研究,H315
  7. 新闻中社论·评论作为韩国语阅读书面材料的可行性研究,H55
  8. 语言学方向英文硕士论文引言的语类对比分析,H315
  9. 英汉社论语篇评价资源对比分析,H319
  10. 英语新闻社论中间接回指的认知研究,H315
  11. 空功能语类的句法研究,H043
  12. RCC可数模型的直接积扩展和多维性定理,O242.1
  13. 空白在平面设计中的多维表现及运用价值,J524
  14. 大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协同作用下的意义建构,H319
  15. 中美媒体政治新闻语篇的语类分析,H315
  16. 从标记—价值的角度比较研究《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政治社论的价值取向,H314
  17. 语域和语类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H319
  18. 英语社论中回指词的评价功能分析,H315
  19. 基于Hoey模式的英语新闻报道和社论的词汇衔接对比研究,H315
  20. 《世说新语》空语类研究,H14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写作、修辞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