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塔河油田奥陶系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研究

作 者: 曹鉴华
导 师: 陈科贵
学 校: 西南石油学院
专 业: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复杂碳酸盐岩储层 常规测井解释 复杂孔隙介质解释模型 裂缝和古岩溶洞穴
分类号: P63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879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塔河油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的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西南部,是近年来在塔北地区发现的超亿吨级的大型油气田。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其主要油气储集层。储层岩性为质地较纯的灰岩,储层储集空间为构造活动与岩溶作用形成的孔洞缝系统,包括基质孔隙、裂缝和溶蚀孔洞,其中基质岩块孔隙性差,对储层储集性能贡献不大;储层的主要储渗空间是与岩溶作用有关的溶蚀孔洞和由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构造缝和构造溶蚀缝。由于这种储层具有复杂的孔隙空间结构、特殊的成岩作用及碳酸盐岩本身极强的非均质性,给测井解释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缺乏成像测井资料时;及时有效地研究建立一套缝洞型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常规测井评价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即将从常规测井角度展开对这种复杂储层的评价研究。论文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研究的有关理论基础,包括论文的第二章。论文从碳酸盐岩的岩石物理性质着手,从测井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有关数学、地质、物理基础知识,介绍碳酸盐岩的基本特点,分析测井资料与裂缝性储层的各种地质特性之间的联系,就测井识别裂缝、溶洞作了一定的阐述,同时对研究过程中将要用到的有关数学方法进行介绍,奠定整个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开展塔河油田奥陶系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综合解释及评价,包括论文的第三、四、五、六、七章。论文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实际特点,研究探讨常规测井曲线与裂缝、溶蚀孔洞等储层储集地质特性之间的有效联系,建立了针对具有多重孔隙结构的复杂孔隙介质测井解释模型,利用常规测井曲线成功地识别了碳酸盐岩多种储集类型,并建立了该地区的储层参数计算模型,同时对储层进行相关的测井评价,包括缝洞发育程度的估算和储层含流体性质的判别,并就研究区块复杂储层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描述,建立了一套适于本区且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的复杂碳酸盐岩储集体的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

全文目录


1.前言  6-12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6
  1.2 缝洞型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6-8
  1.3 塔河油田奥陶系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8-9
  1.4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9-12
    1.4.1 论文基本内容  9-10
    1.4.2 研究路线  10
    1.4.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0-12
2.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研究有关基础理论  12-47
  2.1 碳酸盐岩的岩石物理性质  12-21
    2.1.1 碳酸盐岩的一般特征  12-14
    2.1.2 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  14-17
    2.1.3 碳酸盐岩的孔隙度与渗透率  17-20
    2.1.4 古岩溶与油气储层  20-21
  2.2 碳酸盐岩储集层与测井响应  21-35
    2.2.1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21-28
    2.2.2 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测井评价  28-34
    2.2.3 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测井评价  34-35
  2.3 论文研究中的有关数学方法  35-47
    2.3.1 信息熵  35-38
    2.3.2 主成分分析  38-40
    2.3.3 小波神经网络方法  40-47
3.研究区域背景  47-52
  3.1 油田基本概况  47-49
    3.1.1 地理位置  47
    3.1.2 构造位置  47-48
    3.1.3 勘探、开发简况  48-49
  3.2 区域地质特征  49-52
    3.2.1 地层层序  49
    3.2.2 奥陶系地层特征  49
    3.2.3 区域构造特征  49-51
    3.2.4 含油气层段及储盖组合  51-52
4.塔和油田奥陶系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基本特征  52-62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2
  4.2 成岩作用特征  52
  4.3 沉积相特征  52-53
  4.4 储集空间特征  53-54
  4.5 储层物性特征  54-56
  4.6 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识别  56-62
    4.6.1 裂缝型储层  57-58
    4.6.2 岩溶洞穴型储层  58-62
5.塔河油田奥陶系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及储层参数计算  62-92
  5.1 复杂孔隙介质模型  62-66
    5.1.1 复杂孔隙介质  62
    5.1.2 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62-63
    5.1.3 复杂孔隙介质模型  63-64
    5.1.4 复杂孔隙介质电阻率解释模型  64-66
    5.1.5 本节小结  66
  5.2 常规测井判别储集类型  66-72
    5.2.1 有效储集空间类型  66-67
    5.2.2 常规测井判识储集类型及孔隙度评价  67-72
    5.2.3 本节小结  72
  5.3 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参数计算  72-75
    5.3.1 泥质含量(V_(sh))  72-73
    5.3.2 孔隙度(φ)  73
    5.3.3 饱和度(S_(w))  73-74
    5.3.4 渗透率(K)  74-75
  5.4 储集空间的分级评价  75-80
    5.4.1 储层参数下限值讨论  75-79
    5.4.2 储层分类评价  79-80
  5.5 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应用实例  80-92
    5.5.1 基础资料预处理  80-84
    5.5.2 测井资料处理流程  84
    5.5.3 测井解释应用实例  84-86
    5.5.4 测井解释方法检验  86-92
6.塔河油田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  92-104
  6.1 缝洞发育程度的估算  92-97
    6.1.1 测井参数对于缝洞的响应  92-94
    6.1.2 裂缝发育程度估算  94-97
  6.2 碳酸盐岩储层含流体性质评价  97-99
  6.3 储层参数分布特征描述  99-102
    6.3.1 储层有效厚度  100-101
    6.3.2 储层孔隙度  101-102
    6.3.3 测井解释有效储层横向对比  102
  6.4 古岩溶洞穴横向分布特征  102-104
7.结论与建议  104-106
  7.1 结论  104-105
  7.2 建议及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105-106
致谢  106-107
参考文献  107-112
附录  112-122

相似论文

  1. 新疆塔河油田TH12307-TH12116井区白垩系层序及沉积体系特征,P512.2
  2. 塔河油田防塌钻井液体系研究及应用,TE254
  3. 塔河油田THN1区块三叠系中油组气藏描述,P618.13
  4. 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储层地球化学特征,P618.13
  5. 塔河油田轻质油井井筒处理及工艺研究,P618.13
  6. 塔河油田二区奥陶系裂缝特征及成因分析,P618.13
  7. 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流体分布规律研究,P618.13
  8. 塔河油田一区主体区三叠系下油组储层综合评价,P618.13
  9.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P618.13
  10. 塔河油田西北部奥陶系古岩溶储集层控制因素讨论,P618.13
  11. 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奥陶系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12.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P618.13
  13.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数值试井解释方法应用研究,TE353
  14.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测井储层评价研究,P618.13
  15. 塔河油田深层稠油掺稀降粘技术研究与应用,TE345
  16.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合理产能及采油速度研究,TE323
  17. 塔河4区奥陶系油藏缝洞系统生产特征及油水分布模式,P618.13
  18. 塔河油田8区奥陶系油藏缝洞单元划分及油水分布特征研究,P618.13
  19. 塔河油田8区、10区奥陶系岩溶缝洞系统研究,P642.25
  20. 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及储层特征研究,P642.25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 地球物理勘探 > 地下地球物理勘探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