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溴二苯醚毒性体外研究

作 者: 李岩
导 师: 刘芃岩;秦占芬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多溴二苯醚 非洲爪蟾 淋巴细胞 人类精子 雌激素效应 免疫毒性 生殖毒性
分类号: R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多溴二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是一种重要的溴系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 BFRs),由于其阻燃性能优异而广泛应用。现在在各种环境介质、生物体内和人体组织中都有检出,因此多溴二苯醚的健康安全问题引起了科学家、政府机构和公众的关注。人类主要通过食物、室内空气污染等暴露PBDEs。过去30年,环境中与人体内的PBDEs水平不断增高。研究资料显示,PBDEs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可以影响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但目前对于PBDEs的肝脏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的研究较少。同时,以往的研究多为体内实验,而且应用剂量较大,不能真实的评价环境暴露水平的毒性。随着体外实验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细胞被应用于毒理的研究中,来评价污染物的各种毒性。本文通过应用体外实验,控制暴露浓度在接近环境浓度范围内来研究PBDEs的内分泌毒性,免疫毒性和生殖毒性。首先,应用原代非洲爪蟾肝细胞进行PBDEs的内分泌毒性研究。实验表明,1 ng/L-1000 ng/L浓度BDE47抑制VTG-mRNA的表达,显示出抗雌激素效应。而BDE209则在1 ng/L时抑制VTG-mRNA的表达,而在1000 ng/时促进表达,显示出双向剂量效应。BDE47与BDE209等量混合联合暴露非洲爪蟾肝细胞时,10 ng/L和100 ng/L表现了毒物的联合促进效应,而其它浓度则没有联合效应。其次,应用人脐带血淋巴细胞进行PBDEs的免疫毒性研究。实验表明,1μxg/L-100μg/L浓度BDE47显著降低了淋巴细胞表面分子CD3-CD19+,CD3"CD23+以及CD3-CD16+CD56+的百分含量。而在BDE209的实验中,1μg/L浓度BDE209降低了CD3-CD19+的百分比,而100μg/L浓度则增加了百分比,显示出双向剂量效应。同时,BDE209对CD3-CD16+CD56+,CD3-CD23+的百分比也有所降低,表明高溴代的PBDEs对免疫系统也有一定的毒性。最后,应用人类精子进行PBDEs的生殖毒性研究。结果表明,1μg/L-100μg/L浓度的BDE47与BDE209均显著的降低了精子的活力。48 h暴露实验与24 h结果相似,但整体活力随时间持续降低。综上所述,本实验立足于体外研究,所选终点指标除了对PBDEs敏感外,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的PBDEs对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为评价PBDEs的毒性提供了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PBDEs的环境暴露与人体暴露  11-15
  1.1 PBDEs的特征性质  11
  1.2 PBDEs的环境暴露来源与水平  11-13
    1.2.1 PBDEs产品与使用  11-12
    1.2.2 PBDEs的环境暴露水平  12-13
  1.3. PBDEs的人体暴露来源  13-14
    1.3.1. 饮食摄入  13
    1.3.2 母乳是婴儿摄入PBDEs的主要来源  13
    1.3.3 呼吸摄入  13-14
  1.4 本章小节  14-15
第二章 PBDEs毒性研究进展  15-21
  2.1 神经毒性  15-16
  2.2 内分泌干扰作用  16-18
    2.2.1 PBDEs的甲状腺干扰作用  16-17
    2.2.2 PBDEs的雌激素效应  17-18
  2.3 免疫毒性  18-19
  2.4 生殖毒性  19
  2.5 肝脏毒性  19-20
  2.6 致癌  20
  2.7 本章小节  20-21
第三章 PBDEs雌激素效应的研究  21-28
  3.1 体外研究依据  21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22
  3.3 实验动物  22
  3.4 实验方法  22-25
  3.5 数据分析与统计  25
  3.6 实验结果  25-26
  3.7 结果与讨论  26-28
第四章 PBDEs免疫毒性的研究  28-34
  4.1 体外研究依据  28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8
  4.3 实验对象  28
  4.4 实验方法  28-31
  4.5 数据分析与统计  31
  4.6 实验结果  31-33
  4.7 讨论  33-34
第五章 PBDEs生殖毒性的研究  34-37
  5.1 体外研究依据  34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4
  5.3 实验对象  34
  5.4 实验方法  34
  5.5 统计方法  34-35
  5.6 实验结果  35-36
  5.7 结果讨论  36-37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37-38
参考文献  38-47
致谢  47-48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8

相似论文

  1. STLV-1病毒间接ELISA方法建立及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R373
  2. PCV2对体外培养仔猪淋巴细胞NF-κB信号的影响,S858.28
  3. PCV2对体外培养仔猪淋巴细胞钙信号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S858.28
  4. 猪细小病毒感染对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转录时相影响的研究,S858.28
  5. TACI-Ig对ConA活化淋巴细胞的染色质诱导SLE样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R593.241
  6. 半胱胺制剂对新生犊牛早期断奶成功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S823.5
  7. 半胱胺对瘘管手术后山羊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S858.27
  8. 板蓝根多糖对无初乳仔鼠免疫功能的影响,S853.7
  9.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R733.1
  10. 寻常型银屑病不同分期及证侯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R275.9
  11. 栀子苷及其代谢产物京尼平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R758.23
  12. 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卡介菌多糖核酸的干预影响,R563.9
  13. 亚低温联合胸腺五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R651.15
  14. 头孢噻肟对细胞内钙离子跨膜行为影响的研究,R96
  15. 利谷隆致胚胎期SD大鼠睾丸发育整体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Q75
  16.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子宫肉瘤术前诊断的应用,R737.33
  17. 一种离子液体对红鲤的免疫毒性,S917.4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PD-1分子、单个核细胞PD-L1分子的表达,R593.241
  19. 镉对华溪蟹的免疫毒性效应,X174
  2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动态变化及意义,R726.91
  21. 扁桃体淋巴细胞归巢异常与IgAN发病机制的研究,R766.1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卫生基础科学 > 卫生毒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