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代谢组学的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 者: 李春雨
导 师: 孟宪丽;屠鹏飞
学 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专 业: 药理学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腺嘌呤 大黄 药效学 代谢组学
分类号: R27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项目以中医药理论及临床实践为依据,在中医“泄浊解毒”治法的指导下,选择临床确有疗效,应用广泛的大黄为研究对象,以代谢组学为技术支撑,RRLC-MS分离分析方法为手段,结合药效学实验研究,从代谢网络的层次上阐明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方法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动物模型,选用大黄水煎液进行干预,检测相关生理、生化和病理学指标,综合评价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收集实验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大鼠尿液,利用RRLC-MS的方法对大鼠尿液样本进行代谢产物的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获得样品分类信息和差异变量。结合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及物质源性,筛选出代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特征性的内源代谢产物,探讨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结果(1)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黄可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稳定肾功能,改善肾性贫血症状,纠正钙、磷、镁等电解质代谢紊乱,纠正酸中毒,改善机体蛋白质代谢的紊乱状态,对肾脏代偿性增生和肾小管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黄能减弱或取消外界刺激因素(腺嘌呤诱发慢性肾功能衰竭)对机体的作用,使模型动物的代谢谱型向正常动物回归,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mino acid (Tyr,Trp,Phe,Leu),PA(18:0/18:1(9Z))、UDP-N-acetylmu ramate, S-Methyl-5’-thioadenosine等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关。结论基于代谢组学对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效性评价与药效学研究结果相一致;代谢组学研究还揭示了大黄所调控的机体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其代谢途径,丰富了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0 英文缩略词表 10-12 前言 12-20 1.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流行病学 12 2. 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2-13 3. 中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 13-15 4. 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现状 15-16 5. 代谢组学的研究现状 16-17 6. 研究思路 17-20 第一章 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 20-37 1. 实验材料 20-22 1.1 实验药物与试剂 20 1.2 实验动物 20-21 1.3 实验仪器 21 1.4 实验场地 21 1.5 统计方法 21-22 2. 实验方法 22-23 2.1 实验动物分组、造模 22 2.2 样本采集 22-23 2.3 检查指标 23 3. 实验结果 23-33 3.1 一般性指标检查结果 23-25 3.2 尿液指标检查结果 25-26 3.3 血液生化学及电解质指标检查结果 26-27 3.4 血液学指标检查结果 27-28 3.5 肾组织检查结果 28-33 4. 实验讨论 33-37 4.1 腺嘌呤对大鼠体重、24h尿量、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33-34 4.2 腺嘌呤对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34 4.3 腺嘌呤对大鼠电解质的影响 34-35 4.4 腺嘌呤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35 4.5 腺嘌呤对大鼠肾组织的影响 35-36 4.6 小结 36-37 第二章 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效学研究 37-63 1. 实验材料 37-40 1.1 实验药物与试剂 37-38 1.2 实验动物 38 1.3 实验仪器 38-39 1.4 实验场地 39 1.5 统计方法 39-40 2. 大黄水煎液的质量评价 40-43 2.1 色谱条件 40 2.2 大黄水煎液、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0-41 2.3 工作曲线及线性范围 41-42 2.4 含量测定 42-43 2.5 小结 43 3. 实验方法 43-45 3.1 实验动物分组、造模、给药 43-44 3.2 样本采集 44-45 3.3 检查指标 45 4. 实验结果 45-59 4.1 一般性指标检查结果 45-46 4.2 尿液指标检查结果 46-47 4.3 血液生化学及电解质指标检查结果 47-53 4.4 血液学指标检查结果 53 4.5 肾组织检查结果 53-59 5. 实验讨论 59-63 5.1 药物对CRF大鼠体重、24h尿量、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59 5.2 药物对CRF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59-60 5.3 药物对CRF大鼠电解质的影响 60 5.4 药物对CRF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60 5.5 约物对CRF大鼠机体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60-61 5.6 药物对CRF大鼠酸碱平衡的影响 61 5.7 药物对CRF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61-62 5.8 小结 62-63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63-86 1. 实验试剂 63 2. 仪器设备 63 3. 样本采集方法 63-64 4. 样本预处理方法 64-65 5. 样本测定方法 65-66 5.1 色谱分析条件 65 5.2 质谱分析条件 65-66 6. 数据分析 66-67 6.1 数据预处理 66 6.2 模式识别分析 66-67 7. 实验结果 67-81 7.1 大鼠尿液的典型总离子流图 67-72 7.2 代谢物组图谱的数学解析 72-81 8. 实验讨论 81-86 结论 86-87 致谢 87-88 参考文献 88-91 文献综述 91-110 参考文献 106-110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110-111
|
相似论文
- 脑梗塞血瘀证的肽组学和代谢组学初步研究,R277.7
- 松萝酸与依托红霉素致肝脏毒性的GC-MS代谢组学研究,R965
- 基于质谱的雷公藤甲素肝脏毒性代谢组学研究,R285
-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高钾血症与口服中药汤剂的关联性分析,R692.5
- 天山雪莲指纹图谱及总黄酮提取物研究,R284.1
- 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的探索性研究,R283
- 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对家兔小腿骨骼肌酶组织化学的影响,R-332
-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特性评价,O631.3
- 大黄、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R576
- 自吞噬对脓毒症乳鼠心肌细胞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R459.7
- 不同电性纳米碳管共价修饰FAD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TB383.1
- 随机森林特征选择,TP311.13
- 借助远缘杂交构建大黄鱼微卫星标记连锁图谱,S917.4
- “四黄注射液”对动物热证的药效学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S853.7
- 基于UPLC-Q/TOF和1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在乳腺癌步研究中的应用,R737.9
- 基于GC-MS的术后认知障碍老龄大鼠代谢组学研究,R749.2
- 远方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撷萃,R692.5
- 透析方式和透析时间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CRP的影响,R692.5
- 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尿液代谢组学的研究,R587.1
- 基于核磁共振的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血清代谢组学分析,R587.1
- 维吾尔族MODY家系成员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及营养调查研究,R587.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其他学科 > 中医泌尿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