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铁矿工人尘肺队列研究

作 者: 翁少凡
导 师: 陈卫红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关键词: 尘肺发病率 粉尘浓度 累积接尘量 基因多态性 防尘、降尘措施 成本效益分析
分类号: R13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产性粉尘是普遍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我国接触粉尘作业的人数众多,2000年全国登记在册的接尘人员超过2000万,而实际受到粉尘危害的人数远远超过这一数字[1]。尘肺病是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也是我国发病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职业病,每年报告的尘肺病例占职业病报告总数的70%以上。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报告尘肺病例616442例,死亡146195例,病死率近24%。在2001~2006年之间的五年中,我国每年的新发尘肺病例8000~10000例[2],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计到2015年尘肺病例将超过70万。金属矿山开采是我国重要的工业产业之一,通过选矿、开采、运输等获得成品矿石。在矿山开采的主要工作环节,如钻眼、放炮、采矿、运输等都产生大量生产性粉尘,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造成的尘肺是该行业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目前尚无根治疗法,而且具有发病潜伏期长、不可逆、脱离接尘后仍会发病、易并发肺结核等特点,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危害很大。为深入了解矿山开采业的粉尘危害和尘肺特点,保护金属矿山工人的身体健康,本研究选择湖北某大型国有铁矿1960年1月1日到1974年12月31日之间登记在册且工作一年以上的所有职工建立队列,共7666人,随访至2003年底。研究铁矿尘肺发病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铁矿尘肺的防治工作提供切入线索,使尘肺防治工作更有针对性;评价铁矿采取的防、降尘措施的效果及效益,为铁矿防、降尘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本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铁矿尘肺发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部分通过随访铁矿工人队列至2003年底,收集队列成员的基本资料、职业史、疾病史等资料,以及各工种历年的粉尘浓度监测资料,根据粉尘监测资料,建立年代—工种—粉尘浓度矩阵,结合工人的职业史资料计算每位工人的累积粉尘接触量,综合分析铁矿尘肺的发病规律。2005年底,随机选取队列中存活的工人1714人,采集5ml静脉血,提取DNA,测定TNF-α-308位点及hOGG1Ser326Cys多态性。计算各影响因素不同组间尘肺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估计各因素对铁矿尘肺发病的影响。铁矿队列共7666人,到2003年底,共随访261410.72人年,失访275人。接尘工人3604人,共随访126863.13人年,诊断314例尘肺,尘肺发病率为0.25%,累计发病率8.71%。统计结果显示:75.80%的尘肺病例1960年之前开始接尘,83.12%的病例累积接尘量大于50mg/m3·y。该铁矿尘肺的平均潜伏期为19.65年,77.71%的病例潜伏期在10~30年之间。发病率随着累积接尘量的增加而升高,高、中接尘组较低接尘组的RR值分别为8.25和2.27。除生产性粉尘接触外,分析尘肺发病影响因素显示吸烟组尘肺发病率是不吸烟组的1.7倍;患肺结核组发病率较未患结核组明显增高(RR=32.34);TNF-α-308位点及hOGG1Ser326Cys的突变型和野生纯合子组间发病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RR值分别为1.13和0.57)。第二部分铁矿防尘、降尘措施效果评价减轻尘肺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首先要强调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通过第一部分的研究发现接尘量是影响尘肺发病的根本因素,要减少工人的累积接尘量,关键在于降低作业点的粉尘浓度。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该铁矿采取了一系列防尘、降尘措施。本部分从粉尘浓度和尘肺发病率的变化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对这些防尘、降尘措施进行评价。收集各接尘工种历年的粉尘浓度监测资料、矿山防尘、降尘措施及其改进过程的详细资料和队列人群尘肺发病情况资料,通过比较采取措施前后粉尘浓度和尘肺发病情况的变化评价防尘、降尘措施的效果。结果显示1958年之前,铁矿平均总粉尘浓度10.70mg/m3。1958年开始采用大型机械代替小机器生产,湿式作业代替干式作业后,1959-1977年的平均浓度下降至6.27 mg/m~3;1978年开始,铁矿加强通风除尘,对许多产尘设备进行密闭,使得1978-1998年的平均粉尘浓度降至1.95 mg/m3。铁矿尘肺发病率在1970年之前为0.10%左右;1970年之后迅速上升, 1975年和1985年分别达到了0.50%和0.48%;1985年之后迅速降低,九十年代中后期降到0.04%以下, 2001年之后无新发病例。1958年之前开始接尘的工人尘肺累计发病率为17.94%,1970年之后开始接尘的工人为1.32%。粉尘浓度下降与尘肺发病率降低相差大约一个潜伏期。依据粉尘累积接触和尘肺发病危险度的接触-反应关系,如不采取控尘措施,推测铁矿产生尘肺为1766例,实际上铁矿队列人群中共诊断314例尘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37.52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707.62万元,共损失2945.14万元,平均每例尘肺总经济损失9.38万元。铁矿先后投入3246.66万元用于防尘工作,按1958年的生产情况推算,由于其中采取了降低粉尘浓度的措施,累积减少尘肺新病例1452例,由于尘肺病例减少而挽回的经济损失13649.76万元,防尘工作投入的成本效益比为1:4.20。结论本研究建立铁矿工人队列,结合铁矿主要工种和作业点的粉尘浓度监测资料以及部分存活队列成员的基因多态性测定资料,分析铁矿尘肺的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评价铁矿所采取的防、降尘措施的效果,分析影响铁矿工人寿命的主要死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开始接尘时间越早,累积接尘量越大,尘肺的发病率越高,累积接尘量是影响铁矿尘肺发病的根本因素,吸烟和患肺结核可促进其发生。2、TNF-α-308位点及hOGG1Ser326Cys多态性在铁矿尘肺的发病中不起主要作用。3、采取一系列防尘、降尘措施后,铁矿总粉尘浓度从重建之初的10.70mg/m3下降到2 mg/m3左右,尘肺发病率从最高的0.50%下降到0.04%以下,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是采用湿式作业和加强通风除尘。4、铁矿采取的防尘降尘措施的成本效益较高,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文目录


英文缩写  5-6
中文摘要  6-9
ABSTRACT  9-13
前言  13-14
第一部分 铁矿尘肺的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14-29
  对象与方法  14-19
  结果  19-27
  讨论  27-29
第二部分 铁矿防尘措施效果评价  29-41
  对象与方法  29-31
  结果  31-39
  讨论  39-41
参考文献  41-45
综述 尘肺发病的影响因素  45-56
  参考文献  52-56
附录 研究生期间工作小结  56-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R743
  2. MTRR基因A66G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R542.22
  3. 抗体的非对应性激发及其与H2-Eb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R392
  4. 亚洲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R541.4
  5. 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关系,R587.1
  6. TOLL样受体2、4mRNA在麻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R755
  7. MDR1和CYP3A基因多态性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R96
  8. SLC2A9基因第八外显子137A/G位点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关系,R587.1
  9. 中国汉族人群TGF-β1启动子-509C/T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的研究,R742.5
  10. 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R749.16
  11. DNA加合物dA在慢性萎缩胃炎、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中的表达及与CYP2E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R735.2
  12. 固有免疫分子与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的影响,R392
  13. SYBRGreenI实时荧光PCR在ABO基因分型中的应用,R440
  14. 雌激素受体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R735.34
  15. 中国人五种CYP450亚型酶基因多态性与混合探针底物代谢差异的相关性研究,R969.1
  16. 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542.22
  17.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PECAM-1基因373及1688位点基因多态性研究,R758.6
  18. NAT1、NAT2及ACE基因多态性与染发皮炎关系的研究,R758.2
  19. 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及牙周致病菌在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相关性中研究,R781.4
  20. FP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拉坦前列腺素药物反应的关系,R775
  21. 大肠癌肝转移患者XRCC1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疗效相关性研究,R735.3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劳动卫生 > 职业性疾病预防 > 生产性粉尘及尘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