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周期变星的演化及振动

作 者: 郭建恒
导 师: 李焱
学 校: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专 业: 天体物理
关键词: 大质量星的演化 金属丰度 B/R 周期光度关系
分类号: P14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周期变星的演化和振动一直是引人入胜的课题。这不仅仅是因为在它们的变化过程中有丰富的物理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它们来做河外星系距离的定标者。在本文中详细的计算了在z=0.0005,z=0.001,z=0.005,z=0.01和z=0.02这样一个大的金属丰度跨度下,质量为15M,20M和30M恒星的演化和振动。在计算中采用了最新的不透明度,考虑了星风损失对大质量星的影响,对于每一个模型都从零年龄主序演化到了中心氦燃烧结束。在本文中仔细研讨了混合长参数以及中心对流核的对流超射对演化模型的影响,同时在中心氦燃烧阶段蓝超巨星和红超巨星的比值被用来限定模型的参数(尤其是混合长和对流起射)。尽管在本文中并没有得到和观测一致的结论,即随着金属丰度的增加B/R增加。但是,通过在低金属丰度区采用对流超射,而在高金属丰度区放弃对流超射这一方法得到了与观测更相符合的比值。 在新的演化模型的基础上,对于大质量星的振动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各项振动的性质用来和LMC,M33以及MW中的RSGs做比较。对于LMC和M33中长周期变星,理论的周光关系和观测在基频振动模式下很好的符合;而对于MW中长周期变星,它们更可能在一阶模式下振动。最终,得到了金属丰度和周光关系的之间的联系,即随着金属丰度的增加,有周期增加、光度下降的趋势。一个近似的改正δMbol~0.831gZ,对于决定河外星系的距离相信应该有所改善。

全文目录


一 引言  6-8
二 长周期变星的综述  8-20
  2.1 长周期变星的观测性质  8-10
  2.2 物理参数对长周期变星的影响  10-15
  2.3 当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5-20
三 红超巨星变星的研究  20-41
  3.1 恒星的结构和演化模型  20-23
  3.2 输入的物理参量  23-26
  3.3 大质量星的演化  26-37
  3.4 红超巨星变星的振动  37-41
四 长周期变星的周光关系  41-48
  4.1 金属丰度对周光关系的影响  41-47
  4.2 星系中的长周期变星及它们的应用  47-48
结束语  48-51
致谢  51-52
参考文献  52-57
附表  57-67

相似论文

  1. 银河系薄盘和厚盘恒星的金属丰度与运动学演化,P156
  2. 星系风和物质外流对星系化学演化的影响,P157.9
  3. 大样本低表面亮度星系的特征研究,P152
  4. 仙女星系(M31)的化学-多色测光演化,P157
  5. 强钡星与弱钡星的Monte-carlo模拟,P145
  6. Ia型超新星前身星临界吸积率与金属丰度关系,P145.3
  7. AGB星He壳层内重元素的核合成,P144
  8. AGB星He壳层内核合成及铅星产生的物理条件,P144
  9. 较重中子俘获元素r-process产量及其星系化学演化,O571.5
  10. 不同星族恒星的年龄—金属丰度关系,P141
  11. Ia型超新星前身星研究,P145.3
  12. 银盘化学演化及恒星形成历史,P152
  13. 盘状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半解析研究,P152
  14. 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P152
  15. 星系金属丰度及化学演化的研究,P148
  16. 基于斯隆数字巡天的大样本沃尔夫—拉叶星系研究,P152
  17. 色超导相下旋转中子星质量半径关系与一味色超导相变潜热计算,P145.6
  18. 关于全息暗能量及其在Brans-Dicke宇宙中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P145.9
  19. 超对称化最小暗物质模型,P145.9
  20. 霍金辐射与隧穿效应的相关研究,P145.8
  21. 单态费米子暗物质的唯象研究,P145.9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天文学 > 天体物理学 > 恒星物理学 > 变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