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渤海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及其在循环中的作用

作 者: 马红波
导 师: 宋金明
学 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专 业: 海洋化学
关键词: 渤海沉积物 氮的赋存形态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分类号: P73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451次
引 用: 1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揭示渤海沉积物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文应用自然粒度下的分级分离浸取方法首次对渤海沉积物中氮的形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氮形态分布的地球化学特征;将沉积物氮中可转化和非转化部分定量区别开,并对可转化态中各形态氮对其循环贡献的大小进行了评估;结合底栖生物的分布初步探讨了沉积物中氮与生物生产的关系及底栖生物对氮循环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 渤海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表层沉积物中IEF-N、CF-N、IMOF-N和OSF-N占TN的比例分别为3.67%,0.31%,0.42%和26.45%,OSF-N是可转化态氮的优势形态。IEF-N中NH4+和NO3-具有不同的成岩机制:NH4+主要受OC、Es和粘土矿物性质影响,NO3-与水体分布密切相关。CF-N含量最小,主要受沉积环境pH值的影响。IMOF-N主要由NH4+在Fe3+上的吸附形成,受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控制。OSF-N除与物质来源有关外,受到粘土矿物性质及沉积物粒度的影响。Fe、Mn和Co对IEF-N和IMOF-N的成岩作用影响明显,Cu、Pb和Mo对OSF-N的分布产生影响,二者作用的机理不同。表层样中,约69.15%的氮经过早期成岩作用而埋藏,短期内不再参与循环。氮的埋藏通量与沉积物聚积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受温度、Eh、OC、盐度、硫化物含量等因素影响。沉积物中C/N和N/P均呈现异常的低值,前者主要是由于沉积物中保留了大量的无机氮,后者主要因为陆地排放大量磷入海以及磷的埋藏效率高于氮所致。柱状样中,IEF-N基本随深度减小,IMOF-N随深度有突变现象,OSF-N随深度的变化表明了矿化作用进行的程度。对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分解速率常数有:N>P>C>Si。表层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占总氮的比例高于深层沉积物。OC/ON随深度减小表明沉积物通过某种机制富集了有机氮。 各形态氮在氮循环中作用及渤海氮循环收支。对渤海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的量进行了估算,IEF-N、CF-N、IMOF-N和OSF-N分别为3.657×108kg,2.794×107kg,3.832×107kg和2.372×109kg;结合室内模拟的氮的界面交换通量,估算其完全释放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15a,0.16a,0.225a和13.94a。各形态氮释放的顺序与其结合牢固程度一致,即IEF-N>CF-N>IMOF-N>OSF-N,其对界面交换的贡献大小则随时间尺度大小发生变化:随时间尺度增加,IEF-N、CF-N、IMOF-N的贡献逐渐减小,OSF-N的贡献逐渐增大,当时间尺度大到足以使四态氮完全释放时,其贡献的大小与各形态氮的量一致即OSF-N(84.6%)>IEF-N(13.0%)>IMOF-N(1.4%)>CF-N(1.0%)。非转化态氮占总氮的69.15%,其中由于颗粒物包裹导致的“非转化态”氮为49%,说明粒度的影响非常重要。IEF-N和OSF-N主要存在于颗粒物质外层,是循环的主要参与者,CF-N和IMOF-N绝大部分在内层,对循环的贡献很小。水体中再循环的氮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74.4%)比沉积物中再循环氮的贡献(26.1%)大得多,二者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不同,水体再生的营养盐通常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维持初级生产力的平衡,而沉积物中的再生则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强烈的混合作用提高初级生产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渤海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及其在循环中的作用 马红波 沉积物中江与生物生产的关系及底扫生物对沉和购包循环的影响。IEFN和OSFN的分布均 与初级生产力以及浮游植物个体数量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沉积物中的IEFN的作用相当 于一个氮营养盐的“储存库”对初级生产力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类似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正反 馈机制。IEFN脚4赤潮的发生起加速作用。底栖生物的分布与氮形态分布具有正的相关性:莱 洲湾内IEFN和OSFN的分布与该区域高生物量和高密度的大型底栖动物分布一致,说明在底 栖生物活动活跃的区域营养盐的再生和流动是高效而迅速的。生物扰动能加速矿化作用的进行, 使沉积物在一定深度范围内N’H”含量增加,大型底栖动物的油溉作用使NO。在深层仍有较高的 分布。底栖生物的不同种群对营养盐变化的响应不同。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6
第一章 绪论  6-24
  1.1 前言  6-16
    1.1.1 海洋沉积物中氮的研究概况  6-11
    1.1.2 沉积物中氮的研究方法  11-16
  1.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测  16-24
    1.2.1 采样区的特征  16-17
    1.2.2 样品的采集  17
    1.2.3 分析测定  17-24
第二章 渤海沉积物中氮的特征及其早期成岩作用  24-59
  2.1 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地球化学特征  24-37
    2.1.1 氮形态的分布特征  24-30
    2.1.2 分布的控制因素  30-37
  2.2 柱状样中氮的形态  37-49
    2.2.1 柱状样中氮的地球化学特征  37-45
    2.2.2 柱状样成岩过程  45-49
  2.3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氮的沉积与埋藏及碳、氮、磷的比值关系  49-54
    2.3.1 氮的沉积与埋藏  49-53
    2.3.2 碳、氮、磷的比值关系  53-54
  2.4 氮的形态与金属元素的耦合特征  54-59
第三章 渤海沉积物中的氮在其循环中的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59-71
  3.1 沉积物中氮在其循环中的作用  59-62
  3.2 渤海氮循环收支  62-63
  3.3 沉积物中氮的生态学功能  63-71
    3.3.1 各形态氮与初级生产力的关系  63-65
    3.3.2 底栖生物对氮循环的影响  65-68
    3.3.3 沉积物中氮的生态学意义  68-71
结语  71-75
参考文献  75-80
致谢  80

相似论文

  1. 温郁金在石灰土上栽培试验及其营养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S567.239
  2. 海洋沉积物和生物中多溴联苯醚的方法研究及应用,X132
  3. 珠江口内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累积和迁移研究,X131.2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汞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X142
  5. 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氮形态特征及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功能,P342
  6. 长江流域及黄、东海铝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P736.4
  7. 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水、碳、氮、磷分布及有关过程对植被类型的响应,S157
  8. 氟苯尼考对近岸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P593
  9. 黄海沉积物中氮的粒度结构及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P736.2
  10. 水库对乌江河流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X143
  11. 水坝拦截对乌江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P342
  12. 渤海近代沉积物的古地磁与古环境研究,P318.44
  13. 北京山区森林植被对非点源污染的生态调控机理研究,X52
  14. 沉积物岩心灰度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东海内陆架高分辨沉积记录中的应用,P736.21
  15. 波浪作用下海滩沉积物的动力学行为,P736.21
  16.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底质沉积物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P736.21
  17. 陡山沱组盖帽白云岩和黑色页岩的铁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P736
  18.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海洋地质灾害预报决策系统的设计实现,P736
  19. 洱海沉积物磷形态纵向分布及有机质、酶对其影响研究,P736.21
  20.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P736.21
  21. 南黄海—东海北部悬浮体与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布特征,P736.2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地质学 >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