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及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

作 者: 汤源
导 师: 张广民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品种抗性 栽培密度
分类号: S435.12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麦纹枯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也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70年代以后,随着种植制度变化,高产品种的推广,水、肥管理水平的增强,小麦纹枯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发病面积逐年增加,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小麦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化学防治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经济、速效的防治手段,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应用。选择活性高、低成本并且高效的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是许多植保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许多植保工作者着重探索通过药剂复配解决小麦迟苗、少苗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将首先测定几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的抑菌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以期探索相对安全、有效的杀菌剂类型及简便的防治方法,为小麦纹枯病的化学防治和各种杀菌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基本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及资源进行系统抗病性调查,评价不同小麦品系的抗性水平,为小麦纹枯病的抗病育种提供依据。1.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戊唑醇、三唑酮等5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戊唑醇的抑菌力最强,禾谷丝核菌对戊唑醇的EC50和EC9o分为0.07173 mg/L和2.67415mg/L,其次是烟酰胺,其EC5o值为12.00731 mg/L,苯醚甲环唑和三唑酮等药剂也有较高的活性。2.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体形态及菌核形成的影响对几种杀菌剂处理的菌丝体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经不同药剂处理后,菌丝体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小麦纹枯病菌经戊唑醇等药剂处理后,菌落生长受到抑制,菌丝密集,分枝菌丝增多,且菌丝分枝处溢缩显著,分隔明显受到束缚、变短,菌丝明显膨大。这种形态的变化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更明显。各种杀菌剂对纹枯菌菌核的形成有不同的作用,菌核形成的时间、大小、数目及菌核的位置均有不同,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菌核形成的作用的不同。其中戊唑醇处理后菌核数目明显减少、仅在培养皿的边缘处有少量白色菌核形成,且形成时间较长。但杀菌剂对菌核的萌发没有显著影响。3.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田间防效评价对不同杀菌剂田间防治纹枯病的效果进行测定,发现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烟酰胺。喷药后15天仍以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防治效果较好,其次为烟酰胺和三唑酮。4.不同品种对小麦纹枯病的影响系统调查了25个小麦品种对纹枯病抗性反应,结果表明,在25个小麦品种中,无免疫和高抗品种;其中鉴19、鉴95519、鉴8005等6个品种表现中度抗病,占供试品种的24%;丰抗8355、鉴D0866、鉴9540-55、鉴紫麦等19个品种表现感病,占供试品种的76%,其中中度感病和高度感病的品种分别为8个和11个,但没有发现高抗品种。5.不同栽培密度对小麦纹枯病的影响合理利用栽培技术控制病害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另一重要途径。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济麦22和泰农18品种在基苗数80000/666.7m2、110000/666.7m2、140000/666.7m2、170000/666.7m2、200000/666.7m2共5个栽培密度下纹枯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孕穗期病情发生稳定后,两个品种在基苗数200000/666.7m2时的病情指数分别是基苗数80000/666.7m2时的1.3倍和2倍。小麦栽培密度越小,纹枯病的发病程度越轻,而且经Duncan’s分析,减轻幅度在不同基苗数水平上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不同栽培密度下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分析发现,泰农18,基苗数在8万/666.7m2时的千粒重最大,达41.03g,且与基苗数14万/666.7m2、17万/666.7m2、20万/666.7m2时的千粒重差异显著。但产量与纹枯病的发病程度并不完全同步,基苗数在14万/666.7m2时虽然病情相对较重,但该栽培密度下的产量最大,达500kg/666.7m2,与其它基苗数时的产量差异显著。济麦22千粒重与产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可见生产上既要通过控制基苗数来减轻纹枯病的发病程度,又要使栽培密度有利于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发挥。

全文目录


摘要  6-9
Abstract  9-12
第一部分 引言  12-24
  1.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研究现状  12-18
    1.1 发生与分布  12
    1.2 小麦纹枯病的症状  12-14
    1.3 小麦纹枯病病原  14-15
    1.4 小麦纹枯病的田间发生特点  15-16
    1.5 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因素  16-18
  2. 小麦纹枯病的危害及防治现状  18-23
    2.1 纹枯病的危害及损失  18-19
    2.2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策略  19-22
    2.3 用于小麦纹枯病防治的常用杀菌剂  22-23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3-24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24-46
  1 材料与方法  25-30
    1.1 材料  25-26
      1.1.1 小麦品种  25
      1.1.2 供试菌株  25
      1.1.3 供试药剂  25
      1.1.4 设备仪器  25-26
    1.2 方法  26-30
      1.2.1 菌株分离培养  26
      1.2.2 核相测定  26
      1.2.3 菌丝触合群的测定  26
      1.2.4 含药培养基的配制  26-27
      1.2.5 菌落生长抑制率测定  27
      1.2.6 不同药剂对纹枯菌培养性状及菌丝体形态的影响  27-28
      1.2.7 杀菌剂对菌丝萌发的影响  28
      1.2.8 田间防效试验  28-29
      1.2.9 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调查  29-30
      1.2.10 不同栽培密度与小麦纹枯病的关系  30
  2 结果分析  30-46
    2.1 五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30-35
      2.1.1 不同药剂对Rhizoctonia cerealis的抑菌作用  30-35
      2.1.2 禾谷丝核菌对不同杀菌剂的平均敏感性  35
    2.2 不同杀菌剂对禾谷丝核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35-37
    2.3 不同杀菌剂对禾谷丝核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37
    2.4 不同浓度戊唑醇对禾谷丝核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37-38
    2.5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田间防效评价  38-39
    2.6 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9
    2.7 不同品种及栽培密度对小麦纹枯病的影响  39-46
      2.7.1 不同小麦品种纹枯病发病情况  39-40
      2.7.2 不同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  40-41
      2.7.3 密度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41-44
      2.7.4 不同栽培密度下小麦产量的比较  44-46
讨论  46-50
  1 小麦纹枯病与化学防治  46
  2 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46-47
  3 不同品种及栽培密度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47-50
参考文献  50-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2. 油菜田日本看麦娘的抗药性研究,S451.2
  3. 句容不同品种草莓病害调查及草莓主要病害药剂防治试验,S436.68
  4. 纹枯病防治药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悬乳剂的研制与应用,S435.121
  5. 白僵菌产品开发及防治2种主要害虫的研究,S476.1
  6. 支持向量回归在化学农药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S48
  7. 纳米银材料对植物病原菌物的抑制活性研究,TB383.1
  8. 西安地区千禧樱桃番茄中棚栽培密度试验研究,S626
  9. 雷公藤炭疽病的初步研究,S435.671
  10. 施肥及密度对超高淀粉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S532
  11. 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浓度与盆苗密度对枳壳育苗效应的研究,S154.3
  12. 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单倍型分析及其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S435.32
  13. 陕西草莓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S628
  14. 小麦根际产荧光假单胞细菌拮抗纹枯病菌机理研究,S435.121
  15. 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建植与种子生产技术研究,S54
  16. 吉林省人参主要病害安全用药技术研究,S435.675
  17. 柑橘溃疡病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S436.66
  18. 新型Strobin类杀菌剂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TQ455
  19. 纳米银材料对植物病原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TB383.1
  20. 基于理论生长方程的尾巨桉人工林栽培密度效应评价,S792.3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 麦类病虫害 > 病害 > 侵(传)染性病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