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CMOS/SOI与铁电存储器(FeRAM)的工艺研究

作 者: 范秀强
导 师: 林成鲁
学 校: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专 业: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关键词: SOI CMOS/SOI 抗辐照 D/A A/D FeRAM 1C/1T
分类号: TP33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19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SOI电路具有高速、低压、低功耗、抗辐照、耐高温等优点,由于SOI材料的成本较高,原来它的应用主要局限在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来制作耐高温和抗辐照电路。随着SOI衬底制备技术的发展,SOI国片成本不断降低,使得SOI进入民用成为可能。随着移动通信、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SOI将成为实现低压、低功耗的主流技术。由于SOI技术也是国防微电子的核心技术之一,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在材料等相关技术方面对我国实施限制与禁运。按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SOI材料与器件》的要求,本论文详细研究了CMOS/SOI器件工艺,进行了CMOS/SOI十二位D/A,八位A/D转换器电路的研制工作。作为本论文的另一方面,本文还根据“863”任务的需要研究了在信息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铁电存储器,铁电存储器(FeRAM)是一种非挥发性存储器。它与普通的浮栅存储器(E2PROM)相比,FeRAM具有写操作速度快、可重写次数多、功耗低等优点。近几年来对它的研究一直是集成铁电学领域内研究的热点。结合以上两方面的任务,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根据SOI电路的特点,与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合作,参与了CMOS/SOI十二位D/A、八位A/D转换器讨论与设计的部分工作。在D/A转换器设计中采用了3+9分段结构,对高三位数字量进行3-7温度编码,在没有进行激光调阻的情况下,达到设计所要求的非线性误差,提高了转换器的精度。在A/D转换器的设计中,采用了分级并行转换电路,在牺牲一定的电路速度的情况下,降低了电路制备的难度。 2.对CMOS/SOI晶体管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多次氧化对SOI衬底的顶层硅进行减薄,成功制备出全耗尽的MOS晶体管。优化了MOS晶体管掺杂工艺;使它的阈值电压达到预定要求。发现注入能量和注入杂质分布是影响掺杂的主要因素。在工艺上采用的注入条件为:20~30nm缓冲氧化层;注入能量为40KeV;注入剂量4~8×1012/cm2。 3.在对SOI器件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对CMOS/SOI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利用顶层硅厚度为2400A的P型SOI衬底,参与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的流片工作,成功地制备出CMOS/SOI十二位D/A转换器和CMOS/SOI八位A/D转换器。并对制备的CMOS/SOI A/D、D/A转换器相关功能测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4.自行设计了4×8位铁电存储器,完成了4×8位1C/1T铁电存储器阵列的版图设计、制版。 5.对铁电存储器的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完成了铁电存储器的整个工艺流程。发现作为上电极的Pt与PZT薄膜的粘附性比较差,用丙酮超声清洗时上 — —IV—— \电极的Pt大面积与PZT薄膜剥离。在500℃下退火30分钟后,Pt与PZT薄膜的粘附性得到大幅度改善。 6在对铁电电容的模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后,在Hspice中实现了零反转时间瞬态铁电电客模型( ZSTT model)。采用 ZSTT模型对 IC/IT铁电存储单元的读写时序进行了模拟,并对铁电存储器中的铁电电客面积进行优化。

全文目录


致谢  3-5
发表论文目录  5-6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3
前言  13-15
第一章 SOI的应用及器件物理的若干问题  15-38
  1.1 引言  15
  1.2 SOI技术的发展过程  15-16
  1.3 SOI相对于体硅的优越性  16-19
  1.4 SOI材料制备技术  19-21
    1.4.1 注氧隔离(SIMOX)技术  19-20
    1.4.2 智能剥离(SMART-CUT)SOI新技术  20-21
  1.5 SOI器件的若干物理问题  21-27
    1.5.1 阈值电压  22-24
    1.5.2 亚阈值斜率  24-25
    1.5.3 体效应  25-26
    1.5.4 短沟道效应  26
    1.5.5 翘曲效应  26-27
    1.5.6 寄生双极晶体管效应  27
  1.6 CMOS/SOI工艺  27-31
    1.6.1 隔离技术  27-29
    1.6.2 杂质分布  29-30
    1.6.3 CMOS/SOI工艺流程  30-31
  1.7 SOI技术的应用  31-36
    1.7.1 SOI技术的三个主要应用领域  31-34
    1.7.2 SOI技术应用新进展  34-36
  1.8 本论文工作  36
  本章参考文献  36-38
第二章 铁电薄膜的器件应用  38-45
  2.1 引言  38
  2.2 自发极化与铁电特性  38-39
  2.3 集成铁电器件  39-40
  2.4 铁电动态随机存储器(FERAM)  40-43
    2.4.1 FERAM的优点  40-41
    2.4.2 FERAM研究的主要问题  41-42
    2.4.3 铁电存储器的应用领域  42-43
  2.5 本章小结  43-44
  本章参考文献  44-45
第三章 CMOS/SOI十二位D/A、八位A/D转换器的研制  45-59
  3.1 引言  45
  3.2 CMOS/SOI十二位D/A、八位A/D转换器  45-51
    3.2.1 CMOS/SOI十二位D/A转换器  46-49
    3.2.2 CMOS/SOI八位A/D转换器  49-51
  3.3 CMOS/SOI十二位D/A、八位A/D转换器的工艺流程  51-54
  3.4 器件特性测试分析  54-56
    3.4.1 器件特性测试结果  54
    3.4.2 背栅测试与分析  54-56
  3.5 流片测试结果及分析  56-57
    3.5.1 电路功能测试方法  56
    3.5.2 CMOS/SOI十二位D/A转换器测试结果  56-57
    3.5.3 CMOS/SOI八位A/D转换器测试结果  57
  3.6 本章小结  57-58
  本章参考文献  58-59
第四章 铁电存储器的设计与工艺研究  59-74
  4.1 引言  59-60
  4.2 铁电存储单元  60-64
    4.2.1 1C/1T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  60-62
    4.2.2 2C/2T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  62-63
    4.2.3 FEMFET存储单元及工作原理  63-64
  4.3 4×8位铁电存储器的设计及工艺研究  64-72
    4.3.1 4×8位铁电存储器的设计  64-65
    4.3.2 4×8位铁电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工艺研究  65-72
  4.4 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72-73
  4.5 本章小结  73
  本章参考文献  73-74
第五章 铁电存储单元的模拟  74-84
  5.1 引言  74
  5.2 铁电电容的测量  74-77
    5.2.1 电滞回线的测量  74-76
    5.2.2 瞬时电流测量  76-77
  5.3 ZSTT铁电电容模型  77-78
  5.4 参数提取和分析  78-79
  5.5 ZSTT铁电电容模型的实现  79-81
  5.6 1C/1T存储单元的模拟  81-83
    5.6.1 优化铁电电容的面积  81
    5.6.2 1C/1T铁电存储单元读、写操作的时序  81-83
  5.7 本章小结  83
  本章参考文献  83-84
第六章 总结  84-86
简历  86

相似论文

  1. 硅光子线阵列波导光栅(AWG)器件的研究,TN252
  2. 基于SOI材料的微压传感器研究与设计,TP212
  3. SOI制备中氧离子注入缺陷的控制与研究,TN305.3
  4. 基于自隔离技术的可集成SOI高压(>600V)器件研究,TN386
  5. 高温高压差传感器的设计与特性研究,TP212
  6. 高压SOI LDMOS器件结构设计与模拟研究,TN386
  7. 钛酸铋铁电薄膜的掺杂改性研究,O484.4
  8. FPGA快速配置结构及抗辐照电路设计与实现,TN791
  9. 可重构系统任务调度与系统级FPGA抗辐照设计,TN791
  10. 0.5μm SOI CMOS器件建模与特性研究,TN386
  11. 亚微米互补双极工艺关键器件研究,TN432
  12. 用于PDP行扫描驱动IC的SOI高压器件,TN141
  13. 基于SOI技术的MEMS惯性加速度计的设计与优化,TH824.4
  14. SOI PDP扫描驱动电路设计,TN873.94
  15. 硅基集成化电光调制器的研究,TN761
  16. 集成电路中ESD防护器件的仿真研究,TN403
  17. 硅线波导和微环谐振腔中的四波混频效应及其波长转换研究,TN814
  18. MOS器件单粒子翻转效应研究,TN386.1
  19. 基于SOI的电容式微加速度计的建模及系统级仿真分析,TH824.4
  20. 新型介质场增强SOI高压器件研究,TN386
  21. 新型SOI LDMOS高压器件研究,TN38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 > 存贮器 > 磁存贮器及其驱动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