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新党的崛起和衰落

作 者: 邱东晨
导 师: 李松林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
关键词: 新党 新国民党 政治环境 民进党 权力斗争 大陆政策 群众基础 主流派 客观原因 1993年8月
分类号: D67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1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党前身是国民党非主流派组织的“新国民党连线”。由于理念的冲突和党内权力斗争,受到以台籍官僚为主体的“主流派”的压制,“大陆籍”势力的代表赵少康、郁慕明、李胜峰等成立“新国民党连线”,与“主流派”逐渐形成对立局面。随着党内权力斗争的加剧,“新连线”7名核心人物于1993年8月10日宣布脱离国民党,另组“新党”,目的是“革新政治、安定政局、制衡两党”。新党成立在台湾政坛上造成轰动性新闻。 新党成立有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有四点:1、台湾政治的多元化、民主化为新党成立提供了可能;2、台湾两党对抗的政治环境为第三势力出现提供了空间;3、当时特有的环境为新党成立创造了良机;4、两岸关系发展为新党成立造就外部条件。主观原因则包括党内理念冲突、“新连线”对台湾政治形势的估计和对自身前途考虑三方面的内容。 新党组织独具特色,成立之初即标榜其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以“国会为中心、以民意为导向、以选举为手段”的民主政党,并以“革新政治、安定政局、制衡两党” 自诩。同时,吸收“精神党员”,积极向海外发展。新党的理念具体、清新,“反金权、反台独、反独裁”,宣称是“小市民的代言人”并且提出了不同于国民党、民进党大陆政策。 新党成立后,经过1994至1997年的几次重要公职人员选举,政治势力快速提升。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公职选举中的竞争力上升;2、组织机构和党员人数不断扩大;3、发展地域逐渐拓宽,群众基础日益增强。新党成为仅次于国民党、民进党的“第三大党”。 新党之所以迅速崛起,首先是得到了台湾广大中产阶级的支持;其次是以清新的形象吸引了选民。此外,新党在选举中策略得当,显出了关键性少数作用。 但是,新党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先天不足和难以克服的局限:1、政党地位与发展方向模糊;2、内部矛盾凸现,理念色彩相对淡薄;3、人力、财力匮乏;4、地方组织制度模糊,基层组织力量薄弱;5、外省政党标签及大陆政策的矛盾;6、群众基础具有局限性,第三势力尚未整合。 从1997年开始,以“团结、清廉”标榜的新党接连爆发三波内斗,在年底 的“县市长”选举中受挫,实力大幅下降。而在 1998年底的“三合一”选举中 惨败,标志着新党衰落。1999年,“家变”愈演愈烈,终于在 2000年“总统” 大选中,彻底泡沫化。 新党衰落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选举策略不当是新党衰落的直接原因;路线 模糊、组织松散和频繁的内江是新党衰落的内因;国民党、民进党的联手打压 使新党衰败的岛内因素和外因。 新党的出现,意味着国民党的再次分裂,增加了台湾政局的变数;对两岸 关系也产生了影响。 新党兴衰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台湾小党发展历程的缩影。新党面临的路线 困境、组织困境、人才困境、财政困境以及接连不断的内江,也是台湾其它小 党所存在的实质性发展困境。新党的未来和明天,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其他小 党的未来与明天。在台湾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21世纪,新党和其他小党不 排除与其它政党整合的可能。这些小党如何以民族大义为重;如何开拓自身发 展空间、突破制约因素,成为岛内政治环境的有力制衡力量,还需要一个较为 艰难的长期过程。

全文目录


引言  7-8
一、 新党的成立  8-18
  (一) 新党成立的原因  8-13
  (二) 新党的组织形式、政治理念与主张  13-18
二、 新党的崛起与发展  18-30
  (一) 新党发展概况  18-22
  (二) 新党迅速崛起与发展的原因  22-30
三、 新党的衰落  30-50
  (一) 新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0-37
  (二) 新党衰落的表现  37-43
  (三) 新党衰落原因  43-50
四、 新党对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的影响  50-53
  (一) 新党对岛内政局的影响  50-52
  (二) 新党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52-53
结语: 从新党看台湾小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53-55
参考书目  55-57
后记  57-58

相似论文

  1. 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研究,D675.8
  2. 从权势与话轮转换角度看《马丁·伊登》中人物权势斗争,I712.074
  3. 我国中小企业政治策略有效性研究,F276.3
  4. 台湾当局大陆政策演变的影响因素探析,D618
  5. 论科道对明代政治的影响,K248
  6. 日益扩大的鸿沟?,D771.2
  7. 青少年重大抢劫犯罪的现状及成因,C913.5
  8. 工业园区政治环境问题研究,F420
  9.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政治环境分析,D61
  10.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之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D267
  11. 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的政治难题及其对策探析,D618
  12. 明治时期日本的军事思想与政策,K313
  13. 试析恢复高考对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之影响,D432.9
  14. 国民党大陆政策演变及其根源分析,K295.8
  15. 张洁创作风格论,I206.7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研究,D663
  17. 政治环境变迁下的胡政之报刊思想研究,G219.29
  18. 王禹偁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原因初探,I207.22
  19. 民进党执政以来的“去中国化”问题研究,D675.8
  20. 民进党“执政”前后的两岸经贸交流,D675.8
  21. 国民党三时期大陆政策比较研究,D675.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地方政治 > 台湾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