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品牌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标志再设计研究

作 者: 杨燕
导 师: 胡维平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品牌战略 标志 再设计
分类号: TB4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反思传统发展模式而做出的明智选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研究范围也逐渐从传统的环保视角引申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创新地提出企业也需要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发展不难,但难的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同质化的微利时代,企业间竞争的重点早已从产量、质量、广告等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上来。企业要想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具备差异化的品牌,具备个性化的标志。近年来,企业更换标志早已演变成时尚潮流。从纷繁众多的企业标志再设计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出一个优秀的标志设计就意味着一笔好的生意。打价格战并非企业生存的长久之计,只有不断与时俱进,适时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才能为企业赢得更丰厚的利润和更多的竞争优势。论文以可持续发展及企业品牌战略为研究背景,结合经济学、营销学、管理学及设计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企业“换标热”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近十年国内外纷乱庞杂的企业标志再设计表象中,理清标志再设计的原则、程序、类型,并着重分析了企业更换标志的内在原因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论文着重从企业标志的名称、图形、色彩、文字四方面入手对新、旧标志的构成方式、表现特征作了细致的对比分析,且进一步归纳出标志再设计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以及标志再设计在形式、内涵、技术、情感四方面的发展趋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又提出没有一劳永逸的标志设计,企业应审时度势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但标志再设计也并不是万能的,只是企业品牌升级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企业在更换标志之前应三思而后行,避免盲目跟从。从无到有是创造,从有到“有”更是一种创造。如果我们能够把眼光放的足够长远,在我们的身后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源泉。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再设计”比“设计”更为重要,企业标志再设计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最大限度地规避品牌老化,保持品牌的新鲜与活力,促使企业不断与时俱进,实现持续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10
第一章 绪论  10-17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0-12
    1.1.1 研究的背景  10-11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2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4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14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5
  1.4 课题研究方法  15
  1.5 课题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15-17
    1.5.1 课题研究的难点  15-16
    1.5.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6-17
第二章 品牌可持续发展标志设计  17-35
  2.1 可持续发展概述  17-19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17-18
    2.1.2 经济可持续发展  18
    2.1.3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8-19
  2.2 品牌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19-30
    2.2.1 品牌概述  19-22
    2.2.2 品牌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22-27
    2.2.3 我国企业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27-30
  2.3 标志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30-35
    2.3.1 标志概述  30-32
    2.3.2 标志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32-35
第三章 标志再设计  35-48
  3.1 再设计  35-37
    3.1.1 再设计的内涵  35
    3.1.2 再设计的应用  35-37
  3.2 标志再设计  37-40
    3.2.1 标志再设计的概念  37
    3.2.2 国内外标志再设计的现状分析  37-40
  3.3 标志再设计的原则  40-43
    3.3.1 匹配性原则  40-41
    3.3.2 延续性原则  41-42
    3.3.3 兼容性原则  42-43
  3.4 标志再设计的程序  43-46
    3.4.1 调研  43
    3.4.2 定位  43-44
    3.4.3 设计  44
    3.4.4 发布  44-45
    3.4.5 沟通  45-46
  3.5 标志再设计的类型  46-48
    3.5.1 标志的改良  46-47
    3.5.2 标志的变革  47-48
第四章 标志再设计的原因分析  48-67
  4.1 经济因素与标志再设计  48-58
    4.1.1 市场疲软,以变争胜  48-49
    4.1.2 企业跨国经营,以换拓需  49-53
    4.1.3 危机公关,以换求稳  53-54
    4.1.4 品牌老化,以变换颜  54-55
    4.1.5 企业整合,以换求变  55-58
  4.2 科技因素与标志再设计  58-61
    4.2.1 数字传媒变革,以革促变  58-60
    4.2.2 技术进步,以新求新  60-61
  4.3 文化因素与标志再设计  61-64
    4.3.1 多元文化融合,以换促聚  61-62
    4.3.2 民族情结高涨,以变促承  62-63
    4.3.3 时尚思潮涌现,以变随流  63-64
  4.4 情感因素与标志再设计  64-67
    4.4.1 迎合受众,以换随主  64-66
    4.4.2 人文关怀,以变求忠  66-67
第五章 标志再设计表现手法研究  67-93
  5.1 非凡之名——名称再设计分析  67-73
    5.1.1 品牌命名原则  67-69
    5.1.2 标志名称再设计的方法  69-73
  5.2 心动之形——图形再设计分析  73-79
    5.2.1 标志设计中图形的特征  74-76
    5.2.2 标志图形再设计分析  76-79
  5.3 炫彩之色——色彩再设计分析  79-87
    5.3.1 色彩属性与标志设计  79-81
    5.3.2 标志再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规律  81-82
    5.3.3 标志色彩再设计分析  82-87
  5.4 雅致之字——标志的字体再设计分析  87-93
    5.4.1 以拉丁文字为主的标志再设计  87-89
    5.4.2 以汉字为主的标志再设计  89-91
    5.4.3 以阿拉伯数字为主的标志再设计  91-93
第六章 标志再设计的利弊及发展趋势  93-111
  6.1 标志再设计的SWOT分析  93-98
    6.1.1 SWOT分析法  93
    6.1.2 SWOT分析法与标志再设计  93-94
    6.1.3 标志再设计的优势分析  94-95
    6.1.4 标志再设计的劣势分析  95
    6.1.5 标志再设计的机会分析  95-96
    6.1.6 标志再设计的威胁分析  96-98
  6.2 标志再设计的发展趋势  98-111
    6.2.1 形式上的发展趋势  98-101
    6.2.2 内容上的发展趋势  101-104
    6.2.3 技术上的发展趋势  104-107
    6.2.4 情感上的发展趋势  107-111
第七章 结语  111-115
  7.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111-112
  7.2 论文研究结论  112-113
  7.3 论文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113-115
致谢  115-116
参考文献  116-119
附录A:论文图片目录  119-123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23

相似论文

  1.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2. 混粉电火花成型机主机系统及工艺试验的研究,TG661
  3. 纳米稀土硬质合金YG11R的成分与工艺优化及磨损研究,TG135.5
  4. 基于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女性内衣设计研究,TS941.713.3
  5.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6. 光探针测量系统中瞄准信号的检测与处理的研究,TH74
  7. 半球谐振陀螺误差分析与测试方法设计,V241.5
  8. 金属蜂窝与再生冷却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V215.4
  9.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10. 中国城市地铁站声环境设计策略研究,U231.4
  11.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12. 科技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13. 万科模式的居住小区设计研究,TU984.12
  14.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15.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16. 体育场馆国际设计竞赛创作理念研究,TU245.2
  17.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18.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19. 现代广场景观中的理水研究,TU986.2
  20.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21. 高校艺术教学建筑设计研究,TU244.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 > 工业设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