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隋唐洛阳水环境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作 者: 田莹
导 师: 李令福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历史地理学
关键词: 隋唐 洛阳 水环境 城址变迁 城市布局
分类号: K928.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1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洛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在此建都,在其境内的洛河沿岸东西不足100里的范围内留下了五大都城遗址,分别是: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周代洛邑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洛阳盆地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伊、洛、瀍、涧四条河流蜿蜒其间。由于水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要素,与城市的发展亦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建城的先决条件。故这四条河流的存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洛阳地区古代都城城址的选择和变迁。本文在略述前四大城址的基础上,主要论述隋唐洛阳城水环境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既可以归纳出洛阳都城发展与水环境之间的一些规律,同时对今天洛阳的城市发展也可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总体认识,介绍了选题依据、相关研究综述及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介绍洛阳盆地的总体自然环境,特别是与历代洛阳城建设密切相关的伊水、洛水、瀍水、涧水(即谷水)等自然河流的具体分布和变迁情况。第二部分:隋唐以前洛阳诸水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隋唐以前,洛阳地区有四大城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周代洛邑遗址和汉魏洛阳城遗址,所以在研究时段上就分为夏、商、两周和汉魏四个时期来论述,文中分别论述了各个时期伊、洛、瀍、涧四条河流与都城的选址、城市发展及布局之间的相互影响,为研究隋唐洛阳城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隋唐洛阳城跨河而立的选址原则及其特殊布局。隋唐洛阳城,洛水贯都,并分别引伊、瀍、涧三条河流入城。该部分主要论述了隋唐洛阳城跨河而立的选址原则及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城市特殊布局。第四部分:伊、洛、瀍、涧水系与隋唐洛阳城的相互影响。文中首先对隋唐洛阳城的城市水利系统做一详细论述,包括城内供排水系统以及城市水景等;同时对河渠的负面影响水患进行了考证,分析其对城市各方面的破坏性,以及人们为减少水患采取的措施。第五部分:通济渠与隋唐洛阳城。隋代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使洛阳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和转运中心。而运河对洛阳的影响也很大,文中主要从其对商业布局及仓储业的影响两方面来详细论述。第六部分:洛阳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的规律及启示。通过对全文总结,归纳出洛阳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的规律,有以下几点认识:第一,洛阳地区五大城址的选择,大都沿洛河的北岸布置,说明洛河北岸更适合建城和人居。五大城址的变迁方向是沿洛河东西移动,且东西不足100里,为背邙面洛。说明洛阳地区城址的变迁受山河所制约。第二,隋唐洛阳城的城址形状及城市布局,深受其周围水环境的影响。隋唐洛阳城城垣依据山水地理形势顺势弯曲;城市布局上出现宫城偏居西北隅,市场、园林、仓储等大都设置在河渠附近。第三,在城址的选择和变迁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人们对水环境的不断认识、改造和利用,尤其是隋唐时期对水环境的影响最大。跨洛河而建、复引谷水入洛,改变了谷水的流路,使其重新回复原河道;通济渠的开凿,使得洛河最终改道。第四,水环境对洛阳城市发展影响深远,对今天洛阳现代化建设、规划仍有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绪论  10-18
  一、选题缘由  10
  二、相关研究综述  10-14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5
    (一) 研究思路  14
    (二) 研究方法  14-15
  四、洛阳地区总体自然环境概况  15-18
第一章 隋唐以前洛阳诸水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8-49
  第一节 伊洛河与二里头夏都  18-22
    一、二里头遗址的范围和布局  18-19
    二、伊洛河与二里头夏都的关系  19-22
  第二节 偃师商城与其周围水环境  22-29
    一、偃师商城的选址  23-24
    二、偃师商城周围水环境与城市总体布局  24-26
    三、偃师商城城市水利体系  26-29
  第三节 洛、瀍、涧水与两周洛邑  29-37
    一、西周洛邑  29-32
    二、东周王城  32-37
  第四节 谷洛水与汉魏洛阳城  37-49
    一、汉魏洛阳城整体布局  37-42
    二、汉魏时期对自然河流的开发利用  42-47
    三、引谷、堰洛对谷水、瀍水及洛水的影响  47-49
第二章 隋唐洛阳城跨河而立的选址原则及其特殊布局  49-56
  第一节 隋唐洛阳城另辟新址跨河而立的原因  49-52
    一、隋唐洛阳城弃旧址辟新址的原因  49-50
    二 新址跨河而立的选址原则及其原因  50-52
  第二节 跨河而立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52-56
    一、隋唐洛阳城整体形状并不规整  52
    二、宫城、皇城偏居西北隅  52-53
    三、中轴线偏于全城西部  53-54
    四、外郭城的布局  54-56
第三章 伊、洛、瀍、涧水系与隋唐洛阳城的相互影响  56-83
  第一节 伊、洛、瀍、涧水系——隋唐洛阳城的城市水利系统  56-65
    一、洛阳城城市水利系统  56-61
    二、隋唐洛阳城内主要桥梁的变迁  61-65
  第二节 城市水景——隋唐洛阳城的池沼建设  65-74
    一、宫苑池沼分布  65-67
    二、外郭城池沼分布  67-71
    三、隋唐洛阳城池沼的特点  71-74
  第三节 伊、洛、瀍、涧水系对隋唐洛阳城造成的负面影响—水灾  74-83
    一、隋唐洛阳城水灾考证  74-78
    二、隋唐洛阳城水灾影响分析  78-80
    三、为减少水患政府对河流采取的措施  80-83
第四章 通济渠与隋唐洛阳城  83-100
  第一节 隋开大运河及唐代对运河的整修  83-88
    一、隋代开凿大运河  83-86
    二、唐代对汴渠的治理  86-88
  第二节 通济渠与隋唐洛阳城的商业布局  88-94
    一、隋唐时期的洛阳三市  88-89
    二、漕运的繁荣对唐代洛阳商业布局的影响  89-93
    三、唐后期洛阳城的衰落  93-94
  第三节 隋唐漕运与洛阳仓储业的发展  94-100
    一、隋代洛阳仓储业的发展  94-96
    二、唐前期洛阳仓储业的繁荣  96-97
    三、唐后期洛阳仓储业的相对衰弱  97-100
第五章 洛阳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的规律及启示  100-106
参考文献  106-110
致谢  110-111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11

相似论文

  1.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2.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3. 洛阳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研究,X171
  4.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5. 河网水环境预警技术体系研究,X853
  6. 隋唐墓志委婉语研究,K877.45
  7. 水环境污染物总量监控的方法与应用研究,X832
  8. 隋唐城池军事防御体系探析,K242
  9. 基于多模型的水环境远程模拟仿真技术研究,TP391.9
  10. 辽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与分配模式研究,X321
  11. 闭式地表水源热泵水体热承载能力研究,TU831
  12. 隋唐时期汴州的发展,K242
  13. 《博雅笛谱》曲名考,J609.2
  14. 隋唐宋语音规范研究,H113
  15. 四川川化马边磷矿采选项目环境质量评价研究,X820.2
  16. 石家庄炼油厂升级改造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X523
  17. 杭嘉湖地区引排水工程改善水环境效果分析,TV213.4
  18.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视域中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G124
  19. 《隋唐演义》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I207.41
  20. 基于ArcGIS的西安地铁沿线土地利用分析,F301
  21. 隋唐洛阳城洛南里坊区历史名园价值评价及保护利用途径,TU984.11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地理 > 中国地理 > 专类地理 > 历史地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