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木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机理研究

作 者: 陈荣庚
导 师: 吴小平;羿红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生物工程
关键词: 木霉 食用菌 鉴定 抑菌机理 生物防治
分类号: S47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8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采自福建、浙江等省19个地方的95份木霉污染的食用菌菌筒和子实体样品进行分离,获得了49株木霉菌株,并对这49株木霉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49株木霉菌株分别是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 Rifai,深绿木霉T.atroviride Karsten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Samuels 4种木霉菌。形态学与ITS鉴定结果一致;棘孢木霉首次在食用菌中发现,深绿木霉分离到少量菌株,哈茨木霉和长枝木霉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59%和31%,似乎是食用菌栽培中优势污染种群;同时发现木霉病原菌的种类与采集地点、食用菌的种类有一定相关,如在浙江庆元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菌筒中分离的木霉主要是哈茨木霉,在广州刺芹侧耳(杏鲍菇)Pleurotus enyngii菌筒中分离的木霉主要是棘孢木霉,而从福建浦城香菇污染袋中分离的木霉主要是深绿木霉。对不同木霉侵染食用菌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木霉对食用菌的侵染能力存在差异,侵染食用菌能力强的木霉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侵染能力并不一定强,这表现出木霉对真菌侵染的特异性。探讨了木霉侵染食用菌的机理,发现木霉可通过溶壁、缠绕等方式作用于食用菌菌丝细胞壁,也可通过产生挥发性物质、非挥发性物质抑制菌丝生长,但木霉产几丁质酶的能力以及木霉的生长速度与木霉的侵染能力没有直接相关。木霉经过食用菌菌丝诱导后,其发酵液对食用菌菌丝的抑制作用增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8
ABSTRACT  8-9
引言  9-15
  1 木霉的分类  9-10
  2 木霉的应用研究  10-13
  3 木霉的防病机制  13-15
正文  15-34
  1 材料与方法  15-19
    1.1 材料  15-17
      1.1.1 样品来源  15-16
      1.1.2 实验用菌株  16-17
    1.2 方法  17-19
      1.2.1 形态鉴定  17
      1.2.2 木霉的侵染能力及侵染机制分析  17-19
        1.2.2.1 木霉的侵染能力  17
        1.2.2.2 木霉对食用菌、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的重寄生作用  17
        1.2.2.3 木霉发酵代谢物对食用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17-18
          1.2.2.3.1 木霉发酵代谢物对食用菌菌丝的抑制作用  17-18
          1.2.2.3.2 木霉发酵代谢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18
        1.2.2.4 食用菌菌丝诱导木霉抑菌物的产生  18
        1.2.2.5 木霉挥发性物质对食用菌的抑制作用  18-19
        1.2.2.6 木霉几丁质酶活力的测定  19
  2 结果与分析  19-32
    2.1 形态学分类鉴定结果  19-23
    2.2 木霉的侵染能力  23-27
      2.2.1 木霉对食用菌的侵染能力  23-26
      2.2.2 木霉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侵染能力  26-27
    2.3 木霉对食用菌、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的重寄生作用  27-28
      2.3.1 木霉引起食用菌丝形态的变化  27-28
      2.3.2 木霉引起植物病原真菌菌丝形态的变化  28
    2.4 木霉发酵代谢物对食用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28-30
      2.4.1 木霉发酵代谢物对食用菌的抑制作用  28-29
      2.4.2 木霉发酵代谢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29-30
    2.5 食用菌菌丝诱导后,木霉发酵液对食用菌的抑制作用  30
    2.6 木霉挥发性物质对食用菌的抑制作用  30-31
    2.7 木霉的几丁质酶活性  31-32
  3 讨论  32-34
    3.1 首次在食用菌栽培中发现棘孢木霉  32-33
    3.2 木霉的种类与采集地的相关性  33
    3.3 木霉的侵染能力  33
    3.4 木霉的侵染机理  33-34
结论  34-35
参考文献  35-42
致谢  42

相似论文

  1.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2.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3. 藏药三果汤散抗氧化有效成分研究,R29
  4.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5. rd29A驱动RdreBlBI基因转化‘红颊’草莓的研究,S668.4
  6.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7. 豫西、豫北及冀南地区4个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种类和致病型鉴定及品种抗性研究,S435.121
  8. 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多菌灵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X172
  9. 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特征分析,S852.61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1、N基因的序列分析,S852.65
  11. 猪细小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12. 海洋放线菌GY-4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研究,Q936
  13. 嗜酸乳杆菌NX2-6抑菌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TS201.3
  14. Fengycin对Rhizopus stolonifer作用机理研究,TS201.3
  15.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土传烟草青枯病生防研究中的应用,S435.72
  16. 防治土传香蕉枯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68
  17. 芝麻枯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种质抗枯萎病特性研究,S435.653
  18.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19. 鲁豫皖交界地区四个CCN群体种类和致病型鉴定及品种对淮阳群体的抗性评价,S435.121
  20. 江苏省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及水稻抗瘟基因鉴定,S435.111.41
  21. Bacillus subtilis SQR9的黄瓜促生和枯萎病生防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S436.4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各种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