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配气机构优化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作 者: 魏国东
导 师: 林建生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动力机械及工程
关键词: 配气机构 凸轮型线 仿真分析 优化设计
分类号: TK4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配气机构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以及工作的可靠性、耐久性。随着发动机性能要求的提高,为了使发动机在高速运行的条件下仍能够平稳、可靠地工作,对配气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气凸轮是配气机构的核心部分,配气凸轮型线的设计是配气机构优化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模拟计算和试验研究则是发动机配气机构研究的两种重要手段。本文应用AVLrrYCON软件,建立了某发动机配气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分析,明确了该配气机构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文对发动机性能匹配的要求,调整了配气正时,设计了新的配气凸轮型线。通过B00ST软件对发动机性能进行仿真计算,采用优化设计的凸轮型线后,配气机构出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发动机中低速性能比原机有所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最后,加工制造了新的配气凸轮,并通过样机台架试验证实了之前计算研究结论的正确性。主要研究工作包括:(l)应用rrYCON软件建立了发动机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表明原机配气机构存在着气门丰满系数偏低,凸轮与挺柱接触应力偏大,凸轮最小曲率半径过小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配气凸轮型线改进设计的措施和途径。(2)运用rrYCON软件的凸轮设计模块对凸轮型线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新设计的凸轮型线后,配气机构运动学、动力学特性得到改善,解决了原机配气机构存在的问题。(3)应用B00ST软件对发动机进行了性能仿真模拟计算,结果显示配气机构改进后,发动机的中低速性能比原机有所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要求。(4)对采用新凸轮型线的凸轮轴进行了样件加工,并通过样机台架试验证实了之前所做计算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4
  1.1 课题背景  8-9
  1.2 配气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9-11
  1.3 配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  11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1-13
  1.5 本章小结  13-14
第二章 配气凸轮设计基础理论  14-25
  2.1 凸轮型线设计的影响因素  14-16
  2.2 配气凸轮设计准则  16-19
  2.3 凸轮型线的设计方法  19
  2.4 凸轮基本段的型线设计  19-23
    2.4.1 复合正弦抛物线型  20
    2.4.2 复合摆线Ⅱ型(FB2)  20-22
    2.4.3 高次多项式  22-23
  2.5 凸轮缓冲段的型线设计  23-24
    2.5.1 等加速—等速型  23-24
    2.5.2 余弦型  24
  2.6 本章小结  24-25
第三章 配气机构模拟计算与分析  25-41
  3.1 配气机构模型特征参数的计算  25-28
  3.2 配气机构运动学计算  28-36
    3.2.1 配气机构运动学分析模型的建立  28-29
    3.2.2 气门升程的测量及对比分析  29-32
    3.2.3 配气机构运动学仿真计算与分析  32-36
  3.3 配气机构动力学计算  36-40
    3.3.1 配气凸轮机构动力学计算模型  36-37
    3.3.2 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  37-38
    3.3.3 配气机构动力学仿真计算与分析  38-40
  3.4 本章小结  40-41
第四章 配气凸轮型线改进设计及模拟计算与分析  41-55
  4.1 配气正时的优化  41-44
    4.1.1 配气正时分析  42-43
    4.1.2 配气正时调整  43-44
  4.2 配气凸轮型线优化设计  44-47
    4.2.1 凸轮型线设计思路  44
    4.2.2 工作段的设计  44-46
    4.2.3 缓冲段的设计  46-47
  4.3 新设计的凸轮型线评价及分析  47-53
    4.3.1 新设计凸轮型线的运动学计算与分析  48-50
    4.3.2 新设计凸轮型线的动力学计算与分析  50-53
  4.4 原型线与新型线配气机构的对比分析  53-54
  4.5 本章小结  54-55
第五章 发动机性能循环模拟计算与试验验证分析  55-63
  5.1 发动机循环模拟计算理论  55
  5.2 模型的建立  55-56
  5.3 模型的标定  56-58
    5.3.1 发动机台架试验  56-57
    5.3.2 试验值和计算值的比较  57-58
  5.4 原机和优化后的模拟性能对比  58-60
  5.5 凸轮样件的试验验证  60-61
  5.6 本章小结  61-63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工作展望  63-66
  6.1 全文总结  63-64
  6.2 工作展望  64-66
参考文献  66-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2.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3.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4. 采油中心的动力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改进,TE933.1
  5. 深部大陆钻探用钻机顶驱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TE922
  6. 拖拉机驾驶室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S219.02
  7. 秸秆还田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S223.25
  8. 基于RFID和GPRS的无线通信平台的医疗应用,R319
  9. 基于Moldflow软件的MP4壳体注塑分析与优化设计,TQ320.662
  10. CC采油厂薪酬体系的优化设计,F426.22
  11. 1200吨全自动粉煤灰蒸压砖成型装备液压系统研究与设计,X705
  12. 仿人形机器手的开发与研究,TP242
  13. 履带式推土机的等温球铁材料支重轮硬化层裂纹扩展的研究,TG156.3
  14. 喷气织机六连杆打纬机构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TS103.33
  15.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课堂教学教师提问的优化设计,G633.55
  16. 机械液压约束活塞发动机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支持环境研究,TP311.52
  17. 150吨平头塔式起重机整机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TH213.3
  18. 冷却器传热的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TQ021.3
  19. 涡扇发动机气动流道优化设计技术研究,V235.13
  20. SCTP多路径传输性能研究,TN915.04
  21. 纬编柔性复合防刺层性能优化设计与探讨,TS186.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内燃机 > 一般性问题 > 构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