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CeO_2的制备及在生物柴油中的应用

作 者: 李秀凤
导 师: 包桂蓉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热能工程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小桐子油脂肪酸 油酸 生物柴油 酯化反应 UPLC
分类号: TK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能源、环境和气候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煤炭、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类的巨大消耗,使其正在逐渐走向枯竭。据估计,按世界化石能源的探明储量,石油最多可再用50年,天然气可用60年,煤可供应160年。而且化石能源的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这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加快了风能、太阳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研发步伐,生物质能由于其可再生性以及良好的环境友好性,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生物柴油便是其中的一种。生物柴油又称脂肪酸甲酯,是以动植物油脂或餐饮废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化或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新型清洁燃料,可用于锅炉、涡轮机、柴油机等。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剂分为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但催化剂分离难、废液多、副反应多、对设备有腐蚀;非均相催化剂不仅可以解决均相催化剂的这些问题,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稳定性好、可再生等优点。因此非均相催化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旨在制得一种用于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高催化活性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ZrO2-CeO2。首先将自制固体超强酸SO42-/ZrO2-CeO2用于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通过单因素试验,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醇酸体积比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动力学计算表明,油酸和甲醇酯化反应的反应级数为1.46,活化能为27.35kJ/mol,动力学模型为(?)=68.27e(?)其次,为了获得更高的催化性能,以相同反应条件下小桐子油脂肪酸和甲醇酯化制备生物柴油产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催化剂活性的指标,分别对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Ce02负载量、氨水浓度、浸渍液浓度、滴定终点pH、陈化时间、焙烧温度等12个条件经行了优化,并借助XRD、BET、TEM、TG、TPD、FTIR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Ce02的加入能提高固体酸S042-/Zr02的催化活性;生物柴油产率随陈化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超过24小时以后基本无影响;在湿气氛中焙烧会导致催化剂比表面积的下降;氨水浓度、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影响酸中心的强度;焙烧时间影响催化剂酸中心的数量;与有预焙烧相比,无预焙烧制得的催化剂性能更佳等。最佳制备方法是:CeO2负载量为5%,用25%的浓氨水速度由慢到快进行滴定,滴定终点pH值为8.6左右,常温陈化24h,研磨至100目,用0.5mol/L的H2SO4浸渍1h,500℃焙烧3h.最后,按最优制备条件制得催化剂用于催化小桐子油脂肪酸和甲醇的酯化反应,同样进行了单因素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1.44,活化能为Ea=45.31kJ/mol,动力学模型为(?)。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小桐子油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得出小桐子油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组成。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35
  引言  10
  1.1 固体酸催化剂  10-20
    1.1.1 固体酸催化剂简介  10-11
    1.1.2 固体酸的分类  11-12
    1.1.3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的酸中心模型  12-13
    1.1.4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3-14
    1.1.5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活性的影响因素  14-16
    1.1.6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表征  16-18
    1.1.7 S0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应用  18-20
  1.2 生物柴油  20-33
    1.2.1 全球能源现状  20-25
    1.2.2 生物柴油研究的意义  25-27
    1.2.3 生物柴油国内外发展现状  27-31
    1.2.4 生物柴油的原料  31
    1.2.5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  31-33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33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33-35
第二章 固体超强酸 SO_4~(2-)/ZrO_2-CeO_2催化油酸酯化反应的试验研究  35-46
  2.1 试验  36-39
    2.1.1 试验试剂与仪器  36-37
    2.1.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37
    2.1.3 反应原理  37
    2.1.4 试验装置  37-38
    2.1.5 试验方法  38
    2.1.6 酯化率的测定方法  38-39
  2.2 结果与讨论  39-45
    2.2.1 单因素分析  39-42
    2.2.2 反应动力学研究  42-45
  2.3 本章小结  45-46
第三章 固体超强酸 SO_4~(2-)/ZrO_2-CeO_2制备条件的优化及表征  46-60
  3.1 试验  46-47
    3.1.1 试验材料及设备  46-47
    3.1.2 试验方法及装置  47
    3.1.3 酯化率的测定  47
  3.2 表征设备技术参数  47-48
    3.2.1 X射线衍射仪(XRD)  47
    3.2.2 程序升温还原和升温吸附仪(TPD)  47
    3.2.3 热重分析仪(TG)  47
    3.2.4 比表面积测定仪(BET)  47
    3.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47-48
    3.2.6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48
  3.3 小桐子油完全水解  48
  3.4 结果与讨论  48-57
    3.4.1 负载量的影响  48-50
    3.4.2 氨水浓度的影响  50-51
    3.4.3 pH值的影响  51-52
    3.4.4 陈化温度的影响  52
    3.4.5 陈化时间的影响  52-53
    3.4.6 浸渍液浓度的影响  53-54
    3.4.7 浸渍时间的影响  54-55
    3.4.8 焙烧温度的影响  55-56
    3.4.9 焙烧时间的影响  56
    3.4.10 有无预焙烧的影响  56-57
    3.4.11 焙烧气氛的影响  57
  3.5 催化剂的稳定性  57-58
  3.6 本章小结  58-60
第四章 固体超强酸 SO_4~(2-)/ZrO_2-CeO_2催化小桐子油脂肪酸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  60-69
  4.1 试验  60-62
    4.1.1 试验材料及设备  60-61
    4.1.2 催化剂的制备  61
    4.1.3 试验装置及方法  61
    4.1.4 酯化率的测定  61-62
  4.2 小桐子油脂肪酸的测定  62-64
    4.2.1 小桐子油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62
    4.2.2 小桐子油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62-64
  4.3 试验结果及讨论  64-68
    4.3.1 单因素分析  64-66
    4.3.2 动力学研究  66-68
  4.4 本章小结  68-69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69-71
  5.1 总结  69-70
  5.2 展望  70-71
致谢  71-72
参考文献  72-77
附录  77

相似论文

  1. 超临界甲醇法从煎炸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TE667
  2. 树脂催化废食用油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试验研究,TE667
  3.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的合成与性能研究,TQ323.4
  4. 小桐子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医用级制备工艺研究,TQ223.163
  5. 生物柴油副产品甘油制备环氧氯丙烷,TQ223.26
  6. 不同大气压力下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TE667
  7. 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及降低其冷凝点的研究,TE667
  8. 生物柴油及其与石化柴油混合燃料润滑性能的对比研究,S232.6
  9. 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TE667
  10.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网络对生物柴油制备工艺的优化,TE667
  11. 共轭多烯脂肪酸的氧化机制及其稳定性改善,O621.25
  12. 基于LCA的生物柴油技术经济评价研究,TE667
  13. 衣康酸类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U528.042.2
  14. 共轭亚油酸对小鼠肝脏生脂与脂解基因表达的影响,S816
  15. 吴茱萸“温通心阳”功效的基础性研究,R285
  16. 生物柴油发动机仿真及废热回收分析,TK429
  17. 一种芳香植物配方提取物的减肥功效和化学成分研究,R284
  18. 醇、醚类燃料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U464
  19. 食物与性别对米格列奈钙人体内药物动力学的影响,R96
  20. 用于提高体内外基因转染功效的亚油酸和聚苹果酸双接枝壳聚糖新型纳米载体,R450
  21. 通关藤、虎杖与消瘤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R28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生物能及其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