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太谷秧歌曲调逻辑探究

作 者: 陈娟
导 师: 王亮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太谷秧歌 曲调 旋律音调结构 五声性多宫综合 调发展手法
分类号: J60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太谷秧歌是源于太谷县的一种地方歌舞小戏。它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浓郁的泥土气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其曲调中的丰富的民间音乐语汇和奇特的旋律进行,特别是丰富的调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流行于晋中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太谷秧歌”,其曲调的独特性一直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从对太谷秧歌的搜集、整理、出版不同版本的《太谷秧歌曲集》到对太谷秧歌音乐特性、歌词文学的关注,一直处于较粗略的状态。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关庆顺和阎定文先生才对太谷秧歌音乐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而涉及太谷秧歌音乐的书籍不为多见,即使少数存在的也仅限于对曲调的搜集整理。本文就基于这种情况对太谷秧歌曲调进行研究,通过对太谷秧歌的曲调逻辑因素中的音调结构、调式关系入手分析,运用比较、定量分析、统计、归纳等研究手法,在旋律音调结构、五声综合调式(运用黎英海先生《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中综合七声调式理论)、单一调式结构等四个方面作了系统地分析,得出了富于特色的曲调特性,与之前发表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着重对太谷秧歌旋律音调结构进行分析,其中以宫下2—2—2型近声韵的综合音调出现最频繁,其次是四度到八度以上跳进与窄声韵、近声韵相结合的旋律音调结构,这两个旋律音调结构把太谷秧歌的主要音调特色都概括了。第二,首先对五声综合调式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之后将太谷秧歌五声综合调式按照基本宫调与上五度宫调、基本宫调与下五度宫调、基本宫调与上下五度宫调三个层次做了分析,并总结出最常用的宫系综合形式。最后总结了太谷秧歌五声综合调式运用手法的四种类型。第三,通过太谷秧歌单一调式的分析总结,各种调式按照使用量的多少依次排序为:徵、宫、羽、角、商。这样使文章尽量做到了全面、准确、客观地运用分析数据来得出结论,探究其在音乐本体上的由来和体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9
ABSTRACT  9-4
目录  4-11
引言  11-13
第一章 太谷秧歌概述  13-16
  第一节 太谷秧歌历史  13-14
  第二节 太谷秧歌题材表现  14-16
第二章 单一性调式  16-26
  第一节 徵调式  16-21
  第二节 宫调式  21-23
  第三节 羽调式  23-24
  第四节 角调式  24-25
  第五节 商调式  25-26
第三章 五声综合调式  26-43
  第一节 黎英海的“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与多宫综合现象的相关研究  26
  第二节 五声综合调式的内涵  26-29
    1、旋律的多宫性  26-29
    2、旋律的五声性  29
    3、综合调式的性质  29
  第三节 五声综合调式与其它调接触的比较  29-30
  第四节 综合调式的调式特点  30-31
  第五节 综合调式与双重调式性的游移  31
  第六节 基本宫系与上五度综合  31-36
  第七节 基本宫系与下五度综合  36-37
  第八节 上下五度宫系的综合以及基本宫系与上下五度的综合  37-41
  第九节 五声综合调式小结  41-43
    1、宫系偏音的突出  41-42
    2、综合性音调的运用  42
    3、节奏的作用  42
    4、共同音级的运用  42-43
第四章 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43-60
  第一节 以近声韵与窄声韵或宽声韵相结合的旋律音调结构类型  45-49
  第二节 以四五度结构的双宽声韵构成的旋律音调结构类型  49-50
  第三节 以大声韵、小声韵相结合的旋律音调结构类型  50-53
  第四节 以四度到八度跳进与窄声韵、近声韵相结合的旋律音调结构类型  53-56
  第五节 复合型旋律音调结构  56-60
第五章 太谷秧歌中独特的终结音  60-64
  第一节 上句中结音在低音la上,下句终结音在do上  60-61
  第二节 上句中结音在re音上,下句终结音在fa上  61-62
  第三节 上句中结音在“mi”上,下句终结音在“sol”上  62-63
  第四节 上句中结音在“sol”上,下句终结音在“降si”上  63-64
结语  64-66
参考文献  66-69
附录  69-70
致谢  70-71
发表文章目录  71-72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2-73

相似论文

  1. 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J624.1
  2. 关于从太谷秧歌中提取舞蹈动作元素的探讨,J722.2
  3. 试论叔本华意志主义美学视域中音乐与哲学的一致性,J601
  4. 秦腔音乐的调式、调性及曲调发展手法的研究,J617.5
  5. 太谷秧歌舞蹈动态研究,J722.2
  6. 乐府《长相思》研究,I207.22
  7. 《碎金词谱》与《教坊记》同名曲调的考证研究,I207.23
  8.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中钢琴伴奏的“变化”研究,J624.1
  9. 清末民初时调研究,I207.39
  10. 王燕卿古琴音乐研究,J632.31
  11. 论古典诗歌吟诵教学,G633.3
  12. 唐宋词体溯源,I207.23
  13. 论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新思想、新技法(1915-1927),J609.2
  14. 菏泽地区民歌曲调与演唱风格研究,J607
  15. 艾夫斯作品中的“引用曲调”研究,J605
  16. 蔡家洼五音大鼓及其曲种渊源的音乐学考察,J617.9
  17. 论歌唱的语言技巧,J616
  18. 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J613
  19. 唐教坊曲子曲名乐调源流考,J609.2
  20. 江苏民歌曲调逻辑因素探究,J614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民族音乐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