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对我国各省贸易开放度的影响

作 者: 黄吉雯
导 师: 华民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世界经济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地理位置 经济结构 地区对外贸易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0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引起了世界性的瞩目。学术界普遍认为,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经济迅速增长给我国国内带来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国各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我国各省贸易开放度的巨大差异。本文着重研究了造成我国各省贸易开放度不平衡的根本原因,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欠发达地区贸易开放度的政策策略,从而使得我国地区间经济能够实现平衡增长和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引入贸易引力模型来量化“地理位置”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经济结构”变量。本文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9-2006年的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贸易的运输成本是我国对外贸易在沿海地区集中的根本因素,内陆省份要克服这样的不利影响,提高贸易开放度的正确措施是发展高附加值、低运输成本的产业,并由此得出推论,中西部地区要靠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来发展贸易决非良策,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的加工贸易适合在交通运输成本低的地区发展。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无论是在世界经济的层面,还是从我国地区经济的角度出发,以贸易依存度衡量的贸易开放度都对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正相关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影响贸易开放度的一般性因素和影响我国各省贸易开放度的特定性因素,并且指出将国际贸易引力模型引入分析的可行性。第三章运用加入经济结构变量的贸易引力模型对我国各省贸易开放度进行回归检验,并得出结论,地理位置通过运输成本影响我国各省贸易开放度,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对于贸易有促进作用,因为高附加值、低运输成本的产品可以最大程度的抵消距离因素带来的高运输成本的不利因素。这一章同时也分析了造成我国各省贸易开放度差异的其他因素。第四章根据模型回归检验的结果对我国各地区发展对外贸易提出了政策建议,中西部地区省份发展低运输成本、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最有利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不适合发展高运输成本、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这一章也对中西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基于地理位置的WSNs路由算法研究与改进,TN929.5
  2. 基于区域划分的Ad Hoc网络多径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3. 车载自组织网络中路径还原算法和路由协议的研究,TN929.5
  4. 经济结构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F752.68
  5. 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空间分析,F299.2
  6. 中国武术产业结构体系研究,G852
  7. 分簇DTN网络路由算法研究,TN929.5
  8. 我国信贷规模与二元经济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F123;F224
  9. 我国省域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化研究,F127;F224
  10.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淮南市经济结构调整,F127
  11. 结构导向型区域创新体系研究,F127
  12.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F014
  13.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高能效的WSN路由协议的研究,TN915.04
  14. 基于太阳阴影轨迹的经纬度估计技术研究,TP391.41
  15. 经济内外失衡下的货币政策解析及调控模式选择,F822.0
  16. 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分析,F124.7
  17. 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研究,F127
  18. 基于投入产出扩展技术的经济结构优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F224
  19. 安徽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F812.45
  20. 农村土地制度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研究,F321.1
  21. 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现实分析,F12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