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语普通话中“给”字句的句法研究

作 者: 王红
导 师: 温宾利
学 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给”字句 双宾结构 与格结构 与格动词
分类号: H14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汉语中的“给”字句结构,对其进行了重新分类,并描述了各类“给”字句的生成。文章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由朱德熙(1979)提出的各类“给”字句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总结了各类“给”字句之间的相互关系:S1和S4在本文的分析中应该等同对待,也就是说,不含“给”字的S4可以看作是含有“给”字的S1的缩略式;S2和S4之间存在多种区别,不能一概而论,须各自讨论其生成过程;而S2和S3则可统一为与格结构“给”字句来进行分析。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对于“给”字句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即“给”字句共分为两类:双宾结构“给”字句和与格结构“给”字句。之后,文章又在最简方案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两类“给”字句的生成分析。文章采用何晓炜(2008)的分析来解释双宾结构“给”字句的生成:利用包含“转移”意义的参数±F来表示直接宾语转移的方向。动词如果属于“给予”类,那么参数±F为正,直接宾语从主语向间接宾语方向转移:而对于“索取”类动词,参数±F为负,直接宾语从间接宾语向主语方向转移。作者认为,在与格结构的生成中,直接宾语较之间接宾语,与动词的语义联系更为紧密,因而动词应先与直接宾语合并,而不是先与间接宾语合并。在对“给”字句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两个相关问题。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在同一结构中,“给”字不重置,笔者经过分析认为,这一现象受如下规则制约:在汉语普通话中,同一结构中如果介词的位置已经由“给”字充当,那么动词不能再为“给”。然而,关于另一个问题:本文采用的双宾结构模式在解释某些由“给”字构成的英汉成语和习语时遇到困难,参数±F所包含的“转移”意义不能完全解释这一现象,本文没有能够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也表明的本文研究的缺陷所在,该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全文目录


ACKNOWLEDGMENT  5-6
ABSTRACT  6-8
摘要  8-10
CONTENTS  10-11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15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15-35
  2.1.Previous Studies on the Gei Constructions  15-22
    2.1.1.Zhu(1979)  15-17
    2.1.2.Zhou(2000)  17-21
    2.1.3.Levin and Havov(2008)  21-22
  2.2.Previous studies on DOCs  22-35
    2.2.1.Definition of DOCs  22-29
    2.2.2.A Comparison between DOC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29-31
    2.2.3.Deng's(2003) and Wang's(2006)Analysis of DOCs  31-35
CHAPTER THREE Our Analysis of the Gei Constructions  35-54
  3.1.A Comparison of the Four gei Constructions  35-37
    3.1.1.Similarities  35-37
    3.1.2.Distinctive Features  37
  3.2.Relation between S_1 and S_4  37-44
  3.3.Relation between S_2 and S_4  44-50
  3.4.Relation between S_3 and S_2  50-54
CHAPTER FOUR Reclassification and Generation of the Gei Constructions  54-65
  4.1.Reclassification of the Gei Constructions  54-56
  4.2.Generations of the Gei Constructions  56-61
    4.2.1.Generation of DOC Gei Constructions  59-60
    4.2.2.Generation of DC Gei Constructions  60-61
  4.3.Problem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61-65
    4.3.1.Repetition of gei in the Same Construction  62-63
    4.3.2.Some Idioms  63-65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65-69
REFERENCES  69-71

相似论文

  1. “远宾续动”结构研究,H146
  2.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形态分析,TU986.1
  3. 基于闭频繁项集的Web日志挖掘,TP393.092
  4. 英语母语者汉语非宾格动词习得研究,H195
  5. 长沙方言双宾结构的句法研究,H174
  6. 大跨斜拉网格结构中斜拉索参数振动理论分析及其试验研究,TU399
  7. 张弦巨型网格结构特性研究,TU399
  8. 中国大学生英语非宾格动词习得研究,H314
  9. “V他个……”结构的形成及其相关问题,H146
  10.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留学生双宾结构偏误研究,H146
  11. 汉语的分裂作格现象,H146
  12.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非宾格动词泛被动化的研究,H319
  13. 英语作格结构与中动结构认知对比研究,H314
  14.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作格动词习得中的题元结构迁移,H319
  15. 论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生成,H146
  16. 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斜交网格结构性能研究,TU973.2
  17. 拉索预应力肋环形球面巨型网壳的稳定性研究,TU399
  18. 拉索预应力球面巨型网格结构的静力性能及其结构优化,TU399
  19. 拉索预应力球面巨型网格结构的地震响应及减震控制研究,TU311.3
  20. 网格结构多维地震响应计算方法的对比研究,TU399
  21. 某大型复杂空间网格结构施工过程仿真与监测,TU39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句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