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深井回采巷道顶板离层与支护技术研究

作 者: 李冰冰
导 师: 李德忠
学 校: 安徽理工大学
专 业: 采矿工程
关键词: 深井 回采巷道 顶板离层 临界值 联合支护
分类号: TD3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9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分析大量工程实测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力学分析,对深井回采巷道顶板离层与支护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得出了离层形成的力学机理和条件;影响回采巷道顶板离层的主要因素;顶板离层临界值的确定方法;围岩流变特性。然后根据国投新集公司刘庄煤矿13-1煤层的地质条件和赋存状况,进行FLAC2D数值模拟分析,对锚杆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了在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回采巷道顶板锚杆长度选取2.2m,帮锚杆长度选取2.2m,间排距选取0.8×0.8m时,对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良好,且变形及塑性区均趋于稳定的低值。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得出顶板浅部离层较深部大;刘庄矿13-1煤首采面回采巷道顶板离层临界值:老顶初次来压前为100mm;老顶初次来压后为120mm。两巷支护方式:掘进期间,在顶板完整的情况下,采用锚梁网索联合支护;在顶板破碎的情况下,采用架U型棚支护;而回采期间主要采取铰接梁托棚进行超前支护。最后分析了锚梁网索支护的优点。本文研究成果对类似条件深井回采巷道的顶板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3
1 绪论  13-23
  1.1 问题的提出  13-15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21
  1.3 存在的问题  21
  1.4 研究的意义  21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21-22
  1.6 研究技术路线  22-23
2 深井回采巷道顶板离层机理  23-42
  2.1 回采巷道顶板事故  23-24
    2.1.1 回采巷道顶板事故分类  23
    2.1.2 离层型围岩片帮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  23
    2.1.3 离层型围岩片帮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  23-24
  2.2 顶板离层与顶板离层临界值的定义  24
  2.3 离层形成的力学机理及条件  24-27
    2.3.1 离层形成的力学机理  24-26
    2.3.2 形成离层的条件  26-27
  2.4 影响回采巷道顶板离层的主要因素  27-31
    2.4.1 地应力  27-29
    2.4.2 围岩力学性质  29
    2.4.3 顶板岩层结构  29-30
    2.4.4 锚杆支护参数  30
    2.4.5 巷道断面  30
    2.4.6 护巷煤柱尺寸  30-31
    2.4.7 采动影响  31
  2.5 顶板离层临界值的确定方法  31-33
  2.6 流变分析  33-41
    2.6.1 围岩流变分析  33-38
    2.6.2 锚固体流变分析  38-41
  2.7 本章小结  41-42
3 数值模拟与锚杆参数优化  42-54
  3.1 FLAC简介  42
  3.2 模型的建立  42-44
  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4-50
    3.3.1 位移分布规律  44-48
    3.3.2 应力分布规律  48-50
  3.4 锚杆参数优化  50-53
    3.4.1 顶板锚杆长度优化  50
    3.4.2 帮部锚杆长度优化  50-51
    3.4.3 锚杆间排距优化  51-53
    3.4.4 锚杆参数优化结论  53
  3.5 本章小结  53-54
4 现场实测分析  54-75
  4.1 地质条件  54
  4.2 现场观测  54-56
    4.2.1 观测目的与要求  54
    4.2.2 测点的布置与仪器的安装  54-56
  4.3 数据整理与分析  56-74
    4.3.1 顶板离层仪  56
    4.3.2 多点位移计  56-68
    4.3.3 液压枕  68-70
    4.3.4 顶板离层临界值的确定  70-72
    4.3.5 两帮移近量  72-74
  4.4 本章小结  74-75
5 深井回采巷道支护理论研究  75-88
  5.1 深井回采巷道的支护现状和特点  75-76
    5.1.1 深井回采巷道的支护现状  75
    5.1.2 深井回采巷道的特点  75-76
  5.2 合理选择回采巷道支护形式及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76-77
    5.2.1 合理选择回采巷道支护形式  76-77
    5.2.2 回采巷道支护形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77
  5.3 巷道锚杆支护理论及其适用条件  77-80
  5.4 巷道顶板锚索支护原理及其适用条件  80-83
    5.4.1 连续梁(板)减跨理论  81-82
    5.4.2 软弱顶板悬吊理论  82-83
  5.5 支护方式及施工工艺  83-87
    5.5.1 掘进期间的支护方式及施工工艺  83-85
    5.5.2 回采期间的超前支护  85-86
    5.5.3 锚梁网索联合支护  86-87
  5.6 本章小结  87-88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88-90
  6.1 主要结论  88-89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89-90
参考文献  90-93
致谢  93-94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4

相似论文

  1. 唐口煤矿千米深井综放开采矿压显现与控制研究,TD326
  2. 大宁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确定方法研究,TD713
  3. 考虑动载的巷道顶板离层及控制的FLAC3D模拟研究,TD353.6
  4. 薄层灰岩顶板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TD353
  5. 有冲击地压倾向巨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TD353
  6. 回采巷道过断层顶板破坏特征研究,TD353
  7. 回采巷道预应力让压均压锚杆支护技术研究,TD353.6
  8. 高温高压油井完井管柱及其密封件设计研究,TE925.3
  9. 基于FLAC~(3D)的桩锚与土钉联合支护结构的数值计算,TU753
  10. 土岩结合地层上微型钢管桩—锚杆联合支护的应用研究,TU472
  11. 小口径深井救援机器人的设计研究,TP242
  12. 一维单边接触过程性质的研究,O211.6
  13.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TD353
  14. 薄煤层膏体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TD353
  15. 极近距离跨采底板巷道稳定性研究,TD353
  16. 华北油田西柳10断块深井高温分注技术研究与应用,TE357.6
  17. 提高徐家围子深井钻速的钻头参数评价和研制,TE921
  18. 超深井固井水泥石性能变化规律研究,TE256.3
  19. 深井软岩倾斜巷道支护技术研究,TD353
  20. 千米深井大硐室围岩动态响应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TD353
  21. 煤矿千米深井自动减压供水系统研制,TP29-A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矿业工程 > 矿山压力与支护 > 矿井支护与设备 > 巷道支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