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单晶硅金刚石车削频谱分析与刀具磨损机理

作 者: 张建国
导 师: 孙涛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单晶硅 金刚石车削 刀具振动频谱 加工表面质量 刀具磨损机理
分类号: TG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单晶硅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能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光学系统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红外光学材料。然而,单晶硅具有硬度高、脆性大、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比较接近的特点,利用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很难得到单晶硅高质量的加工表面,一般采用研抛方式加工。近年来,由于单点金刚石超精密车削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且相对于超精密研抛加工具有几何精度高、效率高、成本低、易于控制、可对复杂表面进行加工的特点,这就使得具有优良特性的金刚石车削技术加工脆性材料的研究倍受瞩目。目前,单晶硅超精密切削过程中材料的脆塑转变机理和微纳去除机理以及金刚石刀具塑性域切削单晶硅刀具磨损机理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上述研究内容作出探索性工作。首先,本文利用科学实验、仿真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将单晶硅金刚石车削过程中切削力的波动引起刀具振动的频谱分布在数值上加以研究,通过分析刀具振动频谱分布与切削参数的关系,探究单晶硅脆塑转变现象及微纳变形去除方式对频谱变化的影响,认为单晶硅以相变-滑移混合方式进行塑性变形;利用刀具振动频谱随切削长度的数值分布,通过观测特征频段数值变化可以在线监测金刚石刀具的磨损状态。其次,由于单晶硅车削加工后表面质量是影响其应用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借助于纳米压痕实验,研究单晶硅超精密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机械力学性能随切削速度及刀具切削长度的变化关系,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为制订单晶硅加工工艺路线做一定准备。最后,本文借助于SEM分析单晶硅金刚石超精密车削刀具随切削长度和切削速度的磨损形态,发现微沟槽磨损是造成金刚石刀具剧烈磨损的主要因素,随后建立刀具磨损量随切削长度和切削速度的关系模型,发现金刚石刀具磨损过程可分为初始磨损、缓慢磨损和剧烈磨损三个阶段,且较高切削速度下刀具磨损量较小;利用XPS分析方法研究加工后单晶硅表层物质成分用以深入研究金刚石刀具磨损机理,发现碳化硅和类金刚石碳硬质颗粒的生成是造成刀具微沟槽磨损的主要原因,并发现碳化硅所占比重较大。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单晶硅紫外激光微加工工艺研究,TN249
  2. 氢化纳米硅薄膜硅量子点光电流响应调控,O471.1
  3. 单晶硅高效制绒方法的研究,TM914.4
  4. 真空冶金法提纯高铝掺杂单晶硅尾料,TF13
  5. 单向压缩和纳米压痕引起的单晶硅相变研究,TB302.3
  6. TiO_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在砷吸附中的应用,O614.411
  7. 晶体硅太阳电池表面织构化工艺的研究,TM914.4
  8. 柔性太阳能电池屈曲的力学行为研究,TM914.4
  9. 快速热处理对掺锗直拉单晶硅的影响,TN304.12
  10. 激光对硅太阳能电池和硅CCD的损伤效应研究,TM914.4
  11. 模具材料单点金刚石车削中表面粗糙度的研究,TG51
  12. 单晶硅太阳电池扩散工艺和绒面制备的研究,TM914.4
  13. 电子辐照对单晶硅性能影响的研究,TN304
  14. 单晶硅表面摩擦诱导纳米凸结构的摩擦学性能表征,TB383.1
  15. 共轭基团有机分子在单晶硅表面的组装及其光电性质研究,O472
  16. 高纯硅胶基质色谱填料的合成,O657.7
  17. 单晶硅生长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少子寿命的影响,TM914.4
  18. 铁基水滑石到铁氧体的转化行为研究及磁场对铁氧体/单晶硅组装电极光电转化的影响,TQ050.4
  19.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扩散工艺与电学特性仿真研究,TM914.4
  20.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铝背场的特性研究,TM914.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 车削加工及车床(旋床)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