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贪污罪混合主体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作 者: 李岱岷
导 师: 宗那生
学 校: 内蒙古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贪污罪 混合主体 共同犯罪 身份 立法完善
分类号: D924.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8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贪污罪共同犯罪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对于贪污罪共同犯罪的认定难点又集中在混合共犯的认定问题上。共同犯罪本身具有复杂性,共犯与身份的问题,把共同犯罪与身份的特殊性结合在一起,理论界对它众说纷纭,在各国的立法上也差别悬殊。而共犯与身份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是不可回避的,我国刑法学界对此的探讨尚不充分,也远没有达成共识。由于贪污罪是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因而作为构成要件的纯正身份犯,贪污罪的混合主体共同犯罪在认定更加与贪污主体身份密切相关,在学术界关于共同犯罪与身份的观点也存在着争论。司法实践中,因贪污共同犯罪情况复杂及在理论上的争论,影响了对该犯罪的定罪量刑。因此,文章从贪污罪共同犯罪的混合主体身份入手展开探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共同犯罪与身份关系的立法及理论的对比和分析,对比新中国关于共同犯罪的刑事立法,指出了我国刑事立法中关于混合主体共同犯罪定罪量刑规定的空缺和不足,由于我国刑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因而在共同贪污犯罪实践认定中争议较多。因此文章对理论界关于混合主体共同贪污犯罪定性的不同理论观点逐一进行分析,并指出主犯决定说、分别定罪说、实行行为决定说、共同犯罪性质决定说以及利用职务便利决定说等几种学说的合理之处和缺陷。本文的创新在于通过分析最后总结出关于贪污罪混合主体共同犯罪的定性应当将共同犯罪性质决定说和利用职务便利决定说有机结合起来的定性方法。根据上述论述,对我国混合主体共同犯罪的刑事立法中亟待弥补和完善的很多空缺和不足,文章也提出一些刑事立法建议,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各项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面临这与国际接轨的新挑战,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通过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关规定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对我国刑事立法应与国际接轨的一些建议,一是根据国际公约,应当将职务犯罪主体统一起来,另外,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应将有关由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共同构成的犯罪规定在刑法总则当中。通过本文的写作,希望对我国混合主体共同犯罪的刑事立法能够有所启示。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S  6-11
引言  11-12
第一部分 贪污罪共同犯罪立法概述  12-17
  一、外国和其他地区贪污罪共同犯罪与身份的立法及理论概述  12-15
    (一) 日本刑法理论的观点  13
    (二) 意大利刑法理论的观点  13-14
    (三) 我国台湾省刑法理论的观点  14
    (四) 澳门特别行政区刑法理论的观点  14
    (五)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  14-15
  二、新中国有关贪污罪共同犯罪和身份的刑事立法  15-17
第二部分 贪污罪共同犯罪中的混合主体问题  17-24
  一、我国刑法对贪污罪混合主体规定的空缺  17
  二、混合主体共同贪污犯罪定性的不同理论观点  17-22
    (一) 主体都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相互利用职务便利或者分别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相互配合、相互利用,共同实施贪污行为  18
    (二) 具有特定身份者与国家工作人员相互勾结共同侵犯公共财物  18-19
    (三) 是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者与国家工作人员内外勾结共同实施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19-22
  三、不具有身份者与特殊主体内外勾结的共同贪污行为的定性  22-24
    (一) 不具有身份者与特殊主体共同实施贪污行为,前者利用后者的职务便利,非法占有了公共财物  23
    (二) 特殊主体教唆、帮助不具有身份者实施侵占、窃取、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  23
    (三) 不具有身份者教唆、帮助特殊主体实施侵占、窃取、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  23-24
第三部分 对贪污罪共同犯罪问题的立法完善  24-28
  一、根据国际公约,应当将贪污罪主体界定为“公职人员”或“公务员”  24-26
    (一) 现行规定将“国家工作人员”与“从事公务的人员”混为一谈,将“国家”职能扩大化  24-25
    (二) “国家工作人员”不是标准的法律概念  25
    (三) “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含义不明确,内容较为抽象,且用“公职人员”或“公务员”的称谓更具法律性、科学性、逻辑性和严密性  25-26
  二、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应将有关由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共同构成的犯罪规定在刑法总则当中  26-28
结语  28-29
注释  29-31
参考文献  31-34
致谢  34

相似论文

  1. 基于身份的多重数字签名及签密算法研究,TN918.1
  2. 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建构研究,D820
  3. 受贿罪若干问题案例分析,D924.392
  4. 受贿罪主体相关问题研究,D924.392
  5. 网络赌博犯罪问题的研究,D924.3
  6. 女性主义视角下《恩惠》的主题解读,I712.074
  7. 纳博科夫的文化身份焦虑,I712.06
  8.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探析,D924.392
  9. 论逃税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D924.3
  10. 完善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问题研究,D926
  11. 边缘境遇下的女性书写,I313.06
  12. 张一白城市电影的创作研究,J905
  13. 当前行贿犯罪手段的新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D917
  14. 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刑事规制研究,D924
  15. 论纳丁·戈迪默三部小说中的跨种族爱恋及白人女性的身份建构,I478.074
  16.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浅析,D924.3
  17. 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之刑法学分析,D924.392
  18. 考试作弊行为的刑法规制探讨,D924.3
  19.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短篇小说中的哥特风格,I712.074
  20. 基于物理拓扑感知的Chord算法研究,TP393.02
  21. 嵌入式Web系统安全性的研究与实现,TP393.0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贪污贿赂罪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