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絮凝法深度脱氮除磷的研究

作 者: 吴剑坤
导 师: 普红平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电絮凝 脱氮除磷 去除率
分类号: X7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活污水虽属于浓度相对较低有机废水,但其中有机高分子物质和氮、磷等其他养分的含量都还很高。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日益增加,使大量含氮、磷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中,增加了水体氮、磷负荷,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开发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工艺迫在眉睫。电絮凝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颇具竞争力的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高效、稳定和无需投加化学药剂等显著特点。但由于能耗的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电絮凝法对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其脱氮除磷的效果。试验采用双铝极板,以NH3-N、TP和COD的去除率等为指标,分别通过改变电解时间、极板间距、电流密度、原水pH值等参数,研究各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获得处理的最佳运行工况。电解时间太短,絮凝效果较差,电解的时间过长,电流效率会降低,也会使电耗、铝耗及处理成本增大。电解时间应该控制在30 min之内为宜;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电絮凝法的处理效果最好;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对COD,NH3-N,TP的去除率都增大,但考虑能耗的关系,电流密度可控制在7.82-15.6A/m2;极板间距的增加,COD去除率下降,试验中的极板间距对磷的去除率影响不是很大,氨氮的去除率随着电极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实际应用中考虑到电耗及其他因素,电极间距可控制在1.0-2.0cm范围内。对单因素分析的电解时间,原水pH值、极板间距、电流密度这4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最终经过综合平衡,得出实验的最佳方案为原水pH值8.0,极板间距为1.5 cm,电流密度为15.6 A/m2,电解时间为25 min。实验通过称量电解前后电极材料的净重差来计算处理1 m3水所消耗的电极材料量,结果铝电极消耗量为2.5 g/m3;根据电絮凝过程的电流、电压和电解时间来计算电絮凝处理二级处理出水的电能消耗,结果电絮凝法处理二级处理出水电耗为4度/吨。本文利用电絮凝法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为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TP去除率达到70%以上,NH3-N去除率达30%以上。电絮凝法深度处理后COD和TP含浓度都达到了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8
第一章 绪论  8-10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9
  1.2 主要研究内容  9-10
    1.2.1 研究内容  9
    1.2.2 研究技术路线  9-10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0-27
  2.1 水体的富营养化概况  11-12
  2.2 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及脱氮除磷的概况  12-14
  2.3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及脱氮除磷的研究进展  14-16
  2.4 电絮凝技术的研究现状  16-27
    2.4.1 电絮凝技术的研究历史  16-17
    2.4.2 电絮凝的作用机理  17-19
    2.4.3 电絮凝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  19-24
    2.4.4 电絮凝技术的局限性及其改进工艺  24-27
第三章 电絮凝法深度脱氮除磷的研究  27-52
  3.1 引言  27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7-31
    3.2.1 试验材料  27-28
    3.2.2 试验方法  28-30
    3.2.3 电絮凝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30-31
  3.3 结果与分析  31-51
    3.3.1 单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1-46
    3.3.2 电絮凝法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  46-50
    3.3.3 电絮凝处理二级处理出水的电极与电能消耗  50-51
  3.4 本章小结  51-52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52-54
  4.1 结论  52-53
  4.2 建议  53-54
致谢  54-55
参考文献  55-61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1

相似论文

  1.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2. 湛江湾微生物群落在不同营养梯度水体中的变化,Q938.8
  3. 沸石填料水洗法提纯沼气工艺实验研究,TQ221.11
  4. 三种蓼科植物对水分胁迫和污染物暴露的响应,Q945.78
  5. 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对水分胁迫及污染物暴露的响应,X52
  6. 山仔水库沉积物蓝藻复苏环境影响因子研究,X524
  7. 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其脱氮除磷特性研究,X703
  8. 湛江地区大型饮用水供水水库污染状况研究与管理,X524
  9. 扰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X173
  10. 机械振动辅助液中喷气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TG661
  11. 城镇污水MBBR强化脱氮除磷中试研究,X703
  12. 水生植物净化景观水体的作用研究,X173
  13. 氨基硅油微乳废水电化学预处理技术研究,X703.1
  14. 城市污水A~2/O处理工艺的运行与探讨,X703
  15. 温室甲鱼养殖废水生物滤池—蔬菜水培系统联合处理技术研究,X714
  16. 青堆子湾营养盐季节变化特征及多种富营养化评价方法的比较,X55
  17. 富营养化水体不同水华阶段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X524
  18. 固定化菌—藻体系净化养殖废水协同作用的研究,X703
  19.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在济南水质净化二厂工艺优化改造中的模拟研究,X703
  20. 基于VC++地表水水质预测评价系统,X824
  21. 基于ELCOM-CAEDYM耦合模型的淀山湖营养物调控的研究,X83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