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研究

作 者: 吴丽芳
导 师: 吴燕丹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高校 女性体育教师 职业高原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G80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37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世界妇女发展的呼声,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在我国,随着人权意识提升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女性体育教师高校体育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宪法》为基础,《民法》、《婚姻法》等法律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的颁布,使得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的权益保障逐渐受到重视,但是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发展的不连续性使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很难有完整而科学的体系。我国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在政策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力度以及职业管理等方面,与其他学科还有较大差距。和谐社会要求教育和谐发展,而教育的和谐发展很大因素取决于师资队伍建设。新世纪对于高校体育既是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迫切要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及时走出职业高原,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普通高校女性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将切入点锁定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研究,提出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应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调查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目前的职业发展现状。以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为调查主体,对其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并借鉴职业高原三维度理论来阐明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如不同人口学差异、工作满意度相关研究,分析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现状及规律。结果显示: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高原现象,层级高原现象最严重,中心化高原较为严重,内容高原尚不严重。在人口学差异下,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有差异。高校分布、学历差异对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影响不大;职称、年龄、教龄差异对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有较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女性社会学、关怀伦理学、职业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层面进行策略研究。突破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应努力实现社会公正;重视政策扶持;健全相关法规;高校应努力营造适合女性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环境;女性教师自身应增强发展意识,以适应和谐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新要求。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5
中文文摘  5-10
第1章 绪论  10-22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0-13
    1.1.1 世界妇女发展的呼声是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研究的直接动力  10-11
    1.1.2 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11-12
    1.1.3 职业生涯管理的发展为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背景  12
    1.1.4 大学体育改革的进程为突破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高原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12-13
  1.2 文献综述  13-22
    1.2.1 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概念界定  13-14
    1.2.2 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测量工具研究  14-15
    1.2.3 我国教师职业高原的研究概况  15-16
    1.2.4 我国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研究概况  16-18
      1.2.4.1 关于女性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相关研究  17
      1.2.4.2 关于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研究  17-18
    1.2.5 目前我国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现状的深层剖析  18-22
      1.2.5.1 对阻碍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认识不足  18-20
      1.2.5.2 理论研究偏多,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实证研究较少  20
      1.2.5.3 没有建立起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20-22
第2章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  22-28
  2.1 研究方法  22-25
    2.1.1 文献资料调研法  22
    2.1.2 调查法  22-24
      2.1.2.1 问卷调查法  22-23
      2.1.2.2 专家访谈法  23-24
    2.1.3 数理统计法  24
    2.1.4 逻辑分析法  24-25
  2.2 研究对象  25
  2.3 研究的基本思路  25
  2.4 预期价值  25-28
第3章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理论基础  28-36
  3.1 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理论阐释  28-29
    3.1.1 不同领域的高原现象的诠释  28
    3.1.2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诠释  28-29
    3.1.3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界定  29
  3.2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结构  29-31
    3.2.1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结构  29-31
    3.2.2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  31
  3.3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特征  31-32
  3.4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32-34
    3.4.1 社会学理论—女性社会学  32-33
    3.4.2 管理学理论—职业生涯管理  33
    3.4.3 伦理学理论—关怀理论  33-34
  3.5 本章小结  34-36
第4章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调查研究  36-62
  4.1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背景研究  36-43
    4.1.1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情况  36-40
      4.1.1.1 高校主管部门对下列相关女性的法律以及制度关注度  36-37
      4.1.1.2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的结构  37-39
      4.1.1.3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工作情况  39-40
    4.1.2 阻碍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40-41
    4.1.3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  41-42
    4.1.4 小结  42-43
  4.2 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的职业高原现状分析  43-52
    4.2.1 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的人口学特征  43-44
    4.2.2 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总体特征  44
    4.2.3 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人口学差异  44-52
      4.2.3.1 福建省不同职称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特征  44-46
      4.2.3.2 福建省不同级别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特征  46-47
      4.2.3.3 福建省不同教龄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特征  47-49
      4.2.3.4 福建省不同年龄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特征  49-51
      4.2.3.5 福建省不同学历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特征  51-52
  4.3 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  52-55
    4.3.1 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总体状况  53
    4.3.2 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问卷与工作满意度相关研究  53-55
  4.4 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的职业高原的回归分析  55-58
    4.4.1 层级高原的回归分析  55-56
    4.4.2 内容高原的回归分析  56-57
    4.4.3 中心化高原的回归分析  57-58
  4.5 小结  58-62
第5章 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策略研究  62-70
  5.1 完善的政策法规建设是支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保障  62-63
  5.2 社会支持是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突破职业高原的根本保证  63
    5.2.1 建立新型的社会两性文化观  63
    5.2.2 加强妇女组织机构的建设  63
  5.3 积极向上的高校环境是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化解职业高原的基本保证  63-66
    5.3.1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64
    5.3.2 改善教学条件,加强物质保障  64
    5.3.3 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迎接工作挑战  64-65
    5.3.4 建立合理教学与科研管理的评估体系,激发工作热情  65
    5.3.5 以职称政策为导向,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65
    5.3.6 提倡女性体育教师扬长避短,关爱女性体育教师的健康发展  65-66
    5.3.7 加强同事间的沟通与合作  66
    5.3.8 支持与鼓励女性体育教师职后教育  66
  5.4 家庭支持是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克服职业高原的坚强后盾  66-67
  5.5 自身努力是高校女性体育教师战胜职业高原的源动力  67-70
    5.5.1 唤醒女性体育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挖掘职业发展的潜在力量  67
    5.5.2 要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67
    5.5.3 必须树立起“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等观念  67
    5.5.4 继续加强自我职业角色意识  67-70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70-74
  6.1 主要结论  70-71
    6.1.1 结论一  70
    6.1.2 结论二  70
    6.1.3 结论三  70-71
    6.1.4 结论四  71
    6.1.5 结论五  71
    6.1.6 结论六  71
    6.1.7 结论七  71
  6.2 研究的创新点  71-72
    6.2.1 创新点之一  72
    6.2.2 创新点之二  72
    6.2.3 创新点之三  72
  6.3 研究展望  72-74
附录一  74-80
附录二  80-84
附录三  84-88
参考文献  88-92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92-93
致谢  93-95
个人简历  95-96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3.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4.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5. 人文视角下福州市普通高校公体武术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07.4
  6.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7.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8.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9.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0.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11. 浙江省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倾向性研究,G647.38
  12.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13.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14.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15.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16. 高校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642.3
  17.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旅游行为特征分析,G647
  18. 基于利益相关者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G648.7
  19. 面向绿色大学建设的高校节能体系研究,G647
  20. 基于DEA的某高校教育投资效益评价研究,G647.5
  21. 泉州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G648.7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教育 >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