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作 者: 张锋锋
导 师: 樊金拴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关键词: 大熊猫 栖息地 植被类型 多样性 生物量
分类号: S8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91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熊猫为我国特有的野生珍稀动物,被称为我国的国宝、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种,同时也是最濒危的物种之一,大熊猫的生存状况为国内外所瞩目。秦岭山系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被誉为大熊猫的天然庇护所。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极大地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境,导致大熊猫栖息地的大量丧失和破碎化,使大熊猫的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栖息地面积越来越小。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栖息地保护管理计划,对大熊猫栖息地进行生境分析及植被特征研究势在必行。本文是以秦岭山系的太白、老县城、观音山、佛坪以及周至等5个大熊猫保护区为重点研究区域,运用野外典型样地法和生态学分析与统计方法,研究了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各个环境因子特征,讨论分析了栖息地植被类型的划分和主要群落特征,并对不同栖息地结构(核心区、缓冲区和潜在区)的生境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秦岭山系拥有大熊猫适宜而且独特的生境类型。栖息地地处秦岭中西部,位于105o29′29″~108o47′57″E, 32o50′18″~34o00′18″N,垂直分布于海拔1100~3000m的范围之间,地形地貌类型复杂,主要由中山和亚高山组成;气候上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半湿润气候,受大陆性气候与季风性气候的双重影响,不同区域的各种气象要素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大熊猫分布区域内发育着多种类型的微酸性土壤,土壤肥力状况良好,为栖息地植被及竹林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栖息地的河流水质良好,受矿物质及有毒重金属污染较轻,或者不构成污染。2.根据野外样地调查的各个物种的重要值,将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群落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9个植被亚型、13个群系组、30个群系、35个群丛;依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红桦、华山松、巴山冷杉、锐齿栎、栓皮栎,其次为柳、槭、榛、杨和油松等;灌木层优势种为秦岭箭竹、榛子和秦岭木姜子,其次为四川忍冬、悬钩子、巴山木竹和卫矛等;草本层优势种为薹草、莎草和蛇莓等。栖息地植被以针叶林和阔叶林植被占优势,群落边界模糊,地带性明显。和大熊猫分布比较密切的植被主要有太白红杉林、巴山冷杉林、华山松林、油松林、松栎林、松桦林、锐齿栎林、栓皮栎林、山杨林、红桦林等10个植被类型以及秦岭箭竹林和巴山木竹林两个竹林。各个植被群落在优势种群、群落结构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植被群落交叉地带,群落之间有明显的过渡性质。3.栖息地的植物群落组成复杂,科属分布较为分散,森林植物成分具有明显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特征。在不同植被群落类型中,草本层分别以薹草、莎草、蛇莓、蕨类等其中一种或几种占优势,灌木层物种分别以秦岭箭竹、榛子、秦岭木姜子、巴山木竹、秦岭蔷薇、荚蒾、卫矛、绣线菊等其中一种或几种占优势。栖息地不同植被群落类型各层的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特点;而群落总体多样性趋势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其中山杨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最高,红桦林的群落均匀度最高,太白红杉林群落的各个多样性指数最低。4.栖息地主要植被群落的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巴山冷杉林、华山松林>红桦林、山杨林和油松林>锐齿栎林、松桦林、松栎林和栓皮栎林>太白红杉林,生物量总体呈现出针叶树群落高于阔叶树群落的特点;在空间分布上,栖息地的群落生物量总体趋势基本是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的,在海拔2700m左右(巴山冷杉分布段)达到最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在高山森林线以上地区急剧下降。5.栖息地核心区、缓冲区和潜在区在各个生境因子上均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其中植被类型、乔木层建群种及郁闭度、灌草层优势种及盖度、竹种及盖度、海拔等生境因子差异性最大,是决定栖息地不同结构区生境差异最主要的因子;各个不同生境类型下的植物群落特征和相应的生境地理因子呈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栖息地的三个结构区的生境因子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过渡性质。在自然干扰情况下,核心区、缓冲区和潜在区受干扰强度类似,几乎接近在一个水平上;而在人为干扰情况下,明显表现出潜在区>缓冲区>核心区的特点,同时在这些干扰因子中,采伐、放牧、割竹挖笋以及采药是目前栖息地干扰强度最大的因子。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1
  1.1 引言  12-13
  1.2 大熊猫生境研究现状  13-14
    1.2.1 关于生境的概念  13
    1.2.2 大熊猫栖息地生境的研究  13-14
  1.3 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研究现状  14-16
    1.3.1 关于植被及植被类型的概念  14-15
    1.3.2 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的研究  15-16
  1.4 大熊猫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16-17
    1.4.1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6-17
    1.4.2 大熊猫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17
  1.5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研究现状  17-19
    1.5.1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概况  17-18
    1.5.2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研究现状  18-19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20
  1.7 研究技术路线  20-21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和研究方法  21-29
  2.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21-24
    2.1.1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21-22
    2.1.2 老县城自然保护区  22
    2.1.3 观音山自然保护区  22-23
    2.1.4 佛坪自然保护区  23
    2.1.5 周至自然保护区  23-24
  2.2 研究方法  24-29
    2.2.1 大熊猫栖息地生境因子及植被的野外调查方法  24-25
    2.2.2 大熊猫栖息地生境因子测定方法  25-26
    2.2.3 大熊猫栖息地林地生产力测度方法  26-27
    2.2.4 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类型特征值、多样性指标分析  27-28
    2.2.5 大熊猫栖息地样地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8-29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29-61
  3.1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自然环境特征  29-35
    3.1.1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自然环境总体概况  29-30
    3.1.2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自然环境特征  30-35
  3.2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35-46
    3.2.1 栖息地植被类型划分的原则和理论依据  35-37
    3.2.2 栖息地植被类型划分的技术与方法  37-38
    3.2.3 栖息地植被类型划分结果  38-41
    3.2.4 栖息地植被类型特征  41-46
  3.3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群落的多样性特征  46-52
    3.3.1 栖息地植被群落种类组成的多样性  46-47
    3.3.2 栖息地主要植被群落林下灌草层的物种组成  47-49
    3.3.3 栖息地主要植被群落各层间的物种多样性  49-51
    3.3.4 栖息地主要植被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  51-52
  3.4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群落的林地生产力特征  52-55
    3.4.1 栖息地主要植被群落各层间的生物量特征  52-53
    3.4.2 栖息地主要植被群落总体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53-55
  3.5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境结构特征  55-61
    3.5.1 大熊猫栖息地的生境结构  55-56
    3.5.2 大熊猫栖息地不同结构区生境因子特征的比较  56-59
    3.5.3 不同干扰类型对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不同结构区生境的影响  59-61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61-66
  4.1 结论  61-63
    4.1.1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自然环境特征  61
    4.1.2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类型特征  61-62
    4.1.3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群落的多样性特征  62
    4.1.4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群落的林地生产力特征  62
    4.1.5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境结构特征  62-63
  4.2 讨论及建议  63-66
    4.2.1 讨论  63-64
    4.2.2 建议  64-66
参考文献  66-73
致谢  73-74
作者简介  74

相似论文

  1. 乌岩岭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植被类型及植食性食物研究,Q958
  2. 紫金山树木菌根多样性的调查分析,S718.81
  3.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4. 5种园林花卉对Cu2+胁迫的耐性评价研究,S68
  5. 高位精养模式日本囊对虾生长及浮游生物演替规律,S968.22
  6.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优势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X172
  7. 不同类型稻田非作物生境的节肢动物多样性,S435.112
  8. 竹黄及其分离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S567.39
  9.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10.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11. 福建兴化湾西岸越冬水鸟多样性与生境选择研究,Q958
  12. 云南有色金属矿山细菌多样性初步探究,TD926.4
  13.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14.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15.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16.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17.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18.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19. 连作花生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微生物制剂对连作花生的影响,S565.2
  20. 模拟土壤环境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S154.3
  21. 浙江西苕溪流域城镇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X82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狩猎、野生动物驯养 > 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狩猎限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