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胶州湾常见赤潮藻脂肪酸的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

作 者: 张乐
导 师: 李捷;蒲新明
学 校: 青岛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赤潮藻 脂肪酸 生长期 浮游动物 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
分类号: X1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对海洋的加深影响引发了近海富营养化的增加和赤潮的频发,导致海洋生物资源不断衰退。据记载,已有300多种藻类引发了赤潮,其中有80多种能够产生藻毒素。目前,大部分研究都关注在赤潮藻毒素对海洋浮游动物的抑制作用上。然而,藻类营养成分脂肪酸尤其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细胞膜、视网膜、脑体、神经组织和某些激素的合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海洋动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赤潮过程中,浮游植物优势种群的演替及赤潮发展阶段的变化都会引起重要营养成分脂肪酸的变化,从而对浮游动物乃至整个海洋动物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赤潮中藻毒素只是引起生物资源衰退的一个方面。本文从营养的角度出发,在室内考察胶州湾内一些常见赤潮种藻细胞脂肪酸随其生长期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深度研究了这种变化给海洋浮游动物带来的影响。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胶州湾常见的四种赤潮藻(diatom: Skeletonema costatum,Chaetoceros didymus;dinoflagellate: Prorocgntrum micans,Scrippsiella trochoidea)脂肪酸的组成特征及其在细胞生长期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在室内考察了不同生长期的赤潮藻(Skeletonema costatum;Prorocentrum micans)对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的影响。检测分析中,线性相关性、回收率(80.8℅~106.0℅)、精密度(RSD<3℅)及方法重复性(RSD<9℅)数据反映了本实验所采用的脂肪酸提取、纯化以及分析方法可靠且准确度较高。仅从所分析的18种脂肪酸来看:硅藻中饱和脂肪酸以C14:0,C16:0为主,多饱和脂肪酸以C18:2ω6,C20:5ω3为主,含有少量C22:6ω3;甲藻中饱和脂肪酸以C16:0,C18:0为主,多饱和脂肪酸以C18:2ω6,C18:3ω6,C22:6ω3为主;其中,硅藻C16:1ω7/C16:0比值比甲藻要高的多。脂肪酸在藻细胞生长期中的大致变化规律为:从藻细胞适应期开始,含量逐渐增加,在静止期达到最大,进入衰亡期后,其量又开始降低。另外,研究表明:对数期的赤潮藻因其含有较多的脂肪酸,能够使中华哲水蚤保持一定的产卵率,然而衰亡期的赤潮藻有终止中华哲水蚤产卵的趋势。无论是处于对数期还是衰亡期,甲藻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因其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尤其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PUFA),都比硅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中肋骨条藻更有利于中华哲水蚤的产卵。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第1章 绪论  10-22
  1.1 前言  10-19
    1.1.1 脂肪酸的分类、结构及命名  10-12
    1.1.2 海洋脂肪酸的来源及其生理功能  12-13
    1.1.3 海洋微藻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及影响其合成的因素  13-15
    1.1.4 海洋脂肪酸研究的传统意义  15-16
    1.1.5 胶州湾赤潮的相关概况  16-19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内容  19-20
    1.2.1 研究背景  19
    1.2.2 研究意义  19-20
    1.2.3 研究内容  20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2
第2章 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  22-33
  2.1 引言  22
  2.2 材料与方法  22-30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3
    2.2.2 脂肪酸的提取与纯化  23-26
    2.2.3 样品的GC/MS 上机测试  26-30
  2.3 结果与分析  30-32
    2.3.1 线性相关性  30
    2.3.2 混合标准品的回收率  30-31
    2.3.3 仪器精密度的测定  31-32
    2.3.4 方法重复性的测定  32
  2.4 小结  32-33
第3章 胶州湾赤潮藻的脂肪酸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  33-44
  3.1 引言  33
  3.2 材料与方法  33-36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3-34
    3.2.2 实验准备  34
    3.2.3 实验具体方法  34-36
    3.2.4 赤潮藻样品的脂肪酸分析  36
  3.3 结果  36-39
    3.3.1 两种硅藻在生长期内的脂肪酸变化  36-38
    3.3.2 两种甲藻在生长期内的脂肪酸变化  38-39
  3.4 讨论与分析  39-43
    3.4.1 赤潮藻脂肪酸的变化规律  39-42
    3.4.2 赤潮藻脂肪酸变化规律的应用  42-43
  3.5 小结  43-44
第4章 不同生长期的赤潮藻对海洋浮游动物的影响  44-57
  4.1 引言  44
  4.2 材料与方法  44-46
    4.2.1 藻的培养  44-45
    4.2.2 中华哲水蚤的采集  45
    4.2.3 中华哲水蚤的培养与产卵  45-46
    4.2.4 赤潮藻和中华哲水蚤的脂肪酸分析  46
  4.3 结果  46-53
    4.3.1 微藻和中华哲水蚤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变化  46-52
    4.3.2 SC 和PM 处理后中华哲水蚤的产卵率(EPR)  52-53
  4.4 讨论与分析  53-56
    4.4.1 饥饿处理对中华哲水蚤脂肪酸以及生殖的影响  53-54
    4.4.2 同一生长期内不同赤潮藻对中华哲水蚤脂肪酸以及生殖的影响  54-55
    4.4.3 同一赤潮藻不同生长期内对中华哲水蚤脂肪酸以及生殖的影响  55-56
  4.5 小结  56-57
第5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57-59
  5.1 结论  57-58
  5.2 研究展望  58-59
参考文献  59-6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8-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R542.22
  2. 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TQ414.8
  3. 低温胁迫对荷那龙罗非鱼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影响,S917.4
  4. 鸡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及基因时空表达的研究,S831
  5. 水葫芦对浮游动物群落及部分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分析,X174
  6.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TS221
  7. 二次杀菌南京盐水鸭风味及脂肪氧化的影响分析,TS251.68
  8.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Vc脂肪酸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TS202.3
  9. 洋葱假单胞菌S31脂肪酶的分离提取及其在食品中应用,TS201.25
  10. 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对土壤性状和根际氮、磷耗竭的影响,S154.4
  11. 不同海拔地区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油分、脂肪酸积累差异分析,S565.4
  12. 普洱绿茶精粉对反式脂肪酸副作用的保护作用,R285.5
  13. 芜菁子化学成分的基础研究,R284
  14. 玉米皮膳食纤维对TFA致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调节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R589.2
  15. 两个与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鉴定及七个与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562
  16.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S154.3
  17. 健康与腹泻仔猪粪样菌群的比较及猪源肠道丁酸产生菌的分离,S828
  18. 腹内高压兔模型相关指标的测定与肠道屏障功能相关性的研究,R656
  19.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R651.1
  20.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R575.5
  21. 青藏高原油菜蜂花粉脂肪酸的提取及分析,S896.4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植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