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连铸工艺参数对冷镦钢方坯表面凹陷和振痕的影响研究

作 者: 孙华平
导 师: 倪红卫
学 校: 武汉科技大学
专 业: 钢铁冶金
关键词: 冷镦钢 传热模型 凹陷 振痕 保护渣道
分类号: TF77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冷镦钢是一种生产互换性较高标准件的钢种,对连铸坯质量要求很高,铸坯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都容易引起后序加工时开裂或无法成型。本文针对武钢一炼钢厂生产的SWRM8方坯存在表面振痕凹陷缺陷的问题,通过建立连铸方坯传热数学模型和保护渣道动态压力模型,分析了凹陷和振痕的形成过程及各工艺参数对凹陷和振痕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缺陷的措施。模拟计算分析表明:(1)在方坯连铸过程中,铸坯表面温度分布从边角部到中心先是急剧增加,然后趋于稳定。距铸坯边部20~40mm的地方出现表面温度的最高点,此区域坯壳凝固生长减慢,坯壳变薄,是整个横断面的薄弱区域。坯壳收缩不均导致的拉伸力和钢水静压力的共同作用,在该区域产生应力集中,凹陷开始形成。在二冷及空冷区,铸坯温度呈“波浪型”变化,温度的剧烈变化导致强的热应力,与钢水静压力、摩擦力和其它应力共同作用,使形成的凹陷发展扩大并可能导致裂纹等其他缺陷。(2)结晶器振动过程中,保护渣道压力呈周期性变化,进入负滑脱期时,渣道入口处开始受正压力作用,当产生的正压力大于钢水静压力时,初始凝固坯壳开始被推离结晶器壁,正压越大,负滑脱时间越长,初始凝固坯壳被压的越弯,振痕就越深。根据模拟分析结果,提出解决SWRM8方坯凹陷与振痕缺陷的措施如下:控制碳含量在0.08%以下,过热度稳定在30℃左右,拉速稳定在1.6m/min,采用中等冷却强度冷却,增大振动频率,减小振幅,建议使用h=3Vc,f=-10Vc+190高频小振幅的振动模式。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文献综述  8-26
  1.1 冷镦钢概述  8-13
    1.1.1 冷镦钢的概念  8
    1.1.2 国内外冷镦钢发展概况  8-9
    1.1.3 影响冷镦钢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9-13
  1.2 铸坯凹陷的成因及控制  13-15
    1.2.1 铸坯表面凹陷的形成原因  13
    1.2.2 凹陷形成的影响因素  13-15
    1.2.3 防止凹陷的控制措施  15
  1.3 铸坯振痕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  15-23
    1.3.1 连铸坯振痕的形成机理  15-20
    1.3.2 振痕对铸坯质量的影响  20
    1.3.3 振痕形成的影响因素  20-22
    1.3.4 现有的振痕控制技术  22-23
  1.4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23-26
    1.4.1 课题背景  23-24
    1.4.2 某钢厂生产工艺条件  24-25
    1.4.3 表面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25
    1.4.4 研究内容  25-26
第二章 SWRM8 方坯凹陷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26-42
  2.1 方坯连铸传热数学模型的建立  26-34
    2.1.1 方坯连铸凝固传热微分方程的建立  26-27
    2.1.2 传热微分方程的离散化  27-30
    2.1.3 差分方程的稳定性  30
    2.1.4 传热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0-32
    2.1.5 模型中参数的选取与处理  32-34
    2.1.6 传热模型的建立  34
  2.2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34-36
    2.2.1 结晶器中铸坯表面温度分布  34-35
    2.2.2 铸坯在冷却过程中的受力及凹陷的形成  35-36
  2.3 凹陷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36-40
    2.3.1 钢水成分的影响  36
    2.3.2 过热度与拉速的影响  36-39
    2.3.3 二冷工艺的影响  39-40
    2.3.4 保护渣性能的影响  40
  2.4 本章小结  40-42
第三章 振痕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42-56
  3.1 FLUENT 软件介绍  42-44
  3.2 保护渣流动模型的建立  44-46
    3.2.1 计算模型  44-45
    3.2.2 边界条件的确定  45-46
  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46-52
    3.3.1 液渣流场分布  46-47
    3.3.2 保护渣道及弯月面受力分析  47-48
    3.3.3 各因素对渣道压力的影响  48-52
  3.4 结晶器振动参数的优化研究  52-55
    3.4.1 现行振动参数特点  52
    3.4.2 振动参数的选取  52-55
  3.5 本章小结  55-56
第四章 结论  56-57
参考文献  57-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哈拉哈塘凹陷海相油气地球化学研究,P618.13
  2. 塔南凹陷南屯组一段油气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3. 基于传热模型的中央空调系统综合能效优化,TU831.3
  4. 基质沥青快速升温设备的研究,U415.5
  5. 元宝山凹陷烃源岩系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分析,P539.2
  6. 泌阳凹陷付湾—张厂地区沉积特征及有利目标研究,P618.13
  7. 微波复热米饭过程温度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传热模型的建立,TS217.1
  8. 连铸板坯轻压下及二冷控制仿真设计与实现,TF777
  9. 含铝冷镦钢的冶炼工艺及质量优化,TF777.2
  10. 泌阳凹陷双河油田ⅧⅨ油组井网加密方式研究,TE324
  11. 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辅助散热冷却塔研究,TK523
  12. 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模型与实验研究,TU831
  13. 界面滑移条件下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摩擦系数的研究,TH117.2
  14. 服装凹陷造型立体构成及规律研究,TS941.1
  15. 影响连铸中间包钢水温度变化的多因素分析与研究,TF777
  16. 方坯连铸机拉速优化与控制研究,TF341.6
  17. 冷镦钢SCM435质量分析及轧制工艺试验研究,TG335
  18. 增压富氧燃烧CFB传热特性研究,TK16
  19. 地源热泵U型竖直埋管钻孔外传热模型研究,TU111
  20. 液氮核态沸腾可视化实验研究及换热模型改进,TK124
  21. 海南福山凹陷东区流沙港组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冶金工业 > 炼钢 > 铸锭 > 连续铸钢、近终形铸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